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艺热评
关于群众文化视域下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思考
来源: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2年11月15日10:30
民间工艺美术源于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社会转型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造成冲击和影响,近年来国家对群众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高度重视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民间工艺美术实用性的变迁和群众审美文化需求的转变,在群众文化视域下重新思考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为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路径。

关于群众文化视域下民间工艺美术

传承发展的思考

本文原载于《艺术百家》2022年第4期

唐 鹏

中国民协会员、江苏省评协会员

摘 要:民间工艺美术源于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社会转型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造成冲击和影响,近年来国家对群众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高度重视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民间工艺美术实用性的变迁和群众审美文化需求的转变,在群众文化视域下重新思考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为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路径。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群众文化;跨学科思维;实用性变迁;传承与创新

我国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综合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造物文化体系。历史长河中产生的那些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既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民间文化创造,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精神诉求、集体记忆的延续性存在。当下,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民间工艺美术受到了时代变革的巨大冲击。传统手工艺的衰退、大众审美的转变、宣传普及的失位与错位等因素,导致民间工艺美术逐渐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与土壤,脱离了“民间”,走向了小众化、非遗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当前,围绕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技艺和设计转化等方面,但从民间艺术发展规律来看,除了需要对其技法、风格加以关注外,还应结合社会学、美学、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对艺术创作受众、展示空间、传播形式、消费需求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群众文化作为广大民众职业外的自我创造、自我参与、自我享用和消费的社会性文化,与民间艺术有相似属性。民间工艺美术是由广大民众自发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美术。在今天,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家创作的艺术,是城乡广大民众自己创造、自己享用的艺术。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国家频繁出台了关于推动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振兴传统手工艺的政策文件与配套方案,为民间文艺工作者在群众文化新的视角下重新思考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机遇。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现状

(一)生存环境的改变

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民间美术品产生的根本动因。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到来之前,中华民族孕育了发达的传统手工艺和手工业,创作了绚烂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使传统手工业在实用性和效率上的优势日渐式微。在日用品领域,机器大规模生产逐渐代替手工制作,而且这种替代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戴服饰、宅居陈设、生活起居、装饰美化、游艺竞技等。手工艺是“用的艺术”,丧失了生存土壤的传统手工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相当多的传统手工艺退出了历史舞台,保留下来的手工艺也面临传承式微、消费群体数量大幅下降的局面,民间工艺美术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二)创作方向的徘徊

民间工艺美术逐渐丧失生存土壤,使艺术家的创作空间愈发狭小,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技艺门类、作品类别、题材风格、受众群体等范围都逐渐变窄,本应由全民参与创作、享用的民间工艺美术呈现出小众化趋势。群众在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创作、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极低,致使艺术家无法将目光投射到广大民众的需求上,使创作过分走向非遗化和专业化。民间工艺美术兼具实用、文化和审美属性。当下的社会变迁和机械化生产带来了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向和实用性的变迁,审美需求和实用性的内涵变得更加多元丰富。然而民间文艺从业者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调整创作思路,那些基于固有创作理念与技艺创作的作品,无论是在观念、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同时,自身生存的经济压力,迫使一部分民间艺人一味追求市场效益,放弃了对艺术品质的追求。民间文艺工作者在传承与创新、民间与精英、实用与装饰、艺术与商业的十字路口上徘徊。

(三)宣传普及的失位与错位

近年来,诸如非遗、手工艺、工艺美术等与民间工艺美术相类似的概念与产品得到了政府、媒体、艺术家与商业机构的大力宣传,群众通过各类艺术节、民俗节庆、艺术展览、直播带货等活动接触民间工艺美术,但宣传普及中依然存在失位与错位现象,缺少对于民间工艺美术概念、种类、用途、艺术价值等精准的宣传。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自身来看,它们多为造型艺术,占有一定物理空间,加之不少作品价格昂贵、易损坏,所以不利于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进行展示与传播。从社会层面来看,一方面受到经济因素、人员配备、展览场地等条件限制,宣传无法充分展开;另一方面“民间”这个概念经常被误读,民间工艺美术的品种类别与传播受众被人为框定在较小的范围。

同时,宣传形式和内容也产生了偏差。从宣传形式来看,现有的宣传模式过于同质化,且存在失位现象,没有真正渗透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比如展厅艺术,艺术展览自身具有艺术传播和教育功能,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了64%),展厅艺术已成为现代城镇与乡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江苏是工艺美术大省,省会南京城镇化率高于86%,但目前工艺美术类展览的数量依然偏少。纵观2016—2020年南京地区艺术展览,工艺美术类仅分别举办了13场、4场、13场、4场和5场,其中有3年的展览总量占比不足所有艺术展览数量的2%。受宣传力度与展期时长影响,走进展厅的人少之又少。

从宣传内容来看,现有宣传难以凸显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性与美学价值,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往往是一些制作粗糙、艺术价值不高的消费商品。宣传的错位与失位,一方面导致广大群众对民间工艺美术的认知不足,出现偏差,他们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印象往往停留在“非遗”“过时”“乡土气”等层面,对其种类的了解也基本局限于剪纸、香包、灯彩、刺绣这些出镜率高的门类;另一方面致使群众在各项民间艺术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互动性不强,无法为民间工艺美术从业者提供充足的创作动力和服务对象。

二、当前的基础与机遇

民间工艺美术由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经济价值,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加上近年来传统手工艺自发地复兴,民间工艺美术的各个领域均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民间工艺美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扮演着双向互动的角色,为其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作品、人才与社会基础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丰富的手工艺门类相继产生,众多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层出不穷。仅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手工技艺就有138项。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策划编纂了多部民间工艺美术著作,包括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牵头编纂的《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中国民间剪纸集成》等,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编纂的《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等,这些著作通过文字、图片、数据库等形式,全方位展现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脉络,成为当下传承发展民间工艺美术的资源宝库。

人才建设方面,从事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工作的老中青人才梯队已初步形成,相应的培养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国已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600多人,各省、市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省级和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人才梯队。与此类似的人才类型还包括各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名人”“乡土人才”等。各地普遍开展的名师带徒弟项目为人才的培养打通了渠道。网络直播带货的兴起,让众多“90后”“00后”年轻手艺人加入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行列,新鲜血液不断注入。

除了作品与人才方面的积累,社会上各类关于民间工艺美术的学术研究、民俗活动、展览展会、手艺培训及评奖评选等活动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有利于民间艺人发展的职称评定、大师评选、技能大赛也接踵而至。比如,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及各省、市设立的民间工艺美术类评奖活动等,都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与推动作用。

(二)政策利好与科技优势

近十年来,仅国家层面制定发布的有利于民间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发展和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就多达一二十条。如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工信部、文旅部等联合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21年,文旅部、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同年,文旅部发布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促进了民间工艺美术和群众文化领域的互动与深度融合,为全民参与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有效促进了民间艺术多主体、多渠道、多样式地融入群众文化活动。

科技方面,各类新兴技术已不仅是艺术活动的辅助手段,当代的艺术与科技融汇覆盖了从观念意识到工具媒材、从创作到展示与传播的全领域。它引起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发生结构性更迭。虽然工业化进程影响了手工艺的发展,但以新材料、新工艺、软件技术、“互联网+”、虚拟体验等为主体的新兴科技手段,将为民间工艺美术的更新迭代与群众文化活动、消费的提质增效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三、群众文化视域下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路径

(一)扩大创作与受众群体,挖掘多元审美需求

1.重审民间艺术内涵,引领民间工艺美术回归大众

历史上,民间艺术主要产生并传播于下层社会与乡村,民间艺术不同于精英艺术、文人艺术。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迁、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民间”和“民间艺术”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社会呈现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文化的阶层和地域区别越来越小,民间文艺已不再局限于乡村百姓自己创造、享用和代代相传。民间艺人身份更加多元,作者群体与精英艺术家之间的界限已不再泾渭分明;接受群体已从乡村百姓扩展延伸到广大城镇市民;传播空间已从相对封闭的乡村进入全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空间与数字化虚拟空间。

民间艺术来源于最广大的民间,由于“民间”内涵的变迁以及当下文艺政策的倡导,民间工艺美术工作者要真正回归民间,回到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一过程中,全民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无疑成为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为民间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方面要倡导民间艺术家、组织者将创作、服务对象聚焦于全体民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明确创作方向,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引导全民参与民间文艺的创作与传播,与创作者形成良性互动。

2.“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群众审美追求相结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离不开美学精神。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美学精神”的重大命题,在2021年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又提出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的重要观点。这就要求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观照“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下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在创作中既不能庸俗、低俗,也不能曲高和寡。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主要包括儒家美学精神、道家美学精神和来源于民间艺术的“生生”美学精神。纵观历史,民间艺术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往往较为稳定,不管社会如何发展都改变不了,其中诸如道德观、家庭观、人情观等涉及心理结构、精神内涵的深层次观念难以随社会变迁而改变。蕴含于形象、图案、符号、色彩等象征体系的“生生”美学精神,以及代表成双成对、礼赞祝福、生命饱满健康等艺术主题依然适用于当下群众文化生活。在资料方面,也有不少涉及民间工艺美学的研究可供借鉴,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天工开物》到明清时期的《长物志》《绣谱》,再到当今学者的研究,如张道一的《张道一论民艺》、潘鲁生的《民艺学论纲》、杭间的《中国工艺美学史》、季中扬的《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等,这些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挖掘与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构思中需要深入挖掘“生生”美学的内涵形式,将传统美学基因,通过新材料、新形式、新技术、新科技等现代手段融入创作中。同时,当我们在群众文化视域中考量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时,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行业群众审美需求的多元化与差异性,我们须要将审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儒家美学精神和道家美学精神也考虑进来,同时探寻“中华美学精神”的本源。正如钱穆所说,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到工艺美术方面所体现的“心物合一”是中华美学思想的延续[8]198。因此,在艺术公赏与艺术分赏共存的时代,我们要将天人合一、虚实结合、情志并重等传统艺术价值取向运用到创作中,以适应不同群体在艺术欣赏与消费上的差异。

3.挖掘青年艺术家潜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应充分挖掘、发挥青年人才的潜力与优势,通过制度和政策上的利好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青年民间文艺家创设更多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不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推出人才,激发青年人的创新力。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民协成立了新手艺人青年工作委员会,苏州吴中区成立了青年手艺人协会,这些平台通过叠加政策、区域和群体优势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平台。青年艺术家处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点上,一方面他们从老一辈那里承袭了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受过良好教育,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眼界开阔,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更紧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既是群众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参与者,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对不同群体的审美和物质文化需求更敏感,并以此为依据推动理念、技术的更新与作品的创新。在怀念所著的《年轻手艺人》一书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苏州地区三十多位年轻民间工艺美术从业者的故事,所涉及门类有高难度的核雕、闲挂的鸟笼、高贵的红木苏作、雅俗共赏的刺绣和旗袍等。这些年轻手艺人创作的作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进行有机融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注入了时代气息。

(二)聚焦实用性变迁,依托群众文化创新发展

诚然如前文所述,民间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已无法完全适应时代需要,但如果从历史的维度观察,不同种类的民间工艺美术在历史长河中也发生了变化,特定工艺门类的实用性也曾随着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力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实用性只是在当下发生了变迁,所谓的实用性衰退或许只是其实用属性的改变。当代民间工艺美术创作应主动适应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贴合当下的生活需要,寻找其在新环境下的实用性及适用性。

1.作为文化传播载体

民间工艺美术的创造往往是民众精神内涵的延续与重塑,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出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不仅是为了使用,它还是人们情感和审美活动的表达,这种情感需求本身也是实用性的一种体现,正如钱穆所说,中国人的人生理想是要把“实用”和“自然”调和起来,融成一片。虽然机器制造在功能、材质、难度与效率上比手工艺有优势,挤占了其发展空间,但民间工艺美术并不会消亡,因为人有情感、文化和精神需求。这种朝向文化与审美属性的变迁,让民间工艺美术具有了培养群众审美创造能力、提升群众审美判断能力的美育功能,也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充当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提升全民族文化认同感起到了促进作用。从更深的层面来看,要想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使其在更广泛的空间得到有效传播,正如法国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所说,“如果要传承的话,首先必须要有传播”。当前广泛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无疑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播提供了场景和机遇,加强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在群众中的传播,可以培养民间艺术的群众基础。当大众在欣赏、体验、创作、消费等群众文化活动中对民间工艺美术逐渐了解、熟悉后,他们参与传承民间工艺美术的热情会被激发出来,民间工艺美术从业者的数量进而会扩大。

2.元素化重塑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创作和传播时受理念、材质、技艺和效率等诸多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思路与方式,影响了其在社会中的传播与流通,因此我们应考虑对传统工艺进行元素化重塑。一件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往往包含技艺、造型、图案、色彩、内涵等元素,每一个元素都体现了作品一部分的实用性(使用价值或审美价值)。对这些元素进行拆分重组,通过跨媒介融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可以有效促进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以元素化、符号化的形式渗透于群众文化。这种元素化重塑可以是传统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可以是风格与现代材料或工艺的结合,也可以是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这种重塑既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作品创作的时间与物料成本,也可以使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新奇多样,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同时,这种重塑便于作品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播,让群众更易于接触和接受民间艺术。以蓝印花布技艺为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在元素化重塑上取得了突破。在保留技艺层面,他与艺术家韩美林跨界合作,将十二生肖、岩画、数字等元素运用到蓝印花布设计,为传统技艺蓝印花布注入生命力与现代感。在保留图案元素层面,他将经过再设计的纹样与颜色运用到服装与床上用品等纺织领域,既体现了实用性,也突出了美学价值,让已丧失实用功能的蓝印花布技艺重获生机。

3.作为公共艺术品

公共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出台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政策文件都为构建公共文化空间、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为民间工艺美术朝向公共艺术品方向创新发展,打造城市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和产品提供了机遇。公共空间如今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从特色小镇、旅游景区、街道社区、市民广场,到飞机场、高铁站、地铁车厢等,都可以融入民间工艺美术的元素。民间工艺美术与新材料、新工艺以及视听科技相融合,既能美化空间,又能取得宣传民间工艺美术的效果。比如海派剪纸艺术家李守白在这方面所做的创新探索。他于2009年创作了牛年题材剪纸装置艺术《翘首最牛年,团圆新天地》,作品采用木质板材和LED灯光嵌入式方法,将浓郁的民族文化与独特的海派艺术相融合[13]84-86。2017年他又为黄浦区西成里创作了弄堂风情版雕装置艺术,通过镂空光影技术,重现了西成里的建筑历史风貌。在公共产品方面,则可以从公共设施、奖牌奖杯、吉祥物、纪念品等公共艺术品方面进行尝试,通过社会范围的方案征求,让群众参与作品创作,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加大对民间工艺美术的扶持力度。各地区可根据本地民间工艺美术的优势,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空间,不同的公共文化产品可结合主题选择相应的民间技艺或图案进行设计融合。

(三)提升群众文化供给,加强民间工艺美术传播与流通

让民间工艺美术真正回归广大群众,既是时代发展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需要。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成为民间工艺美术得以有效宣传和传播的载体与媒介,同时也为其因全社会工业化生产而导致的手工制品消费需求不足带来了新的消费空间和群体;另一方面,民间工艺美术及其衍生品既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主体,又扮演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角色。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民间工艺美术和群众文化活动互为媒介,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只有让大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接触高品质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感受其魅力,才能使他们自发、积极、有效地参与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生产、传播、消费与评价的全过程,使民间工艺美术重新获得传承与发展的土壤。民间艺术家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服务水平和产品供给能力。当下,民间工艺美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要以作品展陈、体验、销售等形式出现。鉴于此,下面将从作为文化服务供给的展厅艺术和作为产品供给的文化消费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1.增加展览数量,提升展览水平

展厅艺术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接触、欣赏民间工艺美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展览既是展品的陈列展示,也是一场信息传播活动,是有效的宣传途径。因此,当前亟需加大对民间工艺美术类展览的扶持力度,增加展览数量、提高展览水平;同时动员、鼓励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共同参与,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办展。在办展方面应加强展览管理,做好策展、释展等环节。

(1)加强策展,持续打造品牌项目。引入策展人制度,并广泛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如美术、摄影及现当代艺术成功的策展经验,运用新媒体技术把展讯精准地送达群众,在展览中引入更多现当代艺术风格的创新作品等。(2)在展地选择上,选择群众日常开展文化活动的地点,包括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酒店、商场等室内空间,或旅游景点、市民广场、艺术街区、步行街等户外开放空间。(3)运用跨媒介手段。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其所塑造的虚拟影像超越了实体空间,让受众获得借助虚拟空间感受传统艺术的新通道,让传统艺术在虚拟空间获得延续和再生的机遇。在展陈设计上应通过展厅内的装置、屏幕、灯光、音响、沉浸式体验项目等最大化地展现作品的艺术观感与内涵,并通过网络、数字技术完善线上展厅与作品传播,让展览与展品在时空上得到延伸。(4)增强互动体验,将拥有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综合媒介引入展厅,在展陈中强调用户体验和反馈,进而形成交互机制,从而消解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二元对立”。设置现场制作与体验活动以拉近观众与作品的距离;设置网络调查问卷与人机互动装置,及时反馈观众的文艺批评与文化需求。(5)设置模拟场景。在展厅中设置模拟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景,如书房、卧室、办公室、庭院等,让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展陈更贴合生活实际,突出审美属性,增强观众的“在场感”。

2.加强文化消费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从行业角度来看,工艺美术产业已成规模,具备一定市场基础。仅江苏宜兴地区陶瓷行业的从业人员就从1958年的不到2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10万余人。据《中国轻工业年鉴(2020)》,2019年我国工艺美术品制造规模以上企业达到了4870家,主营业务收入近8275.35亿元,利润为404.64亿元。但作为文化消费产品的民间工艺美术仍没有真正激活消费市场、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当前,群众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手段,只有通过消费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民间工艺美术才能在社会层面得到更加有效的传播与流通,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以及数字科技、网络技术的更新迭代等因素,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与销售带来了新的契机:创作对象从小众走向大众;创作方式中引入了更多数字化元素;作品由单一属性演变为包括实用、审美、教育、娱乐等在内的多重属性;销售方式已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相结合。民间工艺美术从业人员应通过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从中寻找、挖掘消费潜能,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特点进行产品定位,在群众文化消费中完成民间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

(1)做强高端市场,注重“材美工巧”等审美观念,创作高品质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通过展厅艺术、艺术品拍卖等手段吸引更多有经济实力的大众消费群体加入云锦、刺绣、玉雕、紫砂、红木雕刻等高端艺术品消费活动。(2)提升文创品质,加强元素化重塑的创作。突出文创产品的实用性、趣味性,增强其设计感和文化内涵,如将代表中国传统吉祥寓意的造型、图案、色彩等元素融入创作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刺绣艺术旗下生活品牌“姚绣”紧跟时代潮流,开发了许多生活美学产品,包括首饰、腕表、文具、扇子等。2022年她又携手腾讯游戏QQ飞车推出七夕手游服饰《十里红妆》,将实体苏绣通过数字转化有机融入群众文化生活,让玩家在游戏中感知、体验苏绣艺术的魅力。(3)加强教学体验,吸引更多儿童、青少年学生参加剪纸、陶艺、编织、灯彩等课堂学习,扩展体验形式,扩大民间工艺美术的群众基础。(4)文旅融合创机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各地区截然不同的自然地理风貌、文化遗产遗迹和地方风土人情,为民间艺术从业者和文化企业打造富含文化内涵、展现人文精神的旅游精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了差异性的开发资源[18],应将民间工艺美术的元素融入饮食文化、节庆活动与景区景观设计。

除了展厅艺术和文化消费,应积极开发更多样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技能比赛、考级等,并由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奖励与激励机制。还可以借鉴“国家宝藏”“中华诗词大会”等节目样式,通过创新电视与网络节目,调动全民参与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民间工艺美术“一端勾连自然,一端沉浸社会,在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中,不断蓄养着自身的思想与气质”,它的传承与发展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维系地域文化认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凸显出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对于群众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得以在群众文化视域下重新思考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民间工艺美术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创作群体与受众的不断扩大,创作中的元素化重塑,群众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载体,跨媒介传播等。民间文艺工作者需要将创作目光投射到广大群众身上,探索民间工艺美术与群众文化的互动效应,不断挖掘、引导、适应当下群众多元化的审美和消费需求,并以需求为导向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重构与传播,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指出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既要有“固本培元”的守护,更应有“借古开今”的自信,以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契机,在“中华美学精神”的引领下,让民间工艺美术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