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淮安市“文化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举行
来源:淮安文艺   2021年10月30日08:16
10月27日晚,市文化馆二楼音乐厅群英荟萃、热闹非凡。淮安市“文化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暨“运都文脉 薪火相传”名师带徒专场汇报演出在这里隆重举行。

10月27日晚,市文化馆二楼音乐厅群英荟萃、热闹非凡。淮安市“文化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暨“运都文脉 薪火相传”名师带徒专场汇报演出在这里隆重举行。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李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茂萱,市政协副主席吉子俊,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谷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曾业桃,市文广旅游局局长许长坡,淮安日报社社长董蔚,市广电台台长陆志群,市财政局副局长宋安祥为入选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名师代表授牌。活动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维国主持。

李森对入选淮安市“文化名家工作室”的文化名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提出意见和希望。他指出,文化繁荣,根本在于土壤丰厚。为更好地发挥我市优秀文化名家的“传帮带”作用,解决好我市文化建设中人才不足的“瓶颈”问题,淮安从本地文化人才中精选出成绩突出、德高望重的50位文化名家,实施新一轮的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这与正在实施的文化“名师带徒”行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我市文化人才培养的立体架构,必将推进我市文化人才建设迈上新台阶。名家传承,标志在于人才辈出。希望我市的文化名家在做好自身创作的基础上,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崇高的文化追求,推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心胸与抱负,选择富有发展潜力、创作实力和年轻活力的青年文化才俊,把他们作为自己的重要作品,将自身丰富的创作感悟、创作方法、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文化人才,为他们的成长言传身教,指点迷津,熏染教化,精雕细琢,共同培育和打造高峰林立、特色鲜明、勇于创新、敢争一流的“文化淮军”,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名篇力作,使淮安文化薪火相传,淮安文脉前后相继,蔚为大观。事业进步,动力在于携手同心。希望宣传文化部门进一步健全文化人才联络服务机制,搭建创作交流平台,加强工作协调指导,努力为“文化名家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工程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营造“热带雨林”式文化人才成长生态,推动名师与学徒共同进步,更好地担负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职责使命。全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以“文化名家工作室”挂牌为契机,围绕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明确努力方向,在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的时代实践中彰显文化价值,贡献文化力量。

“文化名家工作室”是拓展文化“名师带徒”行动外延,放大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创新举措,旨在加快青年文化人才培养,推动“文艺淮军”青蓝相继、薪火相传。前期经过个人申报、协会推荐、市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专家组评选、公示,赵恺等50位文化名家成为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名师人选。

授牌仪式之后,紧接着开始“运都文脉 薪火相传”名师带徒专场汇报演出。此次演出是戏剧声乐类学徒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分别由唐海鹏表演淮海戏《三拜堂·路上行》、糜利利表演淮剧《狸猫换太子·花园》、黄金铭表演歌剧《江姐·审讯》、马洁表演淮海戏《秋月·牢房》。经过两年多拜师学艺,学徒的艺业更加精进,对戏剧表演的领悟更加深入,这4出戏集中体现了他们学习的成果。最后,在淮名师魏佳宁、许亚玲共同表演淮海戏《孤岛夫妻哨》将整个演出推向高潮。演出由文化“名师带徒”行动新闻传播类学徒乔谦和市知名电视主持人路娟共同主持。

市文化“名师带徒”行动实施以来,不仅戏剧音乐类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他门类也竞相发展、硕果累累:文学方面,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各类文章200多篇,出版长篇小说和儿童文学5部,《次要经历》获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造型艺术方面,创作各类美术作品180多幅,入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作品3件、第三届江苏美术作品展3件、全国书法作品展1件、全国篆刻艺术展1件,获江苏文艺大奖·美术提名奖1人,入选“江苏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1人;新闻传播方面,《大运河畔谱新篇》登上《经济日报》头版头条,获江苏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二等奖1人。

责编:李笑林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