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家名作
许亚玲:为人民登一辈子舞台 为百姓唱一辈子戏
2020年01月17日09:29
许亚玲,艺名小杨秀英,女,1968年1月25日出生,江苏省淮海剧团一级演员。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淮安市第七届政协委员,省、市民进优秀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淮安市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第四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淮安市“五一”巾帼标兵、“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市级传承人。

艺术家简介

许亚玲

艺名小杨秀英,女,1968年1月25日出生,江苏省淮海剧团一级演员。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淮安市第七届政协委员,省、市民进优秀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淮安市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第四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淮安市“五一”巾帼标兵、“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市级传承人。

受其母亲杨秀英熏陶步入梨园,先后得到王元喜、王道津、刘立杰、盛红茹、李金鸿、宋长荣、吕兆芳老师言传身教。领衔主演淮海戏《秋月》2011年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入选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3年获首届江苏省文华奖文华大奖。代表作品:《秋月》、《回娘家》、《赶集》、《夜深人不静》、《大唐女帅》、《姐妹花》等。先后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评选优秀表演奖、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表演奖、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大赛观众最喜爱的演员、第五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地方组金花、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复赛一等奖,分获第一、五、七届中国滨州国际小戏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最佳演员、最佳剧目。2013年首次将淮海戏带上中央电视台戏曲春节晚会。

在《讨钗》中饰演芸香

在《樊梨花点兵》中饰演樊梨花

在《秋月》中饰演秋月

在2013年央视戏曲春晚表演《回娘家》

在《原野》中饰演金子

在《老县长第二春》中饰演鲁在秀

在《皮秀英四告.认夫》中饰演皮秀英

梨园世家结缘淮海戏

许亚玲出身于梨园世家,她的母亲杨秀英是著名的淮海戏表演艺术家,家庭的熏陶促使许亚玲在年幼时就走上了淮海戏表演的道路。淮海戏来自乡土,深受淮海平原百姓的喜爱,像扎根在肥沃的泥土中的荷花散发着醉人的芳馨。从母亲和老一辈艺术家身上,许亚玲学到“戏比天大”的哲理,“戏里戏外唯有真诚,才有立身之本”。这种真诚使她真心对待每个角色,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与角色感同身受。

许亚玲常讲的一句话是:淮海戏就是我的命,我与淮海戏不可分离。她始终坚持一切为了观众,唱老百姓爱看的戏。对她来说,只要是个人物,能够站在舞台上,就要让她闪出光彩,显出力量,迸发出智慧,把自己最靓丽的一面展现出来。八十年代中期,戏曲演出市场持续低迷。即便没有戏演,许亚玲也不愿离开淮海戏,她依然坚持练功,她不相信淮海戏会永远这样低迷下去。北京战友京剧团、江苏省京剧院、淮阴京剧团都向她发出邀请,但是许亚玲谢绝了。2005年9月,许亚玲参加全国儿童剧展演中,因舞台装置的原因,从几米的高处当场摔下来,震碎了左膝盖半月板。但她强忍剧痛把戏演完后才进医院进行紧急手术。为了早日回到心爱的舞台,她拼命地加大训练量,训练的疼痛使她大汗淋漓,妈妈劝她放弃,她却说:“就是残废了、瘫痪了,我还是选择我的淮海戏!”

为了演好戏,她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提高。她先后参加第十七期全省文艺家读书班、中国文联首届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中国剧协梅花奖演员读书班、省剧协知名演员读书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首届中青年高研班,完成学术论文《淮海戏如何赢得现代观众》,在《中国戏剧》上发表文章《梅花无语香幽远》。通过学习和交流,她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她先后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工程”、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淮安市“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淮安市“533英才工程”,荣获淮安市劳动模范、淮安市“五一”巾帼标兵表彰。

2013年1月,许亚玲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为市民进会员、市政协委员和省人大代表,她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针对江苏省淮海剧团和淮海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许亚玲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撰写《关于加快地方剧种淮海戏保护与传承的建议》的政协提案,提交省人代会,受到有关方面重视,为淮海戏的传承和保护大力呼吁和争取支持。当年许亚玲首次将淮海戏带上央视戏曲春晚,扩大了淮海戏的知名度,成为淮海戏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独特唱腔终摘“梅花奖”

1983年许亚玲进入江苏省淮海剧团从事戏曲表演,师从著名京剧名家王元喜、李金鸿、宋长荣、王道静、刘立杰、盛红茹、周百穗等老师,学习唱、念、做、打,练就了一套过硬的基本功。她扮相俊美、表演细腻,擅于刻画人物,演唱技巧和韵味别具一格,在继承淮海戏“杨派”(杨秀英)的基础上,又吸收其他剧种乃至曲艺的演唱技巧,行腔跌宕多姿,收音纯正,在余音袅袅中表达出真切的感情,声圆腔满,贯注始终,具有清脆中见圆润、明亮中带醇厚的嗓音特点。

许亚玲的表演中既有淮海戏自身表演风格的热情、幽默、奔放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又能紧扣时代的脉博,具有戏曲的形美和内在的神美,形成了个人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形象。其中领衔主演的淮海戏《秋月》《大唐女帅》《皮秀英》《原野》《樊梨花点兵》《回娘家》等作品广受好评。2005年,许亚玲举办了淮海戏个人专场演出,她把川剧《救花》、昆曲《思凡》、泗州戏《回娘家》大胆改编为淮海戏,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2010年,许亚玲排练大型淮海戏《秋月》,她在原剧本的基础上,在表演中融入了很多自己对人物的深刻体会,以情动人,寓情于声、声情并茂,将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精彩演绎也使得这台淮海戏好评如潮。《秋月》也使她成功地登上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领奖台。

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许亚玲主演的多个剧目先后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江苏省首届文华大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优秀表演奖、全国第五届儿童剧展演表演奖。为了淮海戏的传承和发展,她积极参与淮海戏传承和保护,她主演的《皮秀英》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京展演,许亚玲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许亚玲戏剧工作室”,首开文化市场化先河,也为戏曲院团机制创新、市场化运作作出积极探索。

立德立人为人民演出

从艺30年,许亚玲为大众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她一直自觉弘扬“德艺双馨”精神,始终把淮海戏看为自己的生命,把为人民演戏当作自己的使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恪守戏曲演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她始终认为,一个演员既要有杰出的艺术成就,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只要站在舞台上,就是公众人物,越是知名,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越是有成就,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越是被社会关注和推崇,越要自尊自重、自珍自爱,努力以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称赞。

为了促进淮海戏青年人才培养,许亚玲与同事们创建了淮海戏“周末剧场”,为年轻演员提供了锻炼与实践的平台。她为泗阳县淮海剧团培养年青人才,多次进大中小学校园为学生讲课,参加“淮海戏进课堂”等活动,并参与设立淮海戏市级传承基地,推动了淮海戏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淮海戏知识的普及。她清楚地认识到,淮海戏只有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凸现它的魅力和价值。作为梅花奖演员志愿者、淮安市文艺家联合会志愿者,她多次参与中国剧协戏曲“名人名堂”走基层余杭巡演、梅花奖演员惠民演出,经常参加送戏下乡、灾区慰问等义务演出,传播戏曲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演戏先立德,做戏先做人”。多年来,在淮海戏舞台上,许亚玲坚守阵地,心怀人民,立德立人,不忘根本,她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重艺德,存正气,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精益求精搞创作,用自己的行动为淮海戏的传扬做出贡献,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