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声入人心,共享合唱艺术盛会
——第六届紫金合唱节回眸
来源:江苏音协   2023年10月16日15:40
歌声,是流动的音符;合唱,凝聚着奋进力量。9月25日晚,沐着清朗的秋风,伴随着美妙的歌声,“新时代·新征程”第六届紫金合唱节在江苏大剧院举行颁奖仪式暨闭幕音乐会。至此,历时4个月的第六届紫金合唱节圆满落下帷幕。

歌声,是流动的音符;合唱,凝聚着奋进力量。9月25日晚,沐着清朗的秋风,伴随着美妙的歌声,“新时代·新征程”第六届紫金合唱节在江苏大剧院举行颁奖仪式暨闭幕音乐会。至此,历时4个月的第六届紫金合唱节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合唱节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省文联共同主办,省音协承办。紫金合唱节自2013年至今,连续举办了六届,既是艺术的盛会,也是人民的节日,已成为江苏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第六届紫金合唱节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以合唱的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用动人心弦的华章展示出江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的昂扬风貌,充分彰显了时代性、艺术性、群众性、创新性的有机融合。

“年年出新”是紫金合唱节的特色,本届合唱节期间,组织工作扎实细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省文联、省音协依托全省各级文联音协系统,充分发挥“两个优势”,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活动流程、完善比赛流程,推动合唱节总体活动顺利圆满举行。活动早于今年2月15日就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组织策划会,形成活动基本方案报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党组审议,后续又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交流讨论,修改方案、部署工作,各项工作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进行。

自从8月底开幕以来,本届合唱节共迎来近两万人次走入音乐厅欣赏合唱艺术,收看比赛直播的人次超过900万。让音乐之声飞进千家万户,使群众成为合唱节的主角。大江南北,歌声如潮。音乐,给我们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余音绕梁,尽享璀璨合唱盛宴

8 月 27 日,第六届紫金合唱节开幕式在江苏大剧院隆重上演。这场如约而至的合唱盛宴,大幕拉开,精彩不断。

开幕音乐会、合唱展演与比赛、合唱作品委约和征集评选、专场与惠民演出、分会场活动、培训研讨、江苏原创合唱作品音乐会、闭幕式音乐会……伴随着8个板块的先后开展,今年的紫金合唱节各项活动自5月底启动以来,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回望本届合唱节,一场场高水准、高品格的音乐会,凸显了本届合唱节的艺术性和专业性。

重磅登场的开幕音乐会,星光熠熠。这场精彩演出由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领衔,为观众带来19部耳熟能详的合唱曲目,为现场的合唱爱好者带来饕餮盛宴。不仅有《在灿烂阳光下》《追寻》《领航》等一系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红色主题作品,还将《长征》《运河谣》等中国歌剧中的经典合唱唱段和《茉莉花》《斯卡布罗集市》等中外民歌做了很好的融合。音乐会最终在现场团队和256人群演合唱团共同演绎的《我和我的祖国》中推向高潮。

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王宏对本届合唱节开幕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不光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视觉上的盛宴。现场的气氛也十分融洽热烈,作为全国合唱领域的标杆和表率,紫金合唱节在未来一定能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文艺事业走向更光辉灿烂的明天。”

开幕式表演嘉宾、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驻团指挥焦淼赞许说:“作为引领和示范,本届紫金合唱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表现机会,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的合唱艺术水平提高。”

闭幕音乐会上,主办方为了让更多的合唱团有机会在省内最权威的合唱舞台上登台亮相、一展歌喉,特别邀请了近30支获奖和群演团队,由两支或多支合唱团队演唱同一首歌,这不仅是演唱形式的探索和创新,更是合唱协作新境界的开启,整场演出参演人数逾千人,气势恢宏、精彩绝伦。

作为合唱节的重头戏——合唱展演与比赛,就是一场省内合唱爱好者的盛会。不仅有省内优秀团队的加盟,还有众多来自基层的业余团队积极参与,他们的实力和水平,也赢得评委专家赞不绝口。

合唱比赛展演,是第六届紫金合唱节八个组成部分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个板块,在初赛阶段,全省各地市宣传部、音协等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比赛要求,共选拔和推荐了53支队伍进入复决赛。自9月起,各支队伍汇聚南京,分童声组、少年组、成人A组、成人B组、高校A组、高校B组共六个组别,开始了最后的决赛冲刺,各组别如火如荼“高手过招”,唱响好声音。

群英荟萃,各展风采。各支队伍晒出实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专业的水准、默契的声部配合,将曲目演绎得精彩动人、余音绕梁。

在比赛中绽放自我,在切磋中提升自我。“这次比赛的规模很大,含金量也非常高,既让我们拥有了宝贵的合唱经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其他优秀的高校团体同台竞技,进行交流和学习。”扬州大学鸣乐合唱团团长严家坤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比赛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的大师级指挥家、音乐家坐镇担任顾问、评委。他们在艺术领域的造诣深厚,具有较强的业内影响力,彰显了合唱节的高品质、高追求。在每个场次的复决赛现场,观众都能看到江苏省文联特别派驻的赛事监审,对评委打分进行全面监督,以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

“本届比赛邀请了众多外省的合唱指挥专家,同时对合唱的完成度和表现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音准、音色、强弱等,评委们现场亮分。”江苏省文联顾问、省音协主席朱昌耀表示,这届比赛所得到的反响令人满意,外省的评委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紫金合唱节的水平逐年在进步和提升。

作为本届紫金合唱节的评委,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任宝平予以评价说:“江苏的合唱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第一梯队。”他表示,比赛中一些合唱团的水平,完全可以参加国际重大比赛。

十年积淀,成就精彩。展现专业顶级的合唱水准,始终是紫金合唱节的初衷与追求。十年来,紫金合唱节始终坚持高要求、高标准、高规格的办节理念,坚持以顶尖艺术水准彰显活动的艺术性、专业性,赢得了口碑与盛赞。

尽情逐梦,让群众成为合唱节主角

如何更好地让合唱艺术成为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抓手?今年紫金合唱节的组织方江苏省文联、省音协将这一课题与主题教育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在全面提升文艺成果共享的公益性、普惠度、覆盖面方面作了充分考量,让群众真真正正成为合唱节的主角。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紫金合唱节新增多项亮点,“开门办赛”便是其中之一。增设的合唱比赛展演现场观摩和线上观摩渠道,推动将比赛切实打造成合唱爱好者交流学习的平台,不但增强观众的全方位参与感,也提升了群众对于合唱赛事乃至合唱事业的关注度,让群众能近距离感受合唱节的浓厚氛围和艺术魅力。

自开幕以来,共有近2万人走入音乐厅欣赏合唱艺术,收看比赛直播的人次也已超过900万,他们在音乐厅鼓掌、在网络上留言,为选手加油喝彩,线上线下齐声共鸣。

在直播观看渠道上,网友纷纷点赞,好评如潮:“虽然无法现场聆听,但是通过手机也能让我感受到朝气。一首首快乐的歌曲被孩子们用稚嫩童声演绎得清丽婉转,就如同百灵鸟在曲水旁啼鸣一样。”“合唱的魅力就来自于配合。”“真希望我们省也能举办这样的大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知道我现在练合唱是否还来得及。”

现场观看了一场决赛的观众吴女士就有类似感受:“参赛选手的水平都很高,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作为年轻人,我们这个群体现在对合唱活动越来越关注,也越来越感兴趣。”

人人参与、尽情逐梦,让紫金合唱节大舞台更加闪亮。“难得登上这么大的舞台,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也很兴奋!”来自丹阳市马相伯高级中学的丰昱曦是一名高三学生,第一次参加紫金合唱节比赛的她难掩激动:“今年比赛的特点是‘开门办赛’,小伙伴们说父母能够来到现场加油助威,非常开心,感觉自信心更足了!”

江苏爱之旅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江苏省演艺集团,是一支国内一流精品合唱团,也是紫金合唱节的“常客”。合唱团指挥申楠感到,紫金合唱节经过这几届的发展,很好地突出了合唱艺术的时代性、艺术性、群众性、创新性,不仅参赛队伍越来越专业,合唱爱好者和群众百姓能参与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本届合唱节对外售票,能够让普通观众走进音乐厅、走进音乐的殿堂享受合唱氛围。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8月27日,在江苏大剧院的舞台上,清澈的童声合唱引人入胜,表演者是来自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合唱团的52位小朋友。近几年江苏中小学的合唱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副校长(副团长),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合唱团常任指挥、声乐指导沈晓燕沈晓燕开心地说:“像紫金合唱节这样的盛会带来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优秀合唱团和新的合唱理念,这些观念引领着我们不断进步。人声是‘最方便携带的乐器’,希望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都能热爱歌唱。”

9月24日晚,在江苏大剧院音乐厅,伴随着彝族民歌《不要怕》的音乐响起,十多位宿迁“小大姐合唱团”成员围着“篝火”翩翩起舞,拉开了本届紫金合唱节小大姐合唱团专场音乐会的序幕。小大姐合唱团团长、指挥卢明静说,我们这样古灵精怪地改编流行歌曲,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合唱这门艺术中来,让合唱更加接地气,更加普遍化、大众化。”

宿迁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立权表示,现在除了小大姐合唱团以外,当地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群众合唱团体,泗阳县桃源之声合唱团、泗洪县大湖之声合唱团在今年的紫金合唱节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紫金合唱节对全省合唱事业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和带动作用,随着合唱节的举办,我们的合唱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近年来,合唱作为一项群众文化活动可谓“遍地开花”。未来的合唱将拥有怎样的未来,紫金合唱节也为大家展示了更加光明灿烂的前景。

展望未来,紫金合唱节的舞台更加闪亮

大幕合拢,本届合唱节可谓收获满满。第六届紫金合唱节合唱比赛6个组别共产生金奖7名,银奖11名,铜奖18名,优秀演唱奖6名;优秀指挥奖5名,优秀钢琴伴奏奖5名;优秀作品奖5首,作品奖5首;同时授予7家单位优秀组织奖,6家单位组织奖,2家单位突出贡献奖的荣誉称号

一项项奖项背后,更是实力的培育、人才的累积。本届紫金合唱节正以创新举措,拓展活动内容,增设了对人才培养、原创生产、传播推广等关键环节的“托举”——

今年5月,紫金合唱节创新举办首届江苏省中青年词曲作家高研班,加强了针对全省优秀中青年音乐创作人才,特别是针对“文艺两新”创作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在为期四天的培训时间里,专家主题授课、作品赏析评鉴、实地采风创作、作品交流改稿构成本次培训“四大版块”。来自全省各地的40余位学员积极参与其中并作了深入地交流与互动。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增长了音乐创作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拓宽了创作视野与创作思路,令人受益匪浅。

7月5日至7日,合唱节在宿迁举办合唱指挥培训班,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特别邀请了国内合唱界著名指挥、作曲导师邓群、李强、王超、温雨川、张士超等进行主题授课。专家通过对合唱作品讲解、合唱团队训练示范、台上台下互动交流等形式,为针对合唱团组建结构,声音训练,作品处理、指挥技法、群众合唱团队培育等多方面进行讲授。据统计,本次培训共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千名合唱指挥者、爱好者们参与其中。

10月10日,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刚刚召开之际,江苏省文联特别组织省评协、省音协召开“实话实说——紫金合唱节研讨”,活动邀请了众多省内知名音乐和评论界专家学者围绕“紫金合唱节”经验与成果、江苏合唱事业发展瓶颈与问题对策、我国合唱艺术与世界合唱艺术的比较研究、文艺评论如何助推我省音乐高质量发展等议题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挥文艺理论评论的力量,反映文艺实践,展示文艺成果,提升江苏文艺品牌的知名度,扩大当代江苏音乐的影响力。

本届合唱节还创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茉莉花开”百场惠民辅导提升活动,由江苏省文联指导、省音协对接邀请江苏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常畅等50位合唱指挥志愿者深入基层合唱团进行现场指导教学,促进江苏基层指挥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全省合唱指挥惠民服务的全覆盖,真正打通合唱指挥惠民活动的“最后一公里”。

晒出原创成果,擦亮原创底色。本届合唱节合唱比赛的合唱曲目,采取委约和征集相结合的办法。今年6月起,面向全国专业与业余词、曲作者开展合唱作品征集活动,明确要求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讴歌时代楷模和道德模范、建设水韵江苏等主题,以抒写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地域文化为题材。经专家评委会认真评审,最终评出优秀作品5首、作品5首,涌现出《山中月》《神农》《织》《阿细阿依诺》等多首洋溢时代气息的合唱佳作,深情演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歌颂,深切表达对新时代美好生活赞美,流淌着美好心声。

不仅收获了一批优秀的委约和征集作品,今年的紫金合唱节同时还新增了“江苏原创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板块。组委会从第三届至第五届委约创作的44首合唱作品中,挑选出一批传唱度高、社会反响较好的合唱作品,邀请专家进行改稿交流研讨,对作品进行升级打磨,举办江苏原创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届时会邀请省内获奖合唱团队对这批作品重新演绎,并举办专场演出。

据悉,为了办好本届紫金合唱节,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和省音协驻会同志采取了实地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倾听广大基层合唱团体和群众百姓意见建议,问所期所盼,问深入改进和优化紫金合唱节品牌活动的方式方法,音协同志先后前往淮安、南通、南京等地,收集网络调查问卷503份,并根据反馈意见制订完善方案,形成调研报告,改进具体工作。

本届合唱节活动举办期间,央广网、光明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卫视、中国江苏网、交汇点等多家媒体围绕合唱节系列活动进行了高频率、大密度的宣传报道和造势,全方位报道此次合唱节的盛况,扩大合唱节的社会影响,提高群众参与度,汇聚“好声音”,形成“大合唱”。

美妙的旋律承载美好的情怀,飞扬的歌声唱响大众的梦想。江苏紫金合唱节的成功举办,对于展示江苏文化的综合实力,展现江苏人民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接下来,紫金合唱节将继续以合唱这种聚民心接地气的艺术为媒介,以歌声传递精彩、以音乐凝聚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文艺力量。

琴音奏响,歌声流淌。由沉淀而蜕变,由创新而发展。美好收藏在记忆里,希望展开在征途上。未来十年,紫金合唱节的前景更加精彩!

通讯员 濮中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责编:李笑林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