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世界读书日 | 他们在南京写作:散文集《我的村庄我的湖》新书阅读分享会在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举行
2025年04月23日14:13
世界读书日 | 他们在南京写作:散文集《我的村庄我的湖》新书阅读分享会在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举行

2025年4月16日下午,由南京市作协主办,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高淳区作协承办的《我的村庄我的湖》新书阅读分享会在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举行,此次活动为南京市作协“他们在南京写作”系列活动之一。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韩松刚,省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青春》杂志社总编辑李樯,省作协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连云港市作协副主席相裕亭,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编审、著名散文家诸荣会,南京市作协秘书长张颖,高淳区文联二级调研员唐佩秋,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永东,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团委书记千继贤,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图书馆馆长白少布以及作者赵小明等出席分享会,高淳区作协骨干会员和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教师、学生代表60余人参加活动。

散文集《我的村庄我的湖》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赵小明为南京高淳区本土作者,全书共二十九篇文章,是作者对小时候江南乡村生活的深情回忆。作品以儿童视角,叙写了一个江南小村艰苦而充实的水乡生活,勾勒出一幅展现村庄、田野、人物、民俗、民风的乡村生活画卷。

活动现场,赵小明介绍了写作背景。他说,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与机器、与手机和电脑贴得太近,都快成为机器的附庸了,忘了从前许多东西,忘了泥巴的味道,忘了夜晚的星空,忘了树上的鸟鸣,忘了稻花的飘香,忘了许多遐想。于是,试着接近自然,感知植物情绪,体悟动物情感,聆听脚上带泥的老农,用生态文学的笔触感受生命意义,重回童真时光。

(作者赵小明分享创作心得)

高永东在致辞中说,书籍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种,是文明传承的永恒纽带。在信息奔涌的时代,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路径,更是重塑思维、丰盈生命的修行。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他希望通过这样的阅读分享会,引领青年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用这方水土的开放与包容,涵养自我,培植读书种子。

(高永东致辞)

韩松刚表示,《我的村庄我的湖》是一部以“村庄”为题材的作品,乡村书写的题材并不陌生,前段时间王彬彬教授出版了一本散文集,也是关于70年代乡村追忆和记忆的。在如今城市和乡村的格局中,村庄话题特别重要。村庄,不是城市的对立面,而应是共生共进的。乡村文化中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是留存下来的遗产,是一代人的乡村集体记忆。创作、还原和绘制出那个年代的情景,具有独特的诗意,朴素自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乡村记忆中,人和自然是贴近的。乡村里的文化是隐形的,写作者要去挖掘、去发现,这样才能把乡村题材作为写作者的创作土壤。写村庄的作品比较多,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写作路径,《我的村庄我的湖》这本书不仅仅写村庄,加上了“我的湖”,这就把“我的村庄”一下子点活了,点燃了,因为有水,水是有灵性的,还有那些围绕着水而产生的各种风物的描写,就让这本书有了一种别样的诗意,这是这本书的一个亮点,也是作者的精妙之处。另外,写作者关注的阅读内容,像《醒来的森林》《心灵慰藉》《寂静的春天》等自然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写作的笔法和风格,通过书写,让心灵归属于自然那份宁静,并试图唤起人们思乡的亲情、人类与土地的联系、人类与整个生态体系的联系,从中找出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

(韩松刚主持阅读分享会)

诸荣会表示,自己是这本书创作的跟踪者与参与者,看到新书出版问世感到激动和欣慰。读者朋友可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到作者在作品中如同把村里的一口多年老井淘了一次,淘出的虽然都是些村子的陈年旧物,但随之获得的井水,虽然每一滴水仍来自于历史的深处,但从此会更加的新鲜和清冽。这本书从题材和作者来说,是一部老练的散文作品;从内容和写法来说,是一种新鲜的“儿童视角”表达,而这样一种作品无疑是独特的。

(诸荣会点评)

李樯认为,《我的村庄我的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回忆,语言质朴无华,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同时,书中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如对生命的尊重、对劳动的赞美等,这些哲理思考使文章更富深度与内涵。这本书最突出的是美学贡献方面:一是展现乡村美学。书中通过对江南湖边乡村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村和湖的自然美、人文美和生活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村庄和湖泊可亲可近;二是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描写,弘扬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对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三是传承乡村文化。通过对那个年代的乡村生活描写,传承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读者能够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李樯发言)

相裕亭认为,在大学校园开展《我的村庄我的湖》阅读分享会特别有意义。对于初来高淳的人来说,从书中就能直观地了解高淳的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希望学生朋友们能阅读这本书,从而更好地了解高淳、爱上高淳,跟着作者重走那段生活过的路,回到天真童年时代,走进作者家乡的山山水水,池塘、河湖、青蛙、飞鸟、星空、老式影剧院,身临其境。

(相裕亭发言)

读者代表、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学生路涵涵说,最打动我的还是书中对童年视角的还原,书中所写不仅是个人回忆,更是对传统乡村文化式微的无声叹息。当然,这本书也让我们年轻人更加了解高淳的风土人情。

(高淳区融媒体中心播音员杨丹红朗诵书中文章)

参加本次新书阅读分享会的嘉宾和作者还参加了红山学院“文脉新章·书香启程”青春读书会开幕,赵小明向红山学院图书馆赠送《我的村庄我的湖》。

文学创作,尤其是“新大众文学”,需要作者从生活中捕捉最鲜活的“细”“小”“微”,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赵小明的作品正是这样的实践——它扎根乡土,却映照出更广阔的社会图景;它书写个人记忆,却传递出普遍的情感共鸣。市作协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引导更多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好南京故事,推动“新大众文学”的繁荣发展。

责编:张雯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