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李啸 | 拿怎样的书法作品呈现给“国展”
2019-06-03 10:21:00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国展”(包括兰亭奖、全国展、中青展、单项展、专题展等),大大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尤其是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倡导的“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理念,引领着中国书坛的良性发展,意义堪称深远。

  我曾用八个字来描述当下“国展”的现状:承传经典,时代风气。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国展”(包括兰亭奖、全国展、中青展、单项展、专题展等),大大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尤其是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倡导的“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理念,引领着中国书坛的良性发展,意义堪称深远。

  所谓“承传经典”,即当下的国展入展作品大都延续着对古代书法经典的承传,即“下笔有出处”,这也是国展初评环节的基本评判标准。如果从一件参评作品中看不出对古代或当代某种经典法帖、墨迹的取法,而纯粹是一种任笔为体的习惯性书写,那么在初评中必然要被评委pass掉。

  国展既是“承传经典”,但又与古代经典有一定的区别,我认为它还具有一种“时代风气”。好的作品总是在承传经典基础上的个人创造,这种创造,是融通诸家基础的“了无痕迹”,这种“无痕”之外的“留痕”,恰是作者的个性风格。

  但在历届国展参展作品中,不乏“仿制”与“伪装”之作。所谓”伪装”,指部分作品停留在对当代名家或获奖书家的模仿上,从而忽视了自我;所谓“伪装”,则是对经典作品核心技法进行去减,或对其个性化风格进行同质化改造。这些作品貌似取法经典,本质上是简单化、程式化的趋同,苍白而无味,误导初学,贻害无穷。

  事实上,轻传统功力,重形式制作,依然是当下书法创作的普遍弊病。这种“轻传统功力”既是指作品技法功力的欠缺,也包括文学功力的欠缺。由此看来,中国书协倡导的“艺文兼备”,需要几代书法人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以参评国展的楷书作品为例,其中绝少汉魏时期“亦隶亦楷”风格的作品,更少摩崖风格的擘窠大字,让国展楷书的整体风格缺少了朴拙之美和阳刚之气。习魏碑书的,往往质量较高,而写北碑的,很多作者吃不透碑法,用笔停留在机械的“描”和“填”上,结构上一笔一笔机械叠加,实为透不过刀法、看不见笔法的“匠人之书”。取法魏晋的小楷作品多为形式上的古典,甚至在作品上有意加盖了很多藏家印章,将形式制作成古代作品。这种对形式的过度追求,弱化了创作者的主体心态,作品也因工艺化而缺少书卷气和人文性。

  透视国展楷书作品,结合当下书法学习与创作现状,本人有三点建议供同道参考。

  在临摹方面,建议深化对古代经典法帖中古法的研究,如篆隶中的“涩行”“紧收”,楷书中的“碑法”“方折”,行草书中的“收放”“顿挫”,等等。同时也要注重对古人作品中个性化特征的学习与借鉴。

  在取法方面,建议取法的面更宽一些,在取法宽的基础上挖掘要深。古代书法经典浩瀚如海,很多作者的眼光总局限在常见的几种法帖。其实,视野越开阔,则越容易寻找到亮点,这种亮点也是与你潜在追求风格的结合点。找到结合点,你就容易形成“破发”,这种“破发”是质变式的融通变法,对创作意义重大。

  在审美方面,建议加强对古代书论的研究,尤其是古人对技法、审美方面的论述,以提升眼力,提高判别力。书法创作要“入古”,我们的审美更应该“入古”,否则创新便是妄谈。

2024
2024年江苏省文联系统迎春大展
2023
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苏省第九届新人美术作品展览于南通美术馆华丽启幕。这是江苏美术新人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美术新人表达艺术理想的一场视觉盛宴。
2023
2023年4月28日上午,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协、淮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淮安市文广旅局、淮安市文联承办的“首届江苏综合美术大展”在淮安市美术馆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