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编者按】日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加强文明乡风建设”部分,《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和美。江苏省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全省文联系统灵活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有机结合,打通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江阴市文联坚持以党建兴文艺,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强组织运转、强人才活力、强作品展演、树品牌形象,扎实推进文艺惠民下乡村、文艺阵地驻乡村和文艺人才聚乡村,努力实现文艺事业城乡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文艺惠民下乡村,文艺展演丰富百姓生活。
江阴文联实现镇街园区文联组织全覆盖,通过市镇村三级联动,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惠民活动。各文艺家协会组织赴镇街乡村开展优秀书画摄影作品巡展、“欢乐小舞台”基层巡演、“清风故事会”等展览演出活动。
“欢乐小舞台,大家一起来”惠民演出
市镇联动开设“澄艺夜校”公益讲堂,由文艺名家组建讲师团推出“艺风讲堂”精品课堂,以文艺普及、欣赏、习作为主要内容,让公益性文艺讲座进镇街、进园区、进乡村、进社区。
”澄艺夜校“适园艺风讲堂
结合文化“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送展览、送期刊、送书籍,连年组织“新年开门红”春联悬挂和百名书法志愿者万联万福进万家送祝福活动。
“龙腾暨阳城 新年开门红”春联悬挂暨万福万联进万家送祝福志愿服务活动
重点开始艺术进校园活动,从二胡、书法、锡剧进校园扩展到评弹、诗词、非遗、古琴、朗诵等进中小学、进高校,南闸中心小学入围省文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习所”试点学校,校园舞蹈《延陵之狮》入围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全国展演。
二是文艺阵地驻乡村,澄艺空间珠链“艺”熠生辉。
发挥江阴美术馆主阵地作用,以海澜美术馆、立澄艺术馆等镇街民营场馆为补充,重点实施“澄艺空间”珠链计划,在城区和各镇街布局公园里、校园里、街巷里的艺术空间,联动江阴籍艺术名家所在镇街,相继建设夏和兴雕塑艺术馆、陈复澄艺术馆、姚澄艺术馆、周少梅艺术馆、张锡庚艺术馆、赵宗藻艺术馆等一批名家艺术馆。
文明的力量——夏和兴雕塑艺术馆开馆暨捐赠雕塑作品展在黄田港公园开幕
陈复澄艺术馆开馆、一生所爱——陈复澄手工劳作展开展
同时,加强线上线下文艺阵地建设,重点布局了覆盖城乡的14个“艺术展厅”、10个“文艺小剧场”、6个“采风创作基地”和8个“文艺讲座沙龙”,为城市增添更多文艺活动空间。依托江苏有线高清电视机顶盒,设置“江阴文艺”展演(电视)点播平台,打造市民客厅的文艺空间、百姓身边的文艺菜单。2023年“江阴文艺”展演(电视)点播平台获全省文联工作创新提名奖。
三是文艺人才聚乡村,基层文艺一镇街一特色。
直属文艺家协会与重点镇街结对共建,积极发掘吸纳镇街的民间文艺人才及非遗传承人。发挥文艺政策导向激励,落实全市文化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优化江阴文艺奖、协会奖激励作用。加快城乡文艺人才老中青“三江工程”建设,在全市2000名会员中确定200名重点代表,年内新增国家级会员七名。基层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各镇街举办各类文艺展演赛事,新桥镇举办中国摄影报全国摄影大赛,月城镇设立周东亮等锡剧名家传承基地,祝塘镇举办亚太口琴艺术周,长泾镇举办中秋文化活动、顾山举办文化走亲汇演,南闸创办文学刊物,周庄、青阳举办摄影比赛。
第十八届长三角国际标准舞全国城市公开赛
通过各镇街文艺展演、采风创作活动,不断夯实乡村文艺人才队伍基础,培养基层文艺人才,打造特色乡镇文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