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戏剧评论
周晨 | 以“声”传清气 以“音”达共鸣
——广播剧《清气满钱塘》演绎廉洁文化“协奏曲”
来源: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4年05月11日09:40
10集广播剧《清气满钱塘》(以下简称《清》)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联、杭州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和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它立足杭州本土资源,将典型案件、廉洁文化与广播剧艺术相融合,倾听时代“心跳”,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展示了清廉杭州建设的生动实践。

以“声”传清气 以“音”达共鸣

——广播剧《清气满钱塘》:演绎廉洁文化“协奏曲”

文 | 周晨

10集广播剧《清气满钱塘》(以下简称《清》)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联、杭州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和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它立足杭州本土资源,将典型案件、廉洁文化与广播剧艺术相融合,倾听时代“心跳”,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展示了清廉杭州建设的生动实践。

一柏拉图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将拥有世界”。故事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影响力工具,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沟通技巧。广播剧作为一种诉诸听觉的艺术品类,其核心还是戏剧,剧本就是它的基础,所以它最为核心的创作规律就是要讲好故事。观众的听和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声音不比画面,想要抓住人的耳朵,必须要把场景、行为、对白呈现得足够条理充分,才能给人脑补想象的空间。《清》以近年基层优秀典型、各类真实案例为素材,串珠成链,通过编创团队巧妙设计的冲突和矛盾,让剧中各主要人物能在典型环境下表露最真实、最纯真的心迹,做出符合人物性格和形象最贴切的选择和行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生动展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为了在有声表达的过程中呈现牢固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张力,《清》以一个相对完整的情境故事“为期十天的清廉文化学习”为中心情节线,前后集衔接巧妙,故事情节发展自然、蕴含感情层层递进,一场戏与一场戏之间的关系,就像链锁似的一环紧扣一环,外松内紧、虚实相兼,既有连贯性,又有逻辑性,戏剧节奏自然流畅。编剧浸润常情常理走进楷模的内心世界,既强化真实感、生活化,又充分展现人物性格魅力的艺术效果,讲述了迎丰人的贴心“大管家”王丰华、抗击“莫拉克”台风献出了宝贵生命副乡长钟伟良、“最美浙江人”纪检干部余延安、“网红”法官陈辽敏等基层优秀党员的故事,在诠释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的同时赋予人物新的生命和色彩,做到了为红色赋形、为英雄立传。以案为鉴部分也是每一集都有突出点、冲突点,便于集中听众的注意力,也让听众听得明白,记得住。《不该遗失的初心》《不该越界的亲情》《不该批准的报告》《不该任性的权力》,或讲述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整治,或体现年轻干部的“早节不保”“第一粒扣子不正”等基层微腐败,情节紧紧地围绕着主要人物向深处发展,冲突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地向前推进,层次分明地展示矛盾冲突的激化和转化,让人感受到不同人物鲜明的个性和思想冲突、人物命运的归宿、故事情节的层次感。听众心头存有着大悬念,但他们的注意力所面对的却是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的小悬念,听众对人物、事件、情节不断有所期待,自始至终地处于有所期待的心情之中,注意力不断地加固。

二广播剧通过语言、音乐和音响这三个要素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以音塑形,带领听众完成戏剧体验,激发听众想象力和情感共鸣,故又被称为“用耳朵听的戏”或“看不见的戏”。《清》的二度创作在演绎、音乐、音响上多维度合璧,人物鲜活、对比强烈,在沉浸式演播呈现中山清水秀的钱塘廉卷不断铺陈开来,剧目标识独特,可听性强。“我”(正在接受入职培训25岁的选调生杨霞)作为贯穿性人物串联全集,“我”可以与剧中人以面对面的方式推动剧情、转换场景、承上启下,也可以在剧中人跳跃的思维意识活动中跳进跳出,运用回忆的场景、闪回的片断等艺术手法,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走进当事人心灵,与主体叙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我”的切入使剧情有了新鲜视角,故事讲得既紧凑又舒缓,有回忆有对比,引人入胜;通过“我”旁白、独白的方式,讲述十天学习过程中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直接对剧中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真实的情感,提醒听众捋清思绪,在深化主题的同时完成了情绪氛围的营造与情绪价值的传递。《清》还通过声音元素和解说的巧妙结合,实现了多场景、跨地域的时空设置创新。从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出发,选择凸显不同的场景,学习教室、住家、女子监狱、看守所、私人会所、泥石流受灾现场等,充分呈现沉浸式的特征,将人物互动、时空自由、视点转换等要素逐一穿插,主次分明,场景丰富多彩,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有起有伏,有明有暗。第二集《副乡长的“红包”》中用电影《芦茨湾的呼唤》中母亲对钟伟良的呼唤切入,哭泣的母亲与听众的情感产生共鸣,引起听众的好奇同时也在引导听众回忆,接着通过电影编剧真柏老师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收集的采风故事,错落有致地采用“声音蒙太奇”的方式:短场景的声音叠化、组接,把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精练地表现出来,灵活灵动的时空转换,使得情节更集中,冲突更强烈;又通过音乐、音响、语言等听觉元素的处理和运用创作出一个打通时空的出入口,为全剧增添了沉浸性的体验。声音特效作为广播剧主题渲染、氛围营造的关键方式,在该剧中也有精妙的呈现:风声、雨声、脚步声等各种声音效果让听众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随着声音的引导产生图像,自然而流畅地完成了故事的起承转合;通过声音模拟现场、还原情境,引导听众用经验和想象完成对剧中生活的参与,在多种手段的拽入下,我们似乎穿越进入这段往事,以相同的情态沉浸在当事人的一段生命历程、一次人生抉择中。

《清气满钱塘》演播工作照

三广播剧创造了一种无空间的全空间性。作为“陪伴型”的媒体,声音世界带给听众的想象空间是无可比拟的,它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都能让受众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满足,服务于人们情感与知识需求的联动,是讲好清廉故事、传播清廉理念,实现心灵触媒的绝好手段。曹禺先生在谈到广播剧时曾说:“广播剧的生命,在于它有独特的个性。……听众是广播剧的创作者。”《清》让廉洁文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思想触动、行为引导的效果也更好。听完剧,我们一定忘不了王丰华重修的迎丰村文化礼堂“四知堂”:东汉著名的清官杨震“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暮夜拒贿的故事。王丰华音容已逝,“迎丰精神”永驻,源远流长的廉洁文脉从古至今、一体相承,这种精神力量穿越历史时空,与当下时代发生对话,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清》还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特别是以案为鉴部分一系列“不能”开头的警示故事,通过人物故事进行柔性叙事,用一幕幕触及“底线”“红线”的场景演播干部被围猎、侵蚀、拉拢到违纪违法犯罪的蜕变过程,真切感受了一场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饭局诱惑和“围猎与被围猎”的心理之战。声音演播出的违纪违法后被组织谈话、接受调查和宣读处分等场景,切身感受触碰底线红线后的“红脸出汗”和“胆战心惊”,引发大家思想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震慑。声临其境的“代入感”和“震慑力”让听众真切感受到那种正反两面转换的紧张感和矛盾感,从剧情中反躬自省、警钟长鸣,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自重自省、修身律己、廉洁齐家。“清则流长,廉则行远。”“清气满钱塘”主题,寓意清廉文化要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浸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我放松,必须敬畏权力、慎用尽责,常拂思想之尘、常怀敬畏之心、常守慎独之境,做到行不乱章、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在这个意义上,《清》将廉洁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奏出了一曲养“廉心”、铸“廉魂”、正“廉气”、融“廉意”、践“廉行”的协奏曲。

作者简介

周晨,江苏警官学院文学与文化教研室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