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戏剧评论
薛梅 | 一幅“土”味十足的乡村画卷
——淮剧《渔歌声里是家乡》观后
来源: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4年07月26日11:09
“我家住在渔歌村,渔歌声里有知音。苦辣酸甜唱不尽,唱得月落太阳升”。近日有幸观看了射阳县淮剧团新创的大型现代淮剧《渔歌声里是家乡》,该剧用“渔歌”贯穿全剧始终,一首渔歌,牵着一个村,连着一群人,展现了渔歌村的时代变迁。

“我家住在渔歌村,渔歌声里有知音。苦辣酸甜唱不尽,唱得月落太阳升”。近日有幸观看了射阳县淮剧团新创的大型现代淮剧《渔歌声里是家乡》,该剧用“渔歌”贯穿全剧始终,一首渔歌,牵着一个村,连着一群人,展现了渔歌村的时代变迁。观后,我以为该剧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在剧本的字里行间,还是人物的形象塑造,还是演员的唱念做表,都沾着乡间泥土的芳香,闪着乡间露珠的晶莹,浸润着浓郁的乡村风情和乡土气息,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土”味十足、“土”得有味的的乡村画卷。这出戏被列入江苏艺术基金2024年资助项目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项综合舞台艺术。一部好剧,离不开一个好剧本,一个好作曲,一个好导演,一群好演员,概莫能外,这部戏同样如此。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该剧编剧是创作经验丰富的多产剧作家袁连成。他是盐城人,长期扎根农村,熟谙农村生活,农村题材为他提供了源头活水,也成为他取之不竭的创作富矿。多年来他致力于农村题材的戏曲创作,佳作迭出,泰州淮剧团的《赶鸭子下架》《大喇叭开始广播了》都是他的手笔,近年他为涟水县淮剧团创作的系列农村题材“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更是形成了淮剧界的“涟水现象”。他正在筹划“乡村文化三部曲”,这一部正是开篇之作。这部剧仍然是他农村题材一贯风格的延续,呈现出三大特色:一是立意不凡,主旨鲜明。用非遗文化“渔歌”来串联剧情和人物,把主旨的表达置身于“乡村振兴”“乡风文明”这样的大背景下,剧情虽然没有大悲大喜,大开大合,而是以轻喜剧的基调来呈现,轻松风趣,清新自然,有笑有泪,兼具时代性和艺术性,感染人、打动人、激励人。二是构思精巧,人物形象鲜活丰满。在人物的设置上大胆创新,采用了很少见的一生七旦的模式,男主角是热爱唱渔歌、以保护传承渔歌为己任的笑开怀,女主角是风趣泼辣的小辣椒,除此之外还有清高冷傲的商佳,幽默善良的曲琴,能说会道的土媒婆王婆,自私顶真的牛婶,能歌善舞的网虹,加上笑开怀的初恋白灵,共计七个女性角色,随着剧情的展开,你方唱罢我登场,袁连成将每一个人都写出了故事,而且性格鲜明、风采各异。笑开怀的戏份最重,有独角戏,有双人戏,有一对四多人戏,舞台上灵活多变,场面生动好看,舒卷自如。三是唱词“土”味十足,“土”得有味,呈现出别样的朴素之美。不妨追溯下淮剧源起,早在清代中叶,在盐淮扬泰地区,民间流行的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又深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从而形成了淮剧。由兹可见,淮剧根植于农村,兴起于民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是其骨子里的基因,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这部剧充分彰显了淮剧的这一特点,写的就是身边的人与事,唱的念的是百姓话、农家话,容易让观众共情,没有疏离感。如:“舞台犹如航标灯,舞台能解渔歌困,舞台就是我挣不脱的一根绳”“说话如同切山芋,走路像开顺风船”等等这样“土”味十足的句子在剧中俯拾皆是。

戏曲戏曲,没有曲,哪有戏。淮剧主要是通过唱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唱腔的设计和乐曲配器都是大文章,该剧的作曲特邀泰州淮剧团资深的赵震方老师来担纲。赵震方从事戏曲音乐创作近四十年,长年奔波在各大剧团创作和演出一线,已经为各剧种各剧团近200台戏作曲配器,斩获众多大奖。他一方面倾力挖掘、整理、传承传统淮剧乐曲,另一方面,又与时俱进,大胆对戏曲音乐改革创新,不仅把“和声”“咏叹”“多重节奏”等西洋音乐的手法揉进了淮剧,还把“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的元素掺入了戏曲,使古老的淮剧音乐,洋溢着崭新的时代气息。这场戏的演出是在射阳县党群中心的舞台,没有乐池,器乐演员们就紧贴着舞台前下方挤挤挨挨坐成一个长长的矩形。观众席上的我们,对乐队可以一览无余,每一位乐手前面有一个曲谱架,上面夹着一盏小灯照亮曲谱,年逾古稀的赵震方老师站在中间做指挥,他清瘦的背影,被一盏盏小小的灯光映照,像被群星簇拥,整场演出近2个小时,他几乎一直都站着,指挥若定,从容而又投入地挥舞着双手。传统的淮剧通常以苦情戏见长,大悲调、大段的数板还有垛板都是常用的唱腔。为了与轻喜剧的风格吻合,赵震方大胆取舍,这部剧弃用了大悲调,而是根据情节和人物唱腔需要,更多的采用轻松明快的大调、小调、自由调,时而恢弘大气,时而细腻深情,跟人物性格和心理非常贴合。如小辣椒擀面做面的那一段,一边唱一边舞,俏皮风趣,唱腔轻快灵动,人物刻画活灵活现,观众听之如饮甘泉。

导演蒋宏贵也是一位行家老手,熟悉此类题材,善于调动各个场景和人物的潜能。该剧没有明显的区分一幕一幕,场地变换之间用四五人组合的渔歌舞蹈做间隔,不仅不违和,而且浑然天成,更增加了舞台表演的流畅和美感。台上的演员刚谢幕,头发花白的蒋导像小伙子一样迫不及待地奔上舞台,嗓门不小,语气斩钉截铁,他是在跟演员们“抠戏”,就某个动作、着装、神情、唱腔细细“抠”,时间紧迫,为的是要让第二天的首演有更好地呈现。

这出戏之所以好看出彩,最终还是离不开有一群好演员,特别是主要演员,通过唱和演把故事和人物在舞台上真正“立”起来。笑开怀的扮演者翟学凡团长戏份很重,是全剧的核心和灵魂人物,几乎都在台上,没有歇脚歇嗓的时候,却全无疲态,全情投入,形象硬朗而又活络,精气神满满,体现了白玉兰奖艺术家的不俗功力。他的唱腔刚柔相济,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委婉低徊,时而苍劲辽阔,收放自如,如行云流水,使人听了如饮佳酿、如临其境,入情入味。特别是戏接近尾声时,笑开怀误以为建设渔歌大舞台希望落空,长达50多句的一大段连唱,回顾自己几十年爱渔歌唱渔歌,为报恩情与渔歌难舍难分的经历感受,一气呵成,情感层层累积递进,动人心扉,极具感染力。通过“笑开怀”这个人物的喜剧性塑造和命运式讲诉,折射出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民间文化的绵延不断。剧中渔歌大舞台成为渔歌小镇的一抹亮色,深情地谱写了一曲用“用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农村之歌。

女主角小辣椒的扮演者糜利利,扮相俊美,身姿高挑,唱念做表也非常出彩,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泼辣能干,又风趣幽默,多情多义的中年单身女性。为笑开怀生日擀面做面这场戏,尤其生动,载歌载舞,亦庄亦谐。以为笑开怀要说的是“我爱你”三个字,送上绣有辣椒图案好围巾直抒心怀,哪知道却是“对不起”三个字的失望悲伤,都是通过大段的唱来体现,情绪跌宕起伏,人物饱满鲜活,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然,如果细细观照和揣摩,这部戏还有一些微瑕:如小辣椒明白笑开怀对她的态度后,只送围巾不送辣椒,心情非常低落,借他人之口交代一下她伤心得眼睛哭肿了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戴着墨镜在众人议论声中上场走过,显得有些出戏;如奶牛这个道具,虽然更利于营造“对牛弹琴”的喜剧效果,但舞台观感并不太美,这些地方还值得商榷,舞台表演可虚实相生,能虚化的可以虚化,应以舞台效果为导向进行取舍。

当然,瑕不掩瑜,淮剧《渔歌声里是家乡》秉承“戏为农民写,笔随时代走”的创作导向,仍然不失为农村现实主义题材的上佳之作。尤让我感动的是,我们不仅观看了一场精彩好戏,欣赏到了一幅“土”味十足的乡村画卷,还看到了一群因为热爱、因为创造、因为戏剧而全情投入、闪闪发光的人,看到了一个地方戏种在盐淮泰大地上的传承创新和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

薛梅,泰州市作协副主席,泰州广电集团和泰州大剧院“歌舞巷”专栏特约剧评人。著有散文随笔集《何处是归程》《坐看云起时》《一根思想的芦苇》。曾荣获泰州市政府文艺奖金奖、泰州市文联稻河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