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至那天起,才会进入真正的数九寒天。还有一种说法,“晴冬至,烂年边”,这句流传了千年的俗语,虽然至今仍有争议,但仔细想,在冬至明媚阳光下去野外祭奠先人,在悠闲的年边一家人围着火炉,边吃边喝,享受着天伦之乐。那其间的道理,一想就明白了,冬至一片暖阳,除夕大雪纷飞,这是充满人情意味的生活愿景。
网络上看到,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一名华侨艺人在冬至那天,教一名女孩制作巨型泡泡。那天纽约最高气温达到14摄氏度,阳光灿烂,温暖如春,那位艺人神情怡然,内心充满渴望,他制成的泡泡在阳光照耀下,飘浮着,色彩斑驳,非常好看。他说,他选择冬至日出来,就是想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他说他在阳光下凝望肥皂泡,越涨越大,好像看见乡情洋溢起来,亲情也在风和日丽中清晰地飘漾起来,让他内心的希望变得丰富而深情。
小时候,每年冬至那天,父亲领着我去祖母的坟头祭奠。如今,父亲去世四十年了,每年冬至,我总要携着妻儿赶回老家,去父亲和祖母的坟头看看,尽子孙孝道,追忆往事,回味如水时光。“冬至到,暖阳照”,这是儿时父亲对我说的话,老人说话时的眼神透露出一种暖意和温情,他是告诉我,在冬至暖阳融融中,走在山野之间,多么美好,多么快乐,亲情爱意在阳光中弥漫,闲适而充满慰藉。是呀,在冬至暖阳下,欣赏景致,一草一木,江河奔流,水天相连,内心滋生的温暖希望,传达心灵渴望的亲情暖意,升腾生命畅游的恢宏气象。
冬至,最怕遇见雨雪天。早餐吃汤圆时,看着外面雨雪,我就想着自己走在山水间,会成为狼狈的漂流者。出门后,不能游玩山水,扫墓结束就一身泥泞地回家吃节日美食,品尝时总感觉不到暖阳融融下的那种独特风味。中午的鲜美馄饨,还有家乡油滋滋的粉蒸肉,也吃不出尽兴和悦的畅快感来。记得有一年冬至晚餐,父亲就着羊肉火锅喝着烧酒时,嘴里却不停地说,今天要是个艳阳天就好了,吃着新鲜的羊肉,喝着暖呼呼的烧酒,想像着往事如云,江山风情如画。父亲是这样说的,可是我总能感觉到老人家眼里充盈着泪花,他一定是在想他的童年时光,想他走在冬至暖阳下,祖母牵着他的小手,美好而甜蜜地走在故乡的山水之间。
冬至也称冬节,这个节气的独特之处,正好与夏至相反,这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早年乡间那些给人打长、短工的人曾经说:“过了冬至,一天长一葱。”他们渴望冬至过后,白天就慢慢变长了,可以享受阳光温暖的时光,再也不用承受苦寒晨起的劳作之苦,以及冬夜茫茫的凄凉守望了。冬至暖阳,这是生活的渴望,也是生命最低廉却又很高雅的哲思想象。
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标题:“冬至寒窗或现一抹暖阳?”因为好奇便看了文章全文,原来是说股市行情严寒凛冽,渴望出现探底反弹的小阳走势,给伤痕累累的股民呈现一抹暖阳。文章标题的冬至,并不是传统节日的意思。我看后,油然生情,我想无论股市风云还是山水气象,人情与人性总是一致的,渴望冬天的暖阳,是一种期待,也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它无处不在,在人类的心灵深处,也在世间丰富多彩的绚烂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