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襄盛世 李云飞中国画作品展”观后
五月底,我有幸于扬州市美术馆与创作者一同观看了“花襄盛世——李云飞中国画作品展”。
此次画展呈现了云飞十多年来近百幅风格独特、构思精巧的作品。按题材内容不仅有以《春到南湖》《丝路丰华》等为代表的重大主题创作;有以省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墨韵烟花三月时”为代表的花鸟创作;还有画家日常采风、写生所得的花鸟及山水小品。
格调清秀淡雅、气息温润,这是我对作品的总体印象,其中有几幅令我印象尤为深刻。《春到南湖》为贺建党百年所作,浩渺的南湖上极绚烂繁密的金色迎春肆意绽放,远处一艘淡墨勾勒的红船宁静而温暖,泊在春意盎然的碧波之上。立于画前,穿越时空,观者仍能感受到那股星火般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丝路丰华》是以丝路上的石榴为主题的大型作品,繁密的安石榴经由丝路而来,千百年来早已在祖国这片乐土根深叶茂、硕果累累,此幅作品正以花之语道出了时代风华。
李云飞的花鸟画作常含宋画意趣,素来擅取传统浅绛山水之调,多施淡赭、花青,给人清丽古雅之感。其尤擅荷花题材,大横幅《清塘荷趣》的画面浑然天成,荷蒲熏风四溢。荷叶田田,碧杆亭亭,茎下花实相依,荇藻数点,风动莲香,波光流转。荷叶大笔泼墨挥就,松灵的笔触勾脉,浅绛、青绿着色;藕花骨气丰满、柔中带刚;莲蓬以淡紫赋彩、清墨相彰;画面中的留白给人以无限遐想。
大创作《阳春三月》采用满构图的形式再现春和景明之态。满树繁密却舒朗的红玉兰与水畔深色禽鸟相得益彰,饱满花朵缀满梢头的丰盈与浓烈,令人沉醉于那摇曳生姿的灵动和仿佛会随风化去般的轻柔娇弱。玉兰树下的禽鸟追逐前行,顾盼成趣、悠然自得,身处如此惊艳的美景竟浑然不知。一江暖水、满树繁花、野凫水禽,大自然的感召力是那么雄浑博大、又是这般激荡人心,画面诗般的意境渲染出运河之滨春深时一种明媚且典雅的格调。此次展览更有几幅技法开创性的作品,它们以暗色入画,整版浸染,在降低色彩饱和度的同时,使画面色调柔和统一,《芙蓉图》便如此。透出绢画般的质感,画面柔和平静、和谐统一,呈现出一种清冷高古的灰调而令人沉醉。
“渡口发梅花,山中动泉脉”,古诗中关于扬州风物的描写在展览中皆有所见。云飞笔下的荷花、绣球、海棠、玉兰,甚至是寻常瓜果蔬菜,无不造型饱满、姿态轻灵。水禽红鱼、鸳鸯蝴蝶等小动物,则或闻香逐水,或整羽唳天,或啄苔翘足,逍遥自在好不快活。浑圆丰满的小鸟是其作品中最经典且为人喜爱的水墨符号,小鸟上腹施以淡朱砂再以白色提染,憨态可掬的模样和精秀的花枝呼应,作品生机盎然妙趣天成。
本次展出的好多作品体现了画家近年来在画幅形式上的探索。《丝路丰华》与《锦绣图》由条屏切换重组,册页虚实排列而成,局部既有分割又相互关联。《绣球》册页组融入现代构成的拼贴模式,以蒙太奇式的多角度形式展现了粉绣球的丰盈与饱满,繁密的叶披于石侧,轻盈的蝶与花枝呼应;再配上古拙的款字,令人耳目一新,颇为有趣。
生于北方而定居江南的青年画家李云飞,通过对大自然的描摹,抒发其对生活和对扬州的热爱。诚如他在序言中所写:“四季更迭兴衰,在这里都作了定格,保持着最沉着旺盛的姿态,红梅小雀、荷花蜻蜓、水仙蜜蜂,我尽力让每一种物象散发出他们最放松、最自在的美。”生命极美,也祝愿李云飞的艺术之花在运河名城、好地方扬州开得愈发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