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会动态
W020231205586580017274.jpg
19世纪60年代,中国学术界有体用之争,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时可以发现,这一学术争端至今乃闪烁着思想、智慧和理性之光,这是在强势西方文化的入侵下,在两种文化激烈地碰撞、比较和选择下,中国学人对中华文化出路的担忧、探索和期盼。从最初争论的问题开端来看,不管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或者持调和论者,显然是有偏颇的。[详细]
0 (7).jpg
为促进“做人的工作”与“推动文艺创作”有机融合,发挥文艺评论在解读评奖标准、作品内涵和引导精品创作方面的独特作用,为江苏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更好地贡献文艺评论的力量,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及时组织评论家围绕本届评奖的门类撰写评论文章,并将相关文章陆续在协会公众号予以转发,与广大网友分享。[详细]
0 (1).jpg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及时组织评论家围绕本届评奖的门类撰写评论文章,并将相关文章陆续在协会公众号予以转发,与广大网友分享。[详细]
0 (1).png
当我们谈论杨根思时,可以提及的话题当然会有很多。比如,他是镌刻在历史功绩碑上的新中国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比如,他的“三个不相信”响彻云霄,已经成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又比如,我们在影视剧《英雄儿女》《长津湖》里多次见到过他,他手持爆破筒义无反顾地扑向敌人,悲壮而伟岸。[详细]
0 (2).png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共泰兴市委、泰兴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音乐舞台剧《英雄杨根思》塑造的就是杨根思这样一位英雄,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英雄的成长史。[详细]
DM_20231130154846_001.jpg
创办于1912年的“上海美专”在中国美术史、中国艺术史和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石破天惊的意义。自此以后,直到名为艺术学院实为艺术大学的南京艺术学院,历经百年沧桑,荣创百年辉煌,为中国人现代审美能力和审美权力的构建,作出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详细]
杨根思是家喻户晓的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小学课本与连环画里就有他的感人事迹,话剧、戏曲、电影、电视剧都讲述过他的故事。日前,本人观看了由江苏省广电电视总台、中共泰兴市委、泰兴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表演的音乐舞台剧《英雄杨根思》的首演,再次受到了震撼。70年前的大英雄又回来了,志愿军、杨根思、三个“不相信”,再次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本人认为,该剧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详细]
W020231130392480093885.jpg
会议精神在江苏文艺评论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新的文化使命。[详细]
640.png
为促进“做人的工作”与“推动文艺创作”有机融合,发挥文艺评论在解读评奖标准、作品内涵和引导精品创作方面的独特作用,为江苏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更好地贡献文艺评论的力量,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及时组织评论家围绕本届评奖的门类撰写评论文章,并将相关文章陆续在协会公众号予以转发,与广大网友分享。[详细]
640 (3).jpg
当年听说英雄杨根思是泰兴县杨货郎店(现泰兴市根思乡根思村)人,我专程去了英雄的家乡,在“杨根思烈士陵园”里,盘桓了很久,青松挺拔,翠柏葱郁,鲜花簇拥,芳香沁人,一尊巨大的烈士塑像,生动再现了杨根思牺牲时的壮烈情景,左手握拳、右手紧抱炸药包,毫不犹豫地冲向敌群,威震敌胆,震撼人心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