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加强文明乡风建设”部分,《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和美。江苏省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全省文联系统灵活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有机结合,打通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8月11日,省舞协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走进江阴新桥镇郁桥村——“时裳新桥舞动新章”编创研讨会在郁桥村成功召开。省舞协副秘书长温松华,省舞协理事、无锡市歌舞剧院院长、市舞协秘书长葛丹绮,江阴市文联党组书记唐晓峰,新桥镇党委副书记赵叶勤、宣传委员吴双,郁桥村党支部书记钱刚,江阴市音舞协副主席刘冰等齐聚一堂,围绕乡村文化建设和基层舞蹈创作这一主题,共商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郁桥村党支部书记钱刚介绍了郁桥村近年来乡村发展变化,在村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解决好“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村民迫切希望通过舞蹈艺术提升生活品质。
赵清老师详细介绍了当地舞蹈创作的现状,包括已有的成果、面临的瓶颈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让在场人员对新桥郁桥村的舞蹈创作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张凤丹、王婷两位老师结合自身教学与创作经历,分享了在乡村舞蹈教学中如何激发村民兴趣、如何将本土文化融入舞蹈创作等方面的心得感悟,朴实而真挚的话语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来自郁桥村舞蹈班的学员也踊跃发言,她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表达了希望能有更多专业指导、更丰富的学习机会以及渴望将家乡的故事通过舞蹈展现出来的赋能需求。
新桥镇党委副书记赵叶勤向大家介绍了新桥镇的历史人文情况及镇党委对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视,建设了各类场馆,成立了时裳学堂,开展了系列活动。同时,她还谈到基层文化特别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困惑与需求,希望更多的艺术家多到一线指导。江阴市文联党组书记唐晓峰谈到乡村舞蹈创作要深入挖掘本土故事文化元素,将其与舞蹈艺术巧妙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他建议,建立常态化的帮扶机制,组织专业舞蹈力量定期下乡指导,提升基层舞蹈爱好者的专业水平。
葛丹绮院长提出,乡村舞蹈要想真正扎根乡村、焕发活力,需在受众群体的纵深发展上下功夫,既要关注青少年群体的舞蹈启蒙,也要兼顾中老年群体的健身娱乐需求,让舞蹈艺术走进更多村民的生活;温松华副秘书长介绍了省舞协的相关工作,回应了大家的关切,特别是近期正在组织开展的江苏省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就是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基层舞蹈爱好者搭建展示平台。他提出郁桥村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地理人文特色,作为省舞协的联系点,要找准赋能帮扶方向,加强上下联动,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制度机制,推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此次“时裳新桥舞动新章”编创研讨会是在省、市、县(市)、镇、村五级文联、文化系统精心组织下召开的一次联动会议,是对基层文化需求的一次深入了解,也是对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探索,相信未来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