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会动态
2023江苏文艺大奖(杂技评论)| 徐守忠:从跟跑到领跑
来源:江苏省评协   2023年12月07日09:23
为促进“做人的工作”与“推动文艺创作”有机融合,发挥文艺评论在解读评奖标准、作品内涵和引导精品创作方面的独特作用,为江苏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更好地贡献文艺评论的力量,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及时组织评论家围绕本届评奖的门类撰写评论文章,并将相关文章陆续在协会公众号予以转发,与广大网友分享。

编者按:江苏省文艺大奖是省文联设置的各艺术门类最高奖项,多年来为展示江苏文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发各艺术门类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本届文艺大奖对戏剧、电影、音乐、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杂技、文艺评论等8个艺术门类开展了评奖工作,参评作品2113件(人),共评出获奖作品270件(人)。为促进“做人的工作”与“推动文艺创作”有机融合,发挥文艺评论在解读评奖标准、作品内涵和引导精品创作方面的独特作用,为江苏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更好地贡献文艺评论的力量,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及时组织评论家围绕本届评奖的门类撰写评论文章,并将相关文章陆续在协会公众号予以转发,与广大网友分享。

从跟跑到领跑

——“江苏杂技奖”的魅力所在

文/徐守忠

江苏杂技历史悠久,经过2000多年的接续传承,可谓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江苏也因有两个中国杂技之乡,一个中国魔术之乡、五家国有院团和几十家民营剧团,而成为国内的杂技“大户”,但大而不强一直是江苏杂技的一个困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国际各类杂技比赛逐步兴起,而在含金量较高的赛事中,江苏只是偶尔碰上一些“小确幸”,无缘金奖、大奖,成了赛道上一个苦苦的“跟跑者”。2015年“江苏杂技奖”的设立,尤其是江苏文艺大奖的规范设置,就像魔棒搅动了一池春水,在2017年到2022年中国杂技家协会举办的第十届、第十一届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中,总计38个金菊奖,我们江苏就得了6个,是获奖最多、门类齐全、院团全覆盖的省份,跃升为全国杂技赛场上的“领跑者”。

《西游时空——跳板蹬人》

魅力之一:攀登艺术高峰的垫脚石

第十届金菊奖杂技奖节目《西游时空——跳板蹬人》,是南京市杂技团首届江苏杂技奖的参赛节目,第十一届金菊奖杂技奖节目《炼——倒立技巧》,是江苏省杂技团获第二届江苏杂技奖银奖节目。在第十届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获奖的朱明珠、孙秀芝,都是第一届杂技奖魔术比赛的金奖选手。细数近两届“金菊奖”作品,都是源于江苏杂技奖的参赛节目,可以说江苏杂技奖已经成为江苏杂技在国际、国内赛场上争奖夺杯的跳板。

“江苏文艺大奖·杂技奖”是经省委宣传部和省创建达标评比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的,由省文联主办、省杂协承办,是我省杂技艺术的最高奖项,已经举办了三届。经过赛期调整和门类设置,分别对应中国杂技金菊奖的杂技比赛、魔术和滑稽比赛,并与摩洛哥蒙特卡洛、法国巴黎两大国际赛场接轨,形成了省级、国家级、世界级“一贯制”的赛事通道。同时,江苏杂技奖的设置,也为全省的杂技院团、杂技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创作热情,参赛节目呈递增趋势,三届共有100多个节目报名参赛,进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循环。

《凌云——倒立技巧》

射阳杂技团《“扇舞丹青”——头顶技巧》、江苏省杂技团《凌云——倒立技巧》分别获得第15、19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倒立技巧》还被中国杂技家协会推荐到蒙特卡洛,角逐2024年世界“金小丑奖”。江苏杂技艺术有高原、缺高峰的说法已经成为“过去式”,也正是江苏杂技奖这块“垫脚石”,蹚平了向杂技最高峰进发的道路。

《青春的遐想·造型》(南通市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

魅力之二:推动节目创新的试金石

第三届江苏文艺大奖·杂技奖共有13个节目参加决赛,10个节目分获金、银、铜奖。纵览每一个获奖节目,无论是杂技本体技术、节目形式,还是艺术表现、情感表达都可圈可点,原创的技术、自创的剧情和道具运用、场景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在技、艺、境三方面合一而为,既顺应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又推动了杂技艺术的创新性发展。

技高一筹。“技”是杂技的本体,也是杂技生命的本源,所以在杂技赛场上,技术是第一位的。从杂技自身来看,这是符合杂技发展规律和艺术审美的,杂技的终极目的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与开发。“技”显示的是驾驭能力,包括人驾驭自身、人驾驭物,“技”的创新过程就是人对自然界各种物体驾驭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人体能力的艺术表现,因此它是推动杂技发展的原动力。从发展来说,杂技追求“技”的不断超越,既是超越身体,也是超越自然的一种努力;从审美来说,“技”的超越既是杂技人向往自由精神,也是“天人合一”意识的觉醒。本届杂技比赛的金奖节目都具备超越自我的核心技术,《青春的遐想·造型》中的“对手举双人单手掐脖顶”“脚蹬三节人左右手各举一把顶”,《战友·双人技巧》中的“单手顶左右手倒把”“单手举头顶旋转”“单手举头顶打滚上脚”,这些技术都属国内首创,一次又一次实现了杂技本体技术的创新突破。加之前几届比赛获国家级奖项的《“扇舞丹青”——头顶技巧》《凌云——倒立技巧》,江苏杂技在倒立、顶功类的节目上已经技高一筹。

《战友·双人技巧》射阳县杂技团

融技于艺。著名艺术理论家蓝凡提出:作为艺术的杂技的杂技性,就在于杂技的表演性,杂技表演性是构成杂技之所以为艺术的根本性所在,在某种意义上说,杂技的表演性也就是杂技的艺术性。所以在“技”的前提下,杂技节目还要好看,有艺术的美感,令人产生审美愉悦。因此,舞美、音乐、灯光和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加入进来,随着舞台技术、数字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也逐渐成为杂技舞台呈现的重要手段。在这次参赛节目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脉动青春·圈》,运用新型视觉美学风格、流行的科幻流派——赛博朋克,通过杂技演员的技巧动作与电声音乐的完美融合,加上“街舞”编排,机器人传送支撑道具,挑战并超越了传统杂技《跳圈》的边界,充满了对科技与未来的无限憧憬,化为释放青春活力的舞台。为适应当代审美的要求,“融技于艺”往往还追求主题内涵的表达,寻求技巧之外的意义呈现,这样的节目带有内容和情境,是一种有审美意味的形式。江苏省杂技团《耀东方——集体造型》在道具设计上用江南水乡的黛瓦花窗为装饰,LED屏映出古镇一隅的场景,配以竹笛主奏悠扬的音乐,直观地给观众留下了江苏的水韵之美。并通过搭人梯、单手倒立上台阶等技巧,表现出集体力量和勇者无惧、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技”的内涵在“艺”的烘托下得到更好的展示。在赛场的激励下,多种艺术元素和手段的加入,杂技的视听审美得到了不断提高。

由艺生境。意境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东方文化注重内心世界的体验和表现,往往通过作品来传达情感、思想和追求。这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物象本身的美,更是为了传达出物象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和价值。所以“由艺生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神来之笔,也是当代舞台艺术的追求,这次进入决赛的每一个节目都或多或少有着意境化的呈现。一等奖节目《青春的遐想·造型》,开场是一段非常好听的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在熟悉的旋律荡漾中,一群年轻人走上了街头,有的匆匆而过,有的驻足等待,有的相遇相知。高台上变化的造型表演,表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或开心快乐,或平淡无奇,或深陷迷茫,场景和情景足以让每一位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正是这种意境的营造,打通了观众与舞台的情感通道,境由心生,引发起精神上的共鸣。再比如射阳杂技团的《球技·一生所求》,固然有抛接11个球的高难度技术,但编导把球技这个纯粹炫技的节目,设置成一对恋人的角色去演,当纯技术型节目“角色”化后,再通过场景式的表演,就变得情境化。打破常规思维之后,又进入了和观众之间的通感状态,技与艺的融合、情与境的统一,随着节目的进行,始终和观众的情绪、感情、思维保持一致,观众关注的不再是技术如何,而是更加在意是否与自己意向的喜怒哀乐情绪价值、亲情友情爱情感情需求以及价值观相认同,即为“道同”。

《球技·一生所求》射阳县杂技团

透过这次参赛的节目,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比如反映军旅生活的《战友·双人技巧》,表现航天事业的《逐梦空天·男女集体爬杆》,而且节目已经开始朝着讲故事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意象式的表达。从技术之高到技艺之美,再到意境之美,是杂技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共同规律,也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内在的动力。

魅力之三:锻造杂技队伍的压舱石

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最根本是在于人才队伍的可持续性,以赛事检验团队实力,通过比赛发现人才,这也是举办江苏文艺大奖的初衷之一。

画出了更大同心圆。首届江苏杂技奖创办于2015年,当时参赛的仅仅是省内的5家国有院团,而参加第三届杂技奖的团队已经达到了8家,包括以苏州杂技家协会、无锡杂技家协会为代表的新文艺组织,海安杂技团为代表的新文艺群体。尤其是江苏杂技奖魔术比赛,参加的大多为新文艺群体代表,其中不乏夺得“金菊奖”魔术比赛的朱明珠,还有张霜剑、范镇鸣、汪小魔等一大批魔术滑稽新秀。也正是江苏杂技奖这个平台,让更多的杂技团体和爱好者走到一起来,汇聚起江苏杂技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

《逐梦空天——男女集体爬杆》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海安杂技团

拼出了更强生力军。从江苏杂技奖的赛场上,我们也看到了杂技演员身上的一股“拼劲”,不仅是技巧上的“拼”,更表现为对艺术追求上的拼。演员的表演更成熟、放得开,演员的眼界也比从前开阔了很多,在节目表演过程中,演员既能将完成高难度技巧与塑造人物形象拿捏准确,又能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技术与故事共生,让故事中的人物情感饱满、生动鲜活。南京市杂技团的演员甘做幕后英雄,服务赛事兢兢业业;江苏省杂技团的演员越发成熟稳健,对舞台的把控能力较强;如东杂技团的一群青年演员,他们朝气蓬勃,表演精准到位。这些都得益于在各类赛场的引导下,各院团的管理和培训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除了对专业的系统性学习培训之外,更加注重文化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音乐、舞蹈方面的培训,甚至对人物塑造方面的培训也开始重视起来,一批多技能、会表演的演员正在茁壮成长。

结交了更广朋友圈。举办一次比赛再也不是简单的一比高下,而是一项要经历创作指导、业务培训、推荐选拔、展演交流全流程系统化的工作,还要根据比赛结果,对具有创新和发展潜力的杂技节目、优秀人才进行重点挖掘、培养,并推荐到更高一级的展示平台。省杂技家协会在组织这项赛事时,得到中杂协的指导,也得到兄弟省杂协的支持;各参赛团队为了提高参赛节目的质量,也邀请国内知名的编剧、导演、道具师参与节目编排;在比赛中,团队与团队之间、演员和演员之间也是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事实证明,杂技奖比赛搭建了一个互帮、互学、互联的平台,让江苏杂技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脉动青春·圈》南通市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

诚然,“江苏文艺大奖·杂技奖”相比于国家级赛事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组织实施、理论研讨、网络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充实的地方。我们也坚信,江苏杂技奖一定会办得越来越好,形成机制顺、人心齐、拼劲足的态势,鼓舞江苏杂技工作者超越昨天的士气,筑牢江苏杂技事业继续“领跑”的根基。

作者简介

徐守忠,江苏省杂技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电影家协会理事。长期从事杂技理论和地方文化研究,编著《建湖杂技》《淮剧杂技》《塘河流韵》《建湖文化旅游》等6部文艺类图书,多次承担国家级杂技晚会的编剧和撰稿工作,曾获第八届、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理论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