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水脉与文脉交融,沉淀出最强大的南京城市文艺基因
2023年12月06日14:37
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历时一个月,于11月下旬圆满落幕。作为南京城每年举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本届城市微展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南京是一个被水偏爱的城市,也因此生成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与文化基因。十里秦淮笼住了柔情与曼妙,后湖玄武滋养了闲适意趣,更有滔滔长江,成就了南京的厚重与大气,亦为这六朝古都接续了千年文脉。

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历时一个月,于11月下旬圆满落幕。作为南京城每年举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本届城市微展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循江畔文艺地图缓行,更多市民能够在街头巷尾品味南京与长江、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美感,听取城市之歌、时代之歌、文艺之歌。

南京城市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从来都有长江的回响

南京文化依江而生,伴江而兴,掬一捧长江水,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呢喃。

从“石头津”“五马渡”“一苇渡江”“大胜关”“阅江楼记”“宝船出海”“中山码头”“百万雄师过大江”,到“南京长江大桥”,到当下的长江大保护,在南京城市变化、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从来都有长江的回响。

江水在文都的回响,磅礴恢弘之外,更有细音绕梁。2023年,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延续前三届从微处见南京的方式,挖掘散落在金陵城江边各处的文化细节,将江水回响送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硬核工业也不乏“诗和远方”的浪漫情怀。在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钢铁文化长廊,设有“钢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展览:宽阔干净的道路、充满艺术气息的钢铁装置、绿皮复古火车咖啡吧、斑驳红砖旧厂房改造的书屋……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重工业的印象,在这里,蓝天绿树,鸟语花香,“钢”柔完美并济,让沿着“文艺地图”观展的市民们惊艳不已。

位于鼓楼滨江风光带的长江微笑驿站,在“24+城市微展”活动期间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人群。微笑驿站地处夹江,水流较缓,再加上外秦淮河裹挟大量营养物质入江,吸引鱼类聚集,是江豚稳定栖息的首选。城市微展让更多市民走近微笑精灵江豚,走进文化空间。

“我们将打造一系列江豚保护科普设施和公共文化空间。市民可以在公益展馆了解长江江豚和其他长江水生生物,也可以通过各种展览近距离感受长江文化对南京城市的浸润。”长江微笑驿站主理人姜盟介绍道。

扬子江畔,狮子山巅,阅江楼饮霞吞雾。楼内设有本届微展展馆之一的“长江如歌·翰墨流芳”暨中国历史文化名楼阅江楼第二届书法、美术、篆刻、摄影征集展。安徽游客章启明在一幅名为《俯瞰南京眼》的摄影作品前停下了脚步,“南京眼一带的长江风光和阅江楼这里的又不一样,我要找时间去一趟。”

把视野转向江畔的自然景观,亦是美不胜收。栖霞山麓的南京栖霞古镇,时至深秋,红枫斑斓。“24+城市微展”期间,栖霞古镇的留玉堂艺术馆举办了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览——“‘诗题红叶·玉种蓝田’双联展”。市民苗薇薇在这里拍了很多照片,现实世界中的红枫与书画世界中的红叶相映成趣,带来别样美的享受。

莫愁湖畔,莫愁湖美术馆里,“金陵·四子印事”展览令观展市民印象深刻。20年前,童迅、孙国柱、杜志强、王建强四位篆刻家志同道合,曾一起举办“金陵·四子古玺”展。经过20年时光沉淀,他们初心不改,始终专注于精进印章篆刻技艺,四人的创作方向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养成了各自的专长与风格。如今,他们携作品前来,与市民游客一起品味书法和篆刻的艺术之美。

长江滋养了南京这座“天下文枢”的文脉。“24+城市微展”为新文艺展馆梳理不同展陈脉络,让人们能够极尽便利地从江流中品味历史况味。

当文化艺术润物无声地出现在市民生活中,便能滋生出更好的文艺土壤,金陵文脉一如江水生生不息。

南京城市的历史,向来不乏江海文化的影响

隋唐年间,长江下游坐落着名为“扬子”的小镇。因其临江北岸,又名扬子津。随着隋炀帝将运河河道开辟到此,并修建了临江宫殿,原本寂寂无名的小镇日渐繁华。

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也因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

作为扬子江的起点,南京水脉与文脉交融,沉淀成城市的文艺基因。沿江而行,曾经人声鼎沸的码头、百年近代工业的发源旧址、古朴沧桑的火车站,历史文化的痕迹串珠成链,铺陈出鲜活的古城风貌。

在第四届“24+城市微展”闭幕之际,南京知名作家、文史专家薛冰老师接受了专访。薛冰老师专注于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与写作四十余年,推动了众多文化地标的修复与保护。从薛老师的娓娓而谈中,我们得以串联起南京城市与长江水脉,触摸到南京千年风华中的几帧剪影。

 

 

“南京的历史,向来不乏江海文化的影响。”薛老师反复提及。南京是在秦淮河入江口形成的城市,具有开放包容的先天地理优势,“鲁迅兄弟二人走向世界,也是以南京为起点。”在细数这座城市的历史时,相比局限于内城、囿于盛名的十里秦淮,更应该打开视野,走向长江和大海。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同年9月13日颁布《立南京北京诏》,“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自此,南京辖区便跨过了长江,成为中国唯一跨越江南、江北的古都,一改依偎秦淮河、视长江为天堑的旧俗。

相传明代家仇英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 (局部)

1899年,南京正式开埠。随着南京下关车站(南京西站)1908年通车,浦口车站(津浦铁路总站)1914年通车,南京交通枢纽之位稳固,流传着“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的说法,奔腾不息的长江开始在南京激荡出奋斗、创新的历史交响。

“要注重从传统中继承有利于发展的部分”,薛老师深入解读本届“24+城市微展”。长江不再是城市的边界,而成为城市的内河。“文艺活动和文化空间不再停留在秦淮两岸,还拓展到江北,拓展得更远。”

在中国的四大古都中,“南京是唯一拥有海洋文化元素的,这是城市文化中极为可贵的一部分”。薛老师总结道。将长江作为主题,使其能更深融入市民生活,无形中滋养了市民气质、涵养了城市精神。

结语

从2020年到2023年,“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已经成功举办四届。长江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第四届“24+城市微展”在以往凸显“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的概念,叙述了南京与长江“文脉贯千年、往来成古今”的互动融合,唱响了新时代长江之歌。

四届“24+城市微展”总策划、著名设计师陈卫新,在表达设计思路时也强调,“南京‘拥江发展’的形态特征,以及‘与时俱进’的空间与时间关系一直都是我的关注点。‘24+城市微展’强调文艺的地域性、空间性、时间性、主题性、入微性。希望通过第四届‘24+城市微展’的策划策展,表达文都南京的‘见微知著’,展现南京新文艺的现状,继而实现‘文艺赋能城市’的目标。”

作为南京城独特的文化现象,四年来,每届“24+城市微展”都以不同风貌与大家碰面,源源不断地输送文艺力量,让市民在南京的街头巷尾触摸艺术。就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再会!

责编:张雯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