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现的风景、默然的征象——李荣国、陈光龙双个展”在南京美术馆开幕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08月13日16:37
8月8日下午,由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省油画学会、江苏油画雕塑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处、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南京美术馆承办的“隐现的风景、默然的征象——李荣国、陈光龙双个展”在南京美术馆拉开帷幕。

8月8日下午,由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省油画学会、江苏油画雕塑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处、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南京美术馆承办的“隐现的风景、默然的征象——李荣国、陈光龙双个展”在南京美术馆拉开帷幕。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著名油画家、江苏省油画学会名誉主席沈行工;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博导陆庆龙;江苏省美术馆原馆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南京市美协主席徐惠泉;中国美协第四届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油画学会名誉主席陈坚;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原校长叶舟;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政,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志平,南京市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濮存周;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凌浩,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米如群,南京艺术学院原校长、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苗雨,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吕少卿、邓硕,南京艺术学院原副校长崔雄、何晓佑、吕斌、张承志;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南京晓庄学院党委副书记易永健,南京晓庄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震等领导与嘉宾出席开幕式。此外,还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艺术基金、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江苏油画雕塑院、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市画院、南京市油画学会、盐城市美术家协会、盐城市油画学会等单位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开幕式由南京美术馆负责人杜占军主持。

展览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江苏油画雕塑院院长、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孙俊致辞。他谈到,李荣国和陈光龙虽创作方向不同,一个以风景为主,一个侧重人物,但他们作为“70后”艺术家,有着相同时代背景。李荣国的作品流露出对时代变迁中逝去事物的留恋,旧工厂、老码头等场景不仅是公共集体记忆,更是个体青春体验的追忆,他的风景是内心深处普世性共情的折射;陈光龙作品细腻典雅,用隐喻手法展现对青春、情感的思考,完成了从“形态”到“心象”的现代性更新。此次双个展是两人艺术理念的碰撞与精神的融合,展现了“70后”艺术家的公共情怀和人文精神。

展览学术主持、江苏油画雕塑院院长、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孙俊致辞

张凌浩代表南京艺术学院向两位画家表示祝贺。他提到李荣国毕业于南艺,又回到母校在艺术创作管理岗位深耕多年,其作品萦绕着强烈的怀旧情愫,是对记忆的打捞和时代的凝视,践行了南艺“闳约深美”的校训。他指出,李荣国的“风景”与陈光龙的“人物”虽形态不同,但作为“70后” 艺术家,共享时代基因,在精神层面契合,此次展览为两校艺术交流搭建了平台,期待能激励更多青年画家。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凌浩致辞

张策华代表南京晓庄学院向两位艺术家致以祝贺。他介绍道,南京晓庄学院作为我国乡村师范教育发祥地与近代中国教育家精神策源地,培养了大批教育骨干,在教育领域底蕴深厚、影响广泛。他还提到晓庄与南艺的战略合作成果丰硕,感谢各方对晓庄的关怀,认为此次画展是两位艺术家生涯的里程碑,也为两校合作开启新篇章,称赞两人作品在精神上相呼应,又各具独特风格,堪称珠联璧合。

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致辞

陆庆龙在致辞中表示,南艺与晓庄两校在油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青年人才的培育上,都有着深厚的积淀与鲜明的特色。而李荣国、陈光龙两位画家,正是在这样丰沃的艺术土壤中成长茁壮起来的。本次展览中,无论是李荣国向外的风景叙事,还是陈光龙向内的心象表达,都彰显着他们艺术创作的日臻成熟。他期望以他们二人为代表的江苏中青年画家,未来能在艺术创作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博导陆庆龙致辞

南京美术馆馆长杜占军主持开幕式

随后,李荣国、陈光龙发表答谢辞。他们表示,此次展览是多年创作探索的阶段性总结与艺术思考的分享,意义特殊。他们感谢南京市文联、南京美术馆、所在学校及各协办机构的支持,感谢艺术界前辈同仁的指导、媒体的关注与幕后人员的付出,同时邀请观众走进展厅多提宝贵建议。

李荣国发表答谢辞

陈光龙发表答谢辞

为感谢社会支持,两位画家将部分作品捐赠给南京美术馆永久收藏。张鲤鲤、陈政向两位画家颁发收藏证书。

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政向两位画家颁发收藏证书

最后,俞锋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将展出至8月17日。

领导、嘉宾参观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责编:张雯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