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风拂过文化的田野
——江苏省文联系统“强富美高”新江苏大采风行动影视采风札记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8月04日15:48
从苏州、无锡再到扬州,沿着运河一路行走。7月21日到23日,江苏省文联系统“强富美高”新江苏大采风行动影视采风组的15位成员走进生机勃勃的文化田野。采风组成员们来自江苏各市的广电机构、影视企业以及相关高校,他们有耕耘多年的业界专家,也有初出茅庐的行业新兵。无论年纪大小,资历深浅,大家都在紧凑而充实的采风中,留下了悠长的感悟和深刻的记忆。

从苏州、无锡再到扬州,沿着运河一路行走。7月21日到23日,江苏省文联系统“强富美高”新江苏大采风行动影视采风组的15位成员走进生机勃勃的文化田野。采风组成员们来自江苏各市的广电机构、影视企业以及相关高校,他们有耕耘多年的业界专家,也有初出茅庐的行业新兵。无论年纪大小,资历深浅,大家都在紧凑而充实的采风中,留下了悠长的感悟和深刻的记忆。

他们看到的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几座中国最“江南”的城市,传统风韵满目皆景,现代风姿扑面而来。

姑苏老城河畔长船湾,青瓦白墙的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写满了水乡的含蓄与温柔。采风组成员走进移步换景的馆舍,就仿佛走进了中国电影光影百年的历史长廊。珍贵电影档案的抢救、修复、保存和利用是这座电影馆的担当。胶片时代已成美好的记忆,但能让记忆恒久存留是现代的科技。

惠山古镇的二月映月旋律犹在回荡,清名桥下的运河轻波泛起,采风组成员沉浸于一派“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景致时,又很容易联想起2025年蛇年春晚声光色影所塑造的美轮美奂的视听体验。在都市森林的快速生长中,在实体景观与数字影像的交错中,悠远的传统文化依然熠熠发光。

他们看到的是科技与人文的联结。文化强国的时代主旋律中,江苏方阵一直走在队伍的前列;提升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召唤中,江苏影视产业也始终在探索、在前进。

水乡周庄,作为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的新高地,昆山数字文化影视产业园正在崛起。这里有着数字创意的火花,有着人工智能的助力,有着系统化、集成化的数字影视生产链。这里汇集了众多的前沿科技企业,创业者们也在为想象的蓝图变成火热的现实而努力。采风组成员深刻体认到,一场由技术牵引的影像史革命正在悄然展开。

扬州空港新城,一座规模宏大的影视基地已经开始运转。采风组成员或许会诧异于仅仅数年之间,井然有序的基地建筑群便竣工完成;但更让他们心动的是巨大摄影棚中充满科技匠心的设计。在亚洲最大的室内恒温水景拍摄中心,抗战题材电影《东极岛》的浪涛似乎还在翻卷。科技的“造浪”传递着历史的温度。

他们看到的是地方与时代的共振。每一座城市,都洋溢着争先进位、时不我待的氛围,影视文化产业是其中的一片剪影。

一路参访,一路座谈。企业家、媒体领导、影视学者、公务员,每一个人似乎都充满干劲,充满想象力。采风组成员和大家一起谈创新,重心是如何在影视实践提升科技生产力;一起谈协同,重心是影视产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地方文旅产业中;一起谈发展,重心是如何在全国影视产业激烈竞争态势中脱颖而出;一起谈责任,重心是如何讲好江苏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思寓于行,行成于思。采风组成员采的当然是风情月明的江南韵,也更是站在时代浪潮之上的进行曲。江南的风,是温柔而有力量的风。

责编:李笑林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