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圆满结束
2020年12月07日10:30
11月30日晚,伴随着闭幕大戏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的精彩上演,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画上圆满句号。

演绎家国情怀 传递时代强音

历时一个月的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圆满结束

11 月 27 日,昆剧《占花魁》在江苏紫金大戏院上演。

11月30日晚,伴随着闭幕大戏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的精彩上演,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画上圆满句号。

根植传统,求索创新。一个月来,京昆群英会以主会场京昆剧目展演、分会场启动“梅兰芳戏剧奖”评选和京昆青年演员大赛、京昆学术论坛、小剧场京昆戏曲展、京昆大家乐等5个板块,带给戏迷观众近30台京昆大戏。人民的总理周恩来、民族英雄林则徐、戏曲剧作家汤显祖、京剧名家梅兰芳……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一个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通过京昆舞台演绎家国情怀,传递时代强音。

观照当下

京昆舞台浓缩时代光影

莎士比亚说,戏剧是时代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在本届京昆群英会上,一台台浓缩着时代光影的京昆现代戏成为最大亮点。

开幕大戏京剧《眷江城》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英雄之城,战“疫”过程中无数的感动瞬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都跃然台上。经过从生活通往舞台的艺术提萃之路,这部戏实现了京剧演绎当下时事题材的重大突破。

闭幕大戏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经过一年的打磨和修改,再次面对观众的检阅。舞台上,水磨昆腔尽显大师少年风华,舞台下,观众纷纷赞叹省昆青年演员彰显名角风范。专家表示,这出戏实现了昆曲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成功跨越了“昆曲严密的程式化系统与现代生活、人物转换之间的尴尬线”。在剧中饰演梅兰芳,跨行当、跨剧种的娴熟切换,主演施夏明也实现了一个昆曲小生的重大突破。

此外,同样是新编戏,京剧《陈修良》《梅园往事》回望战争年代,解读伟人与英雄的光辉事迹;昆剧《世说新语》《浮生六记》《占花魁》,京剧《铁证长堤》踏进历史长河,探寻千年文脉、名士风流;京剧《幸福“158”》、昆剧《峥嵘》描摹当下,反映民生,大胆探索当代题材,融入时代审美,凝聚京昆戏曲人的时代思考和新鲜诠释。

经典传承新秀辈出

京昆艺术生生不息

省内6家京昆院团带来的10台参评剧目,充分展示了江苏京昆的原创力量。与此同时,省外7家京昆名团献上的10台参演剧目则是名家云集,经典再现,演绎家国情怀的同时,也让观众们看到了京昆艺术新秀辈出、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

京剧《智取威虎山》作为特殊年代编排的八个样板戏之一已然成为当下经典,国家京剧院阵容整齐,唱念做打合乎传统,人物形象神完气足,观众评价该戏“立足传承,反映时代,现代戏同样很过瘾”。京剧《赵氏孤儿》可谓“一出忠义大戏,满台苍茫气韵”,多少义士前赴后继护佑那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婴儿,舞台上喷发最为深层的忠义情怀,成就了这场历久弥新的经典大戏,京剧名家杜镇杰扮演的程婴让诸多观众泪洒剧场。上海京剧院《将相和》流派纷呈行当齐全,昆剧《拜月亭》《玉簪记》《风筝误》,传统程式有板有眼,唱念做表耳熟能详,尽显京昆传统魅力。还有最受喜爱的京昆武戏专场,省内外院团同台竞演,切磋技艺,令观众惊叹国粹的力与美。

戏曲艺术的传承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传承。本届京昆群英会的26场演出中,大多由青年新秀主演,《临川四梦·汤显祖》《椅子》等四场京昆实验小剧场及京昆青年演员大赛演出则是代表着戏曲“青春力量”的一次集中亮相。他们背后,离不开老师的口传心授,京昆群英会就是这场“传承”的大检验、大比武。

“紫金·新人奖”昆剧组、京剧组的决赛可谓文戏清新、武戏扬威。省内6家京昆院团的20位京昆青年演员使出浑身解数,将台下多年所学表现给现场评委和观众。苏州昆剧院的青年武生殷立人表示,自己上台既希望老师在旁把场,又有点忐忑。作为老师的著名昆剧武生柯军则一早就在观众席落座,等待着学生的比赛。京剧梅派青衣李奕洁、著名昆剧旦角龚隐雷分别在侧幕给即将上场的学生朱青、林雨佳交待着表演要点。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也提前赶到后台,为学生唐晓成加油鼓劲。

上海昆剧院《玉簪记》精彩亮相群英会,两位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张静娴同时也是《玉簪记》的传承老师,特意赶到南京为学生胡维露和罗晨雪把场。岳美缇说:“学生看到老师把场,平时老师提醒的东西就会闪现出来。”张静娴则在票根上密密麻麻写下学生表演中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类似这样的小纸条,罗晨雪收到了整整一盒子。湖北京剧院的《徐九经升官记》则直接是京剧名丑朱世慧带着学生谈元前后半场接力表演,将极具神韵的京剧丑角表演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线上线下立体互动

“京昆”品牌深入人心

一切为观众服务,线上线下与戏迷全方位互动,是本届京昆群英会又一亮点。线下,京昆书画名家邀请展,拓展京昆艺术审美趣味,延伸其审美价值。“我们在艺起”主创见面会、名角见面会等活动,让广大戏迷与戏曲艺术家面对面交流,深度探讨戏里戏外哲理意韵。昆虫记观众剧评团“一剧一评”,产出了30多篇专业、精彩的剧评文章。

线上,本届群英会推出了“京昆云聚场”,自5月1日持续至今,总计播出33场,涵盖经典回放、大师开讲、新剧导赏3个板块,总浏览量1430多万。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的十家京昆院团不仅献出了自家的珍贵版权资料,用作公益播放,还请出尚长荣、蔡正仁等老艺术家和傅希如、黎安等梅花奖演员为剧目做精彩导赏。

江苏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现存全国八大昆曲院团,江苏有其三。江苏是京剧一代宗师王瑶卿、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是“徽班进京”的起锚地。更好的资源意味着更大的责任。2016年,江苏创办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历时三届,如今的群英会正逐渐成为汇聚全国京昆名家、名团、名剧,出精品、出人才的全国性展示交流平台。“紫金京昆”这一品牌也不断深入人心,成为全国戏曲院团、演员、戏迷广泛支持认可的活动品牌。

生旦净丑氍毹添香,水磨皮黄余音绕梁。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虽然落幕,但京昆艺术带给人们的无尽享受则如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