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综述1】刘旭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繁荣文艺
【专家简介】刘旭东
江苏省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原一级巡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一级编剧。江苏省“名师带徒”计划名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学专业,获得长江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创作多部影视剧本并获奖。参与策划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电影《十月围城》《让子弹飞》等影响广泛。著有影视评论文集《聚沙集》、电视文集《惊鸿集》和散文集《依仁集》《吾乡食物》《吾乡风物》、诗集《人生到处》《斜照集》、文艺评论文集《游艺集》等。创作发表过数十首歌词。曾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

2025年10月18日上午,由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2025年江苏省文艺评论理论人才研修班”邀请到刘旭东为学员作题为《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繁荣文艺》的理论授课,授课主要内容如下。

(理论授课现场)
一、什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于2023年10月提出,与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指引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这一重要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我们要深入把握蕴含其中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和重要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何形成
刘旭东从世情、国情、党情三个角度剖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从世情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多样性与国际话语权争夺的背景下形成。近代以来,中国面临三大困境,即挨打、挨饿、挨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努力站起来、富起来,先后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现在到了解决“挨骂”这一问题的时候。
从国情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形成。1840年以来,中国发展的基本逻辑,就是学西方、赶西方。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现在并驾齐驱。这条路走得很曲折、很坎坷。要实现伟大复兴,这样的国情对于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诉求。
从党情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价值多元与意识形态斗争的背景下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也是革命党,革命党的先进性不能丢。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党面临执政的考验,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加强理论武装。这些隐含着对文化的要求。
总体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形成的,在文化强国实践中形成的,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形成的,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十一个方面: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彰显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党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体现了我们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谋划;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意义重大,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四、习近平对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刘旭东回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上的讲话、在政协联组会上的讲话、给乌兰牧骑的回信、给牛犇的回信、给中央美院教授的回信等,强调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基层百姓服务,号召文艺家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史诗创作。他说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提出要创作新时代的史诗,要创作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刘旭东重点解读了对“人民史诗”的理解。史诗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非常重要。史诗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人民史诗可以用文学、音乐、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来表现,长篇小说和电视剧《人世间》就是人民史诗,交响乐《红旗颂》、油画《开国大典》等也是人民史诗。
刘旭东最后强调,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谛,联系实践、指导评论、推动创作,切实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艺的繁荣发展。

(理论授课现场)
来源: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