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戏剧评论
孙红侠 | 以表演艺术激活历史资源
来源:江苏艺术评论   2023年05月15日10:21
不久前,江苏省淮剧团新编历史题材淮剧《范公堤》作为“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参展剧目,上演于首都舞台。此剧以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舞台形式进行碰撞,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淮剧的新气象,是江苏省淮剧团持续扩大全国视野之内影响力的又一个全新的起点,是一次继《小镇》《小城》的成功实践之后的再出发。

不久前,江苏省淮剧团新编历史题材淮剧《范公堤》作为“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参展剧目,上演于首都舞台。此剧以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舞台形式进行碰撞,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淮剧的新气象,是江苏省淮剧团持续扩大全国视野之内影响力的又一个全新的起点,是一次继《小镇》《小城》的成功实践之后的再出发。

范公堤——北宋政治家与大文豪范仲淹在江苏盐城为官时主持修建的捍海堰,全长180公里,素有“捍海长城”之誉,宋元明清民国直到新中国,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在江淮大地与黄海之滨持续性地发挥着捍患御灾中独特的功能,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与体现。

百里范公堤,千年制盐史,范公堤不仅是叹为观止的水利工程,更是为官一任的范仲淹以民为本的儒家人格所铸就的精神之堤。

没有范仲淹,也许没有范公堤,但巍巍范公堤更是百姓万民所代代铸就,人民永远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主人,《范公堤》剧作弘扬的是范仲淹守土一方以民为本的精神品格,更是以淮剧形式讲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样的故事,是以时代精神对历史资源的一次激活,对江苏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激活,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历史剧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江苏省淮剧团以守正创新的创作态度、以坚持艺术质量的精品意识,以情感充沛的舞台表演赋予了这个故事全新的时代价值。陈明矿和陈澄珠联璧合的表演、淮剧团上下“一棵菜”的精神与努力,使范仲淹这段人生故事焕发了当代价值的闪亮光芒。

《范公堤》是历史正剧,主题诉求上体现着鲜明历史观与历史意识的同时,舞台形式上呈现出恢弘而轻灵的气质。“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封建时代与传统社会中作为济世良相而存在的范仲淹,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君子人格得到千载之下的敬仰与追溯。但他的一生三次被贬,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也曾书生上马征讨西夏,写下著名的《渔家傲 秋思》,以其一生功业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成为封建时代人臣典范。

他与滕子京是心意相通的挚友,也正是为朋友所托为文,他才将内心的忧患与苦闷写进了《岳阳楼记》,在368个字的千古雄文中狂洋恣肆一泻千里。《范公堤》再现这个故事的起点,正是这里。倒叙的方式呈现两位鬓已星星的知己,如何在一幅《洞庭唤秋图》中回忆起多年前筑堤时的风风雨雨,从回忆入手引出公元1024年而立之年的范仲淹如何越级上书,如何和顶头上司张纶从误解走向理解,如何从上书奏请到得到批复,几经失败波折,又如何在为官之道与以民为本的价值冲突中做出艰难选择。

剧作以筑堤为主脑,突出的主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内核,范仲淹“忧”与“乐”的人生体验,跳出了自我的狭小范畴,而是心怀天下的大气象。现实中的范仲淹,更是以士子的经历支撑了这一理想与信念,“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儒家的人格理想,更是封建士大夫生活的智慧,可是这个三度被贬的范仲淹,偏偏行到水穷出,也未坐看闲云起,身处江湖未忘初心,而是继续忧君忧民忧天下,这种境界,就是儒家的君子人格。

出演范仲淹的陈明矿,是淮剧表演名家,他在《范公堤》剧本所提供的文学基础之上,延展了对范仲淹这个角色的个人创造,形成了属于个人的独特表达。《范公堤》不是以舞台艺术的方式再现历史,而是表达艺术化了以后的历史,范仲淹的形象要做戏曲化与审美化的处理。

作为北宋政治家与文学家而存在的范仲淹,有兼济天下的儒家人格,是一个心理层次异常丰富的人物形象,1972年出生的陈明矿,科班出身,因2016年文华大奖剧作《小镇》中朱文轩的表演获得27届梅花奖与2018年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有着小生与老生行当的功底,更有着一条细腻而多层次的嗓子,范仲淹这个角色与他以往演出才子佳人传统戏有很大不同,更不同于《小镇》中的朱文轩、《祝福》中的贺老六等现代戏形象,现代戏表演更多从生活出发,而新编历史剧却要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既对传统表演有所延展,又要有独特的诠释,从人物出发,演出了传统文人的潇洒与书卷气,相比较小生行当的开合之感,更多内敛与克制。

陈明矿对范仲淹的形象塑造跳出了小生、老生的行当限制,形体与声腔融小生的潇洒与老生的深沉合二为一。陈明矿的外形条件突出,五官中突出的是英俊而有神采的眼睛,因此古装的扮相潇洒,也担负起范仲淹的年龄跨度,白色披风、蓝色长衫,具有遗世独立的飘逸和草木自馨的宋人气质。淮剧里的“这一个”范仲淹在淮剧市井与乡土的表演底色上增添了古典的气质,有着回归自然和古典的一份从容,全面形成了新编历史淮剧中范仲淹人物的审美观照。形象立体而丰富的同时,淮剧声腔之美得到全面发挥,演唱丝丝入扣、委婉动人,陈派个人声腔与演唱风格也在这个剧里呈现得更加鲜明,而风格才是最好的继承。

范仲淹的母亲范母是《范公堤》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她是范仲淹重要的精神支柱。这种极具张力的戏剧关系来源于现实中范仲淹痛彻心扉的幼年成长经历。他幼年丧父,随母改嫁,跟从后爹改姓为朱,直到22岁那年刻苦攻读后进士及第才能有能力认祖归宗,改回范姓,不难想象这样的经历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有怎样的精神底色?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也更为深厚。《范公堤》基于这段史实而设置了人物关系,也给范母安排了感人至深的“缝衣”与“送衣”的唱段,不仅表现的是母子之间感情,更表现出范仲淹身为忠臣孝子最坚实的精神动力。

剧中范母的扮演者是陈澄,她一直在身后对儿子默默支持,在筑堤屡次失败之时以母爱给了儿子非凡的动力。陈澄本人年轻漂亮,有“淮剧公主”之称,为了范母的形象塑造刻意模仿耄耋老妇,更以近乎完美的唱功征服了所有观众。更值得一提的是,“淮剧陈澄”抖音号上有近二十万粉丝,这位一线的淮剧明星,直播、线上、抖音、推特……玩转一切现代化平台来助力和推广深爱的淮剧事业,在各个剧种的领军人物中做得非常出色。但她却一再强调“淮剧姓淮”,这是血脉中的信仰,是艺术的一份永恒传承的基因,我们希望“澄腔”之美以澄澈明媚、悠扬婉转为更多大众所知。

陈明矿不止一次提到《小镇》的排演对于江苏省淮剧团是一次修行,现在看来《范公堤》何尝不是一次再启程、再出发?从《小镇》到《小城》,再到以精品意识和表演艺术激活历史资源的精品力作《范公堤》,在全国视野中,近年以来淮剧现身的频次逐渐增加,影响力日益增强,陈明矿和他的团队做了剧种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儿。

作者简介

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