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文学之都”文化沃土 推动南京文艺繁荣发展
2025年08月14日15:05
7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温暖鼓舞着全市文艺工作者。7月2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发文表彰第八届南京文学艺术奖获得者,激励全市文艺工作者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文艺力量。8月12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暨第八届南京文学艺术奖获得者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7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温暖鼓舞着全市文艺工作者。7月2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发文表彰第八届南京文学艺术奖获得者,激励全市文艺工作者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文艺力量。8月12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暨第八届南京文学艺术奖获得者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精神,表彰第八届南京文学艺术奖获得者,畅谈南京文学艺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第八届南京文学艺术奖获奖文艺家,以及第八届南京文学艺术奖评选工作组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市各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参加会议。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南京丰厚而独特的文化基因是滋养和激励文艺工作者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近年来,南京市越剧团注重挖掘深厚的地域文化,精心打造诗韵越剧“金陵三部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南京市越剧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晓旭介绍,《乌衣巷》以王氏兄弟入戏,融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历史沧桑;《凤凰台》借李白的“谁引诗情到九霄”挥洒浪漫诗意,尽显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丰赡多彩;《织造府》从“曹雪芹入书《红楼梦》”切入,借江宁织造府这一《红楼梦》的起源地,重新解读曹公与《红楼梦》,彰显悲悯之心、盛衰之叹、至诚之情,这三部剧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韵越剧,金陵故事”创作。她表示,作为南京这片沃土滋养的女儿,将继续以诗眼观照南京,用越剧演绎这座城市,创作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佳作,与越剧扶摇直上,为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发展激荡凌云壮志。

扎根生活沃土,抒发人民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的“根”在人民,“源”在生活。青年人才奖获得者、《雨花》编辑部主任向迅去年凭借散文集《与父亲书》荣获第13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助力南京实现全国四大文学奖项大满贯。他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表示,如果要写出厚重的、开阔的,既接地气又接人气,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作品,确实需要作家扎扎实实地深入到生活之中,深入到市井之中,扎根到人民之中,“唯有如此,你的作品和你整个人才不会漂浮在空中,你才可能让你的作品深入到读者心中,并扎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

加强精品创作,讴歌时代生活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著名演员侯勇专程从拍摄现场赶来参加座谈会。他说:“我在南京学习、工作近四十年,南京不是故乡,已是家乡。山水城林间蕴藏着三千年的文明灿烂,秦淮河水流淌着魏晋笔墨到石头叹息的人文辉煌。”他表示,作为一名南京演员,我将继续努力塑造优秀的荧幕形象以回馈这座城市,更要积极投身于南京故事的影视创作浪潮中,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拓展对主旋律概念的认知,创作百姓所向往的、关切的、想看的,让影视作品更接地气。

坚守艺术理想,赋能城市发展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今年又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青年人才奖获得者、江苏方古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勉10年前辞去国企的稳定岗位,从演员到导演,从编辑到编剧,从摄影摄像到灯光舞美设计,从电视到电影再到戏剧舞台,一步一步建起一座以戏剧为主题,集小剧场运营、剧目制作、戏剧教育、主题餐饮为一体的戏剧综合体。他表示,小剧场非生意,而是阵地、坚守与责任,未来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使命,让戏剧的种子播撒于这片广袤的文化沃土。

坚持崇德尚艺,推动薪火相传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沈行工教授是油画艺术与教育领域的泰斗,深耕油画创作与教学六十余载,以诗意的笔触和意象化的色彩语言,将江南风光升华为具有东方美学意蕴的视觉符号,曾创作《月桥镇的早市》《小镇春深》《渡口细雨》《秋晴》《乡邻》《迎春》等一大批反映江南乡镇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作品,并于201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如歌的行板——沈行工油画作品展”。在艺术教育中,他倡导“因材施教”理念,培养出众多活跃于业界的创作人才。他表示,虽已年过八旬,但仍会坚持油画创作,将继续用油彩记录新时代的烟火人间,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南京文学艺术奖,是南京文学艺术领域最高的荣誉,自198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设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600余位(部)文艺家(作品)荣膺此誉。36年间,八届获奖者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为南京文艺百花园增添了璀璨色彩,更为这座城市镌刻下鲜明的文化印记。第八届南京文艺奖共评选出36位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其中终身成就奖5名、突出贡献奖10名、青年人才奖21名。

责编:张雯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