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无锡市文联“文艺润村·潼渚十景”美术作品发布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8月12日09:53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和美。江苏省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全省文联系统灵活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有机结合,打通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编者按】日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加强文明乡风建设”部分,《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和美。江苏省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全省文联系统灵活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有机结合,打通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笔墨丹青绘就乡村新貌,艺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8月8日,无锡市文联“文艺润村·潼渚十景”美术作品在宜兴市新街街道潼渚村正式发布。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娄子丹,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卢俊峰,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周胜荣,以及各市(县)区文联主席,“文艺润村”结对协会负责人,无锡市美协创作艺术家等领导和嘉宾参加活动。

“文艺润村·潼渚十景”美术作品正式发布

潼渚山水之美,自宋代起便为文人墨客所咏叹。明代文人张道心、卢省衍等游历潼渚村后,归纳出“离墨云归”“铜峰雪霁”等十处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潼渚十景”,充分展现了潼渚村的山水风光与历史底蕴。

今年以来,市美协贯彻落实无锡市文联“文艺润村”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文艺赋能行动,组织一批优秀的画家走进潼渚,围绕历代名家为潼渚创作的诗词展开创作。艺术家们怀着对乡村沃土的深情与对艺术本源的追寻,用心用情触摸“潼渚十景”所蕴含的独特气韵,不仅用画笔捕捉光影、勾勒形态,更是在与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进行一场深度的精神对话。

市美协主席周胜荣表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事业。市美协将以此为契机,定期组织艺术家到潼渚村回访、写生、交流,不断挖掘潼渚发展的新故事、新风貌,以艺术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构建长效赋能机制。

艺术家代表吴宇华分享了他的创作历程与艺术思考。他表示,艺术创作的源泉在基层,本质在服务人民,未来将继续聚焦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文艺作品,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潼渚十景”配乐诗朗诵

一方简朴的舞台,仿佛置身于乡野之间。台上,朗诵者沉静而立,手中诗卷轻展。随着第一个音节吐露,悠然的弦音便如清泉般缓缓流淌开来。古筝的清越透亮,是画面的留白与灵动;陶埙的浑厚幽远,是故事的底蕴与沧桑。它们缠绕着诗的语言,共同编织出一幅有声的乡村水墨长卷。

“潼渚十景”美术作品的发布,是市文联“文艺润村”活动的生动实践,以艺术的形式讲好潼渚故事,涵养文明乡风,促进文旅融合,推动艺术赋能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

“潼渚十景”美术作品欣赏

责编:王紫荆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