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640.jpg
  • 姚建萍.png
    “让民间艺术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创新。”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民协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建萍,从普通绣娘成长为苏绣界的领军者,她坚持守正创新,作品如《春早江南》《海纳百川》等,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2024.11.11
  • QQ截图20241217092314.jpg
    “我们做的是传统的手工艺,第一步把传统先做好。”江苏省民协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来喜,投身于漆器技艺的研究与创作。他凭借对这门民间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坚持至今,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精湛技艺,还不断探索创新,创造出一大批精品力作。
    2024.12.17
  • 名家大师访谈 丨金恩渠:民间艺术守望者.png
    “文化伴随每一代人成长,其形态、内容和形式也在持续演变。”江苏省民协原副主席、江苏省文化馆原馆长、研究馆员、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委员、一级编剧金恩渠,自1973年起投身文联工作,见证了民协的成长壮大。
    2024.12.04
  • 葛志文:石刻江苏 文化振兴.png
    “既要传承古韵,亦要创新求变,以应时代之需。”中国民协砚文化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民协理事葛志文,数十载深耕石雕艺术,巧手雕琢间,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交融共生,佳作频出,令人赞叹不已。他曾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展现了传统技艺的无限可能。
    2024.11.28
  • QQ截图20241121093231.jpg
    “民间文艺与非遗有许多融合之处,非常具有意义。”江苏省文联顾问、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国欢认为,民间文艺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和认同它,并能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不断转化、创新。
    2024.11.21
  • 文联采访片-徐秀棠-1118-2[00_00_20][20241119-092546].png
    “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感到非常幸运。”原江苏省民协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秀棠,自幼便与紫砂结缘,深谙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他指出,紫砂因茶而兴,紫砂茶壶融合了宜兴陶瓷产业与文人的审美情趣,这类茶壶被称为文人工艺品紫砂茶壶。
    2024.11.21
  • 文联采访片-吴元新-1111-1[00_00_30][20241112-091809].png
    “在传承中做研究,在研究中做创新。”中国民协副主席、江苏省民协副主席、南通市民协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建立蓝印花布纹样数据库,创建全国第一个蓝印花布博物馆。
    2024.11.12
  • QQ截图20231107111738.png
  • QQ截图202311071122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