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以创作为中心推动江苏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来源:江苏省文联   2018-08-09 10:20:00
 文艺创作是文艺事业的源头和根本,也是文艺家展示才华、体现价值的最主要方面。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章剑华

  (《唯实》2015年第2期)

  文艺创作是文艺事业的源头和根本,也是文艺家展示才华、体现价值的最主要方面。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省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始终坚持把文艺创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全省文艺家潜心于文艺创作,不断推动全省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总书记的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文艺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功用。而文艺的这种价值和功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艺创作的主题来承担和体现的,特别是那些能够直接反映时代精神、国计民生,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不仅是整个民族的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可以说,“中国梦”就是当今最突出的时代主题。因此,当代的文艺创作,应该以这样的时代主题为核心和引领,以人民为创作主体和表现对象,反映时代精神、塑造中国形象。今年以来,省文联紧紧围绕“中国梦”的主题,通过各个文艺家协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艺活动,全方位、多样化地描绘了江苏人民寻梦的理想、追梦的奋斗、筑梦的幸福,展现了江苏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满怀激情、开创美好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当然,在组织主题创作时,不是简单地“主题先行”,更不是主观地“图解主题”,而是让文艺家们紧扣主题发现、挖掘素材,在此基础上提炼主题、深化主题,使作品既主题鲜明,又生动形象,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我们也鼓励创作主题的多样化,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小见大、平中见奇,以更接地气、更贴民情,更能打动人心的个人视角反映社会生活的图景。这些创作是主题创作的有益补充,也是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生活是文艺之母、创作之根。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扎根”两个字斩钉截铁、一语中的,深刻道出了文艺这棵大树必须从最广大最深厚的人民生活的土壤中汲取养分,根深才能叶茂,有源头活水才有清渠涓流。无论是一般性文艺创作,还是主题性文艺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拥有了生活,文艺就具备了丰富的矿产原料,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文艺观,也是“二为”方向、“三贴近”原则在文艺实践上的要求。一度时期以来,我们许多文艺家,虽然处在现实生活中,但缺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深切体察和深刻思考,因而在文艺创作中脱离生活、曲解现实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主观臆想、胡编乱造,其作品无血无肉、苍白无力。针对这些情况,省文联积极引导文艺家向生活学习,拜实践为师,组织开展文艺创作采风活动,带领文艺家走出书斋,走出展厅,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深入到现实生活中间,深入到社会实践中间,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情入”,带着对人民的深情厚爱,真正去体悟生活、思考生活,开掘素材、激发灵感,获取不竭的创作源泉和无尽的创作动力,创造出更好更多让人民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来丰富我们的时代舞台。

  文艺创作繁荣的动力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文艺才能充满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创造新的奇迹和高峰。文艺的创新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主要是机制、内容、形式、理论的创新。在机制创新上,首先从改革评奖方法入手,引导创作趋向,调动文艺家的创作积极性。比如,今年首次开评的江苏省书法奖,打破了原来评奖的常规办法,设立了评委会和监委会,增设了笔试、面试环节,不仅评定书法作品本身,同时考量作者的知识水平、文学水准和现场书写能力,杜绝了弄虚作假现象,让一大批有实力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为创新文艺评奖开了先河,得到了业界好评和全国关注。在内容创新上,除主题创作外,不断拓宽创作题材,特别是鼓励现实题材的创作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既写身边人、身边事,也写天边人、天边事;既写典型人、典型事,也写普通人、普通事;既写好人好事,也写坏人坏事,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形式创新上,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艺术样式、艺术语言、艺术手段等进行大胆革新,注重综合性和现代性。在理论创新上,密切关注文艺发展的理论前沿,用文艺理论指导和引领当下的文艺创作。通过理论讲座,学术报告,艺术交流,创作研讨等形式,把演出、展览与理论探讨、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拓宽文艺家的创作视野与思路。

  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相生相伴、相辅相成,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它既是优良传统,又是时代要求;既是有力武器,又是苦口良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这为开展文艺评论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文艺评论旨在引导,重在评判,难在批评,关键在说真话、讲道理,目的在推动文艺蓬勃而健康的发展。当前,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文艺创作中出现了少数作品消解理想信念和主流价值,片面追求娱乐化等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价值取向,冲击了道德底线。这显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文艺批评的缺失、缺位,失语、失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很长时间以来,几乎很难听到文艺批评的声音,有些“文艺评论”成了“文艺炒作”,有些“文艺批评”成了“文艺捧场”。对此,省文联坚持把文艺评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和引导力度,在组织建设、激励机制、阵地建设、评论导向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正确引导文艺评论工作的新手段、新途径,进一步加强与推进江苏文艺评论工作的新发展,以理性和自信、责任和担当,努力构建文艺评论的话语体系,树立文艺评论的精品意识,密切关注当代文艺发展走向,不断提升文艺评论的引导力、公信力、战斗力。

  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是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以文艺家为核心的创作队伍是文艺创作的主体。拥有一批高水准、有影响的创作人才队伍是文化强省的显著标志。江苏历史上就是文化资源大省,文艺人才济济、名家辈出,这是我们文艺发展的强劲后盾和坚实基础。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创作成果丰硕但是精品力作不足,人才队伍基础雄厚但领军人物偏少,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目前,江苏要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需要更多精品力作、名家大师,不断提升江苏在全国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在文艺创作人才上,要坚持既“为我所用”,也要“为我所有”。一方面广泛团结和凝聚体制内、外的文艺人才,及省内外、全国各地的文艺家开展创作交流,相互学习借鉴,联合和利用高校、媒体、演艺团体、研究院所等文化机构的文艺创作力量,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各层次文艺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努力培养一批专业过硬的各门类艺术家,造就一批名副其实的著名艺术家,推出一批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江苏文艺的强劲实力,在江苏文艺的“高原”上构筑起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高峰”。

2024
2024年江苏省文联系统迎春大展
2023
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苏省第九届新人美术作品展览于南通美术馆华丽启幕。这是江苏美术新人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美术新人表达艺术理想的一场视觉盛宴。
2023
2023年4月28日上午,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协、淮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淮安市文广旅局、淮安市文联承办的“首届江苏综合美术大展”在淮安市美术馆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