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东县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实践亮相河北张家口!在全国“强基工程”文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11月19日14:08

  近年来,南通如东县把“强基工程”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因地制宜开展广场舞、群众歌咏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打造一批接地气、聚人气、有活力的文化品牌,有效激发基层文化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和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能。11月19日,如东县在2025年“强基工程”文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上代表江苏县(市、区)作交流发言。会上,河北省文联、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浙江省嘉兴市文联、安徽省六安市文联等单位交流发言。

   

  

  如东县探索形成了“三个结合”的特色发展路径,经过持续深耕,如东“强基工程”成效显著。

  深耕实践

  “三个结合”激活乡村文化新生态

  既“送文化”更“种文化”,推动文化服务从“输血式”输送向“造血式”培育转变。通过“送文化下乡”“杂技村村到”等精准配送,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挖掘复排《跳马伕》等民间艺术,打造“百姓村晚”等特色品牌,推动群众从文化观众转变为参与者、创造者。培育栟茶茗海戏楼、马塘邓氏艺庄、洋口勤根院、丰利悟园等文明实践点,拓展文化传播窗口。

  

  既深耕“第一课堂”又拓展“第二课堂”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体系。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戏剧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讲座、传承人教学、主题班会等形式,播撒传统文化种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设剪纸、红木雕刻、乡村历史文化、书法、陶艺等公益校外课程。组织艺人进石甸小学、马塘小学开展精品文化展示。“中国好人”高山担任校外辅导员联合开展“红领巾寻访”“红色故事会”等活动,实现校内外育人有效互补。

  

  既“育专业队伍”又“培群文志愿者”壮大扎根基层的文化力量。新培育群众文化团队16个,如东乡韵艺术团、海韵黄梅剧团等10个团队获评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以“迈进新时代”“同唱祖国好”等为主题,组织舞蹈家协会骨干开展广场舞培训推广,举办村居千人培训活动,基层参培人员达7950人次。将广场舞大赛与精神文明创建紧密结合,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成果亮眼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显实效

  “幸福舞起来——广场舞培训与推广”项目获评江苏省志交会银奖,连续5年在江苏省广场舞大赛中获“最佳表演奖”。今年,我县承办“村歌嘹亮”2025江苏集中展演活动,选送的男生小组唱《海水泡大的汉子》作为江苏省代表队参加全国展演,荣获“嘹亮好声音”称号。“洋口秋季村晚”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如今的如东,基层文化设施网络持续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人才体系日益健全。文化不仅滋养了群众精神生活,更通过普法宣传、慈善文化传播促进了乡风文明,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如东将继续紧扣时代脉搏与群众需求,深化“强基工程”实施,让文化之花在乡村大地持续绽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如东新篇章注入持久文化动力。

责编:杨梦媛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