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追寻红色印记,续写时代华章——让我们一起聆听关于青春与戏剧的对话(二)
2024年04月29日16:06
4月26日,市戏剧家协会、市曲艺家协会、江宁区文联部分文艺家代表,以及市民代表、高校学生代表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焦廷标馆剧场观看了话剧《建筑学家—杨廷宝》演出,并围绕加强思想建设、提升业务素养、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等内容分享心得,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青春感悟。

值此南京解放75周年之际,南京市文联联合多方以青春之名追寻红色印记,以文艺之笔续写时代华章,推出“剧青春——庆祝南京解放75周年青年原创戏剧展演”活动。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集中展演6部青年原创戏剧作品。本次展演是市文联创新文化惠民服务形式、丰富文艺产品供给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市文联落实中国文联职业道德建设联席会议精神,面向文艺工作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日,市文联分批组织机关及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市各文艺家协会、南京市新文艺群体联合会、各区和行业系统文联的文艺工作者、“文艺两新”群体以及高校学生、市民代表观演。

4月26日,市戏剧家协会、市曲艺家协会、江宁区文联部分文艺家代表,以及市民代表、高校学生代表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焦廷标馆剧场观看了话剧《建筑学家—杨廷宝》演出,并围绕加强思想建设、提升业务素养、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等内容分享心得,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青春感悟。

王红波(南京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南京汇智八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片人)

话剧《建筑学家—杨廷宝》用历史与当下时空穿插闪回的方式讲述建筑大师杨廷宝的一生,伴随剧情的起伏更迭,舞台在光影斑驳中旋转,一幕幕的时代风景在观众眼前如走马灯般不断变化,彰显了建筑跨越历史长河、沉淀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是对杨廷宝先生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精神的完美体现,也让我们对杨廷宝“服务于人”的建筑理念有了深刻地体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自觉追求创作与修身共进,追求人品和艺品俱佳,向先进典型学习,向时代楷模看齐,潜心创作实践,在攀登新时代艺术高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提升思想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赵欣薇(南京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南京市喜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4月26日,我观看了话剧《建筑学家—杨廷宝》,一幕幕场景如画卷般向观众徐徐展开,有历史的质感,也有戏剧艺术的美学,从舞台设计,灯光舞美到演员表演无一不彰显着制作班底对历史的把握度,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作品将专业知识精巧地融合进布景、灯光设计以及演员的表演中,借由话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不仅讲述了建筑学家杨廷宝的传奇一生,更传递了建筑学的专业信念。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服务于人民的信念,不好高骛远,不盲目追求形式,脚踏实地,永远把实务放在第一位,不急不躁,以人民需求为工作方向,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努力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一份光热。

陈凝(江宁区戏剧家协会理事、江宁区文化馆馆员)

4月26日,有幸观看了话剧《建筑学家—杨廷宝》。该剧将回忆与现实结合,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把一个有血有肉有精神有气度的杨廷宝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中说到关于建筑的三心——耐心、决心、信心。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这三心同样重要。面对群众文艺爱好者需要足够的耐心辅导他们,让他们满足身心愉悦的同时得到技术提高。在日常工作中言必行,行必果,拿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让每一场群众文艺活动都精彩呈现。信心,是建立在每次困难与挫折中的。一个个打磨作品的深夜,一次次参与演出的排练,一遍遍推翻又一遍遍重新开始……在这之中建立自信,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可以。

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深知恪守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是初心,更是使命。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坚守艺术理想,严于自律、勤于学习、悉心创作,秉持艺术服务人民之心,践行德艺并重之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强利媛(市民代表)

感谢市文联的文化惠民政策,作为普通市民观众,非常高兴能走进东南大学焦廷标馆剧场观看《建筑学家—杨廷宝》这部话剧,欣赏南京的文化艺术成果。跟随学生演员的演绎,深刻了解了杨廷宝先生的成长、求学、工作、爱情等人生事迹,感受到青年戏剧的魅力。剧中杨廷宝先生多次强调“建筑是给人使用的”,更让我感慨良多,以人为本,不止是建筑,各行各业都应如此,相信各行各业的观众也都能从这部戏里映照自身、得到启示,也希望将来有更多文化惠民活动能惠及观众。

龙璇(高校学生代表、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

4月26日,东南大学学生“挑大梁”自导自演的话剧《建筑学家—杨廷宝》在焦廷标馆剧场演出,致敬20世纪的建筑巨匠,我国近现代建筑学科和建筑教育的开创者之一杨廷宝先生。话剧《建筑学家—杨廷宝》回顾了杨廷宝先生一生中重要的选择节点和瞩目成就,重点展示了杨廷宝先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大义凛然的家国情怀。杨廷宝先生在家庭小爱与国家大爱中的选择与平衡令我印象深刻,他的妻子陈法青女士深明大义,全力支持杨廷宝先生为国做设计,令我深受触动。观看演出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杨廷宝先生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创作工作的热忱不减,了解了他为我国建筑设计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辈青年应该向杨廷宝先生学习,涵养爱国情怀,锤炼敬业精神,打造高尚人格,培养国际视野,站在更大舞台上奉献终身事业,成为领军人才。

责编:张雯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