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锐评
茆卫东 | 我家就在岸上住
——读郑国定先生美术作品《千里通波》
来源:江苏文艺评论   2022年07月12日17:56
初读《千里通波》,即被全幅画境的艺术力量一把抓住,并迷恋——似乎,我听见画面中,有人在某个屋檐下、院门口,呼唤着一个乳名。这个乳名,是我的、你的,也是母亲河两岸上长大的每一位子女的。情不自禁,我要走进去,走进那个岸上,那条小道,去找寻这位呼唤我们乳名的长者,或是一位母亲。我突然想念起年少时居住过的那座运河小城,那里有我的运河,我的读书声,我的年迈而安康的母亲。

初读《千里通波》,即被全幅画境的艺术力量一把抓住,并迷恋——似乎,我听见画面中,有人在某个屋檐下、院门口,呼唤着一个乳名。这个乳名,是我的、你的,也是母亲河两岸上长大的每一位子女的。情不自禁,我要走进去,走进那个岸上,那条小道,去找寻这位呼唤我们乳名的长者,或是一位母亲。我突然想念起年少时居住过的那座运河小城,那里有我的运河,我的读书声,我的年迈而安康的母亲。

所以呵,国定先生,你的这幅作品的意义与情感,已不是一幅笔墨点缀描画的中国画,应是一张珍贵的底片,我们渐渐丢失或是已磨灭,但还有一线光、一点破旧的人生的底片,此时,她就铺陈在你的眼前,你的心灵的窗前。

一种全景式的构图,渲染的不仅仅是国定先生内心的爱与温暖,且是更多的对于母亲河的回眸与念想,他用与生活最接近的色彩与温度,还原着抒情着一座运河城市的永远的春意与烟火气:由西北方向弯曲而来的运河,从胸前平缓流过,两岸是参天大树与桃柳正新,亭台楼阁与砖桥行船相连,一系列悠闲或忙碌的行人贩夫的话语或吆喝已透出纸面,最为亲切而泪目的是大幅的白墙黑瓦的屋脊房舍,占据着三分之二的画幅,这是国定先生的匠心独运,爱恋使然,才能以水润的笔墨泼洒出如此水润的运河城市的安宁与妖娆,浩大而细腻,遥远而逼近,可以见着桃花的粉,抚着柳芽的绿,甚至是掬起一捧运河的水灵与沁香。

此时,我们的记忆与情绪,再一次剥出最深处的场景,如一幅泛黄的老照片,突然被描彩、被掏出,作品中的运河开始流淌,树木继续向上,行人与房舍好像就站在我的对面,所以,我感觉自己已经踏入那个曾经撒欢、可以依偎的岸上小城,那里有我长大的西后街、梁逸湾,还有镇国寺塔、湖西的明清运河故道,以及今日扬州,一座世界运河名城的邗沟与漕河,古运河岸上的大王庙、三湾大运塔。我,以及我的孩子,依然在桃柳下,在街巷里,在母亲的肘弯内,尽情奔跑,风儿浪花儿一样快意自在。

此时,我想对国定先生说,每一位家在岸上住过、住着的我们,感谢你的记录,你的回望;感谢你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情绘我念,以一笔之艺术再现繁华一众生。如果你没有抚琴问茶、聆山访水之心灵,没有追古思贤、入师顿悟之觉醒,又怎能绘出、呼唤出一座运河城市的温情与乳名,一条美丽的运河,生息一个美好的小城,哺育一段美妙的情景。

此时,我想起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国定先生作为扬州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书画家,亦怀着诗人艾青的深沉的爱,并以他指尖上彩色的诗行,激发着,唤醒着,感动着,我家就在岸边上住的我们,对母亲河的共同的爱恋与心念。

郑国定,号七子山人,“广陵五子",扬州人,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高级创作研究班画家,扬州名人画院院长,扬州八怪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天子岭绿色义工。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画展及国内外画展并获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海内外人士和艺术机构广泛收藏,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出版有《郑国定画集》、《郑国定山水画集》等。

作者简介

茆卫东,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扬州文联委员,扬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扬州发布美食专栏作家,近500篇(首)文学作品、文艺评论刊发于人民日报副刊、文艺报、扬子江诗刊、江苏文艺评论等报刊,诗歌“一点五平米”入选诗刊2008年度诗歌集,出版“呼喊的火焰”等两部中短篇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