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协会动态
为时代创作 为人民演出——第九届中国戏剧奖获奖者座谈会综述
来源:江苏省戏剧家协会   2023年05月25日15:11
5月22日上午,“为时代创作 为人民演出”——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曹禺剧本奖(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者座谈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春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胜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王春梅主持。

5月22日上午,“为时代创作 为人民演出”——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曹禺剧本奖(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者座谈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春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胜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王春梅主持。

刘瑜梅局长首先代表广州向15位新晋梅花以及5部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的剧作家表示祝贺。她说,本届梅花奖是一次含金量很高的艺术盛事,充分展现了演员杰出的艺术水平和对艺术事业的执着追求,为全国戏剧爱好者和广州市民送上了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今年正值梅花奖创办40周年,又恰逢第四度绽放广州,且首次联合港澳举办终评活动,这也是文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次崭新尝试。她提到,当前广州正在努力打造国际演艺中心,希望未来能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间。

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者和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分别从剧本创作和舞台表演的角度,畅谈自己的获奖心得与从艺经历,分享此次梅花奖终评演出和曹禺戏剧文学奖剧目创作背后的难忘往事。发言中,他们共同表达了获奖之后必将肩负为时代创作、为人民演出的重任,为中国戏剧事业的繁荣兴盛贡献更大的力量。

话剧《深海》编剧周振天谈到,自己在创作之初便深受剧作家曹禺先生的教诲,深深感受到在话剧文本创作中故事编织、谋篇布局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则是编剧对社会和历史的宏观认识,对天下苍生切身利益、喜怒哀乐的深切关注,“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这正是今天座谈会“为时代创作,为人民演出”这一主题的意义所在。编剧陈萱结合自己从演员到导演,再作编剧的经历,谈到每当创作艰难的时候,都深感作为编剧的痛苦。获得曹禺剧本奖无疑是一种肯定与激励,点燃他继续创作的动力。尤其在这次看到了很多戏曲作品后,在创作上产生了很多新的冲动和想法。

话剧《惊梦》编剧毓钺认为,自己虽然是获奖者,但若和曹禺这一代的戏剧前辈相比,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他认为,当前的编剧所欠缺的不仅是创作技法,更多的是缺乏曹禺先生那样开阔的胸襟、坚定的志向,和广博的胸怀。作为编剧,只有具备了为人民、为时代而创作的责任感,才有可能写出合格的作品。

闽剧《生命》编剧陈欣欣曾在30年前得过一次曹禺剧本奖,她对编剧这份职业拥有无限感慨。她说,剧本创作可以使自己在现实和历史之间自由徜徉,不断寻找人世间的美好,而笔下的人和事也滋润着灵魂,丰富着人生。只有在有生之年写好每一部剧本,才不辜负上天的厚爱和作为编剧的使命。

花鼓戏《夫子正传》编剧徐瑛和话剧《董其昌》的编剧陆军提到“戏曲编剧人才培养”问题。徐瑛认为,当前全国戏曲编剧人才普遍匮乏,年轻的戏曲创作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戏曲创作宜采用“因人设剧”的方式,即请专职编剧为专门的演员“定制”剧本,助推更多优秀戏曲剧目及戏曲演员的诞生。陆军作为上海戏剧学校的在职教师,认为编剧人才除了高校的专业培养外,也要注重演员和剧场对编剧的双向培养,而《剧本》月刊等专业杂志对编剧人才的提携和培养同样不可忽视。

在曹禺剧本奖获奖者依次发言后,座谈会的话题从幕后移至台前,聚焦于会场另一侧的14位新晋“梅花”(孙砾因有演出任务缺席座谈会)——郝士超、施夏明、郑芳芳、李嘉宜、冯冠博、袁媛、梅院军、郑全、郭伟、王航、罗晨雪、章益清、张佳春、唐恺。面对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感恩”与“责任”,是他们在分享交流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几乎每一位获奖者都提到,自己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成长道路上赋予他们艺术生命的恩师,离不开所在省市和院团领导的提携帮助,离不开创作团队和剧组台前幕后人员的倾情付出,更离不开广大戏迷观众的检阅。在“梅花奖”这个代表着中国戏剧表演最高荣誉的背后,除了激动与感恩,更多的是带领各自剧种、院团,作为新时代戏曲领军人身上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14位梅花奖获奖者各自发表了肺腑感言。

评委代表及与会专家、领导也纷纷表达了对新一届获奖者的嘱托与期许,进而对中国戏剧艺术整体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展现出当代戏剧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中国剧协副主席、一级演员、梅花大奖获得者冯玉萍说:“作为评委,我们既是阅卷人又是答卷人,我看到我们中国的戏剧艺术青出于蓝胜于蓝。在三次获得梅花奖的经历中,我感到一个盘子比一个盘子沉,奖盘承载的是我们戏剧工作者肩上的担子,作为演员为时代创作,为人民演出的使命。今天我已经从艺50年,我愿意把我一辈子的积累,毫无保留地给予年轻人。”

中国剧协副主席、北方昆曲剧院院长、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杨凤一给获奖演员提出两点希望:第一,梅花奖不光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担当和责任,不忘恩师,德艺双修。第二,发扬梅花精神,做到守正创新,在之后艺术生涯中,推举起中国戏剧发展的大旗,真正做到戏曲艺术的领军人。

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原一级巡视员、一级演员、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李仙花结合自身的从艺经历,谈到梅花奖不仅是一种荣誉,还要以身作则秉持梅花精神,为自己所在的剧种培养出更多的“梅花”,把中国戏剧和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贡献一生的力量。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王卫国从话剧从业者的角度,谈到在这次梅花奖终评演出中,欣喜地看到话剧元素在戏曲演员身上都得以充分展现,包括对角色的理解感悟和内心体验。他提出演员们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除了戏曲的功法技艺外,对角色的理解和内心体验将有助于跃上更高的平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原艺术总监、副院长卢浩表示,他在终评中看到年轻演员在经典传承和现代戏人物塑造上已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希望获奖演员不仅留下奖盘,更应该留下属于自己的代表作,这些都促成了戏曲剧种传承发展的基石。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著名作家邵丽表示,当前戏剧界的好演员多,但优秀编剧非常少。作为文学工作者,她认为戏剧和文学是同源的,都需要故事架构能力,她表示自己将为剧本创作贡献力量。

《中国戏剧》杂志副主编卢巍表示,梅花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承载着剧种的发展与传承,意义深远,希望大家在各自的舞台上有更大的收获。

最后,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对此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曹禺戏剧文学奖表彰戏剧的“根本”,梅花奖代表着舞台表演艺术的“中心”,分别代表中国戏剧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让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者坐在一起深入交流,沿袭“因人设戏”的光荣传统,将有效推动中国戏剧艺术的良性发展。同时,这两个奖项也凝结着曹禺、张庚、郭汉城、刘厚生、李默然等戏剧界历代前辈、艺术家的培育和关怀,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更加地珍惜并擦亮品牌,将这两个奖项更好地传播弘扬下去,才不负前辈嘱托,不负戏剧界和广大观众的期待与厚望。

陈涌泉向获奖者提出了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以今天的荣誉为新的起点,永不止歇、追求卓越,向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迈进。获奖既是荣誉,也是鞭策,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获奖者要以戏剧界历代名家、大家为榜样,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为,勇攀戏剧艺术高峰,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戏剧大家迈进,让“梅花”永远保持冰清玉洁、香满人间。

第二,希望大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戏剧创作者只有将笔触深深扎进生活的沃土、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使戏剧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戏剧表演者只有把心、情、思扎根于生活之中,把自己的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才能在舞台上塑造鲜活的时代人物形象。

第三,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剧种的传承发展,薪火相传、赓续血脉,传递好戏剧事业生生不息的接力棒。获奖者要继续向德高望重、技艺深湛的老艺术家们学习,精研本剧种传统的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要带动青年演员培养自主创造能力、创腔能力,坚守戏剧本体,保持各自剧种的特色,避免泛剧种化。348个戏曲剧种应该是戏曲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的348种花,而不能沦为同质化的348朵花。

第四,希望大家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放眼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彰显中国戏剧的独特价值与魅力。面对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梅花奖、曹禺奖获得者要心怀“国之大者”,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题材,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在世界舞台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第五,希望大家在行业行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垂范、争做楷模,为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戏剧生态贡献力量。梅花奖、曹禺奖获得者是戏剧界的骨干力量、领军人物,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提升对戏剧事业的使命感,增强“铁肩担道义”的行业责任心。戏剧生态的建设和维护人人有责,大家要团结一致着力打造积极健康、天朗气清的行业生态,为戏剧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陈涌泉表示,中国戏剧家协会是全国戏剧工作者和谐温馨的家,剧协将始终初心不改,勇担使命,做全国戏剧工作者的“娘家人”,家中永远留一盏温暖的灯,照亮大家的艺术之路。

领导、评委与获奖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