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0日,第七届紫金合唱季合唱比赛苏南片区复赛在常州成功举办。来自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17支队伍,分童声组、少年组、中青年组和乐龄组4个组别同台竞演,专家评委现场给予深入细致的点评。897名合唱爱好者以歌声回望历史、讴歌时代,时而婉转时而悠扬的曲调,伴随此起彼伏的掌声久久回荡在常州保利大剧院,交织成一场合唱爱好者的盛会,展现着苏南地区合唱艺术的蓬勃生机。
从2013年至今,紫金合唱季已走过十余年。“竞赛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推动合唱交流、繁荣江苏合唱艺术的手段。”大赛评委会主任、江苏省音协主席杜小甦回望紫金合唱季发展历程时,这样阐述办赛初心。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民间合唱团体涌现,紫金合唱季的舞台愈发宽广,从音乐厅到市民广场的嗨唱大舞台,“合唱之花”在江苏各地竞相绽放。
从稚嫩走向成熟
合唱团随紫金合唱季共同成长
9月9日下午,少年组的3支队伍和乐龄组的6支队伍率先拉开苏南片区的比赛序幕。演唱曲目中,既有《小园》《登黄鹤楼》《敕勒川》等古诗词演唱,《新沂蒙山小调》《卓鲁—西藏牧歌》《阿细阿依诺》等充满民族风情的曲调,也不乏《Higher and Higher》《Ritmo》等充满现代气息的国际乐曲。
魏星华是丹阳马相伯高级中学梦之韵合唱团的指挥,从2013年首届江苏紫金合唱节举办以来,他带领一批又一批的校合唱团成员们逐梦紫金。从止步决赛到两次铜奖、三次银奖,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站上最高领奖台。
“很多步入大学的合唱团成员们还经常跟我发信息怀念登台展演比拼的日子,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在大学继续着合唱的梦想。”魏星华感慨,经过七届紫金合唱季的磨砺,梦之韵合唱团正在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彝族的语言和调式的《阿细阿依诺》和气势恢宏的《登黄鹤楼》,两首颇具挑战性的合唱作品,同学们花了一整个暑假练习,他笑言对今天同学们的表现“打100分”。
在本场苏南片区的复赛中,还有许多队伍和梦之韵合唱团一样,跟随紫金合唱季不断成长。“有好几支团队太相近了,在同样级别、同种规格、同一水平上各有所长,这给我们的评分工作增加了难度。”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燕从首届紫金合唱节起,连续多年担任合唱赛的评委,今年为期两天的苏南片区复赛评分工作给她出了小小的“难题”。但王燕乐于看到这样的“难题”出现。她坦言,参加第一届紫金合唱节时,“很多团队虽然年纪大,但作为合唱团队来说还稍显稚嫩,好的团队凤毛麟角,但一届又一届办下来,很多团队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不相伯仲的程度,这种进步是非常可喜的。”
在赛后的专家点评环节,王燕等赛事评委们以每首合唱歌曲的音节为单位,逐一为不同组别的合唱团答疑解惑,每一位评委都由衷地希望能在决赛时再次看到台上队伍的身影。
王燕期待着,在未来的紫金合唱季中能够延续引进国际合唱团参与,让江苏省内各合唱团在成长的同时,也能看到国际合唱发展的潮流,并且根据国际标准来观照我们自己的发展进程,提高成长速度。也希望江苏合唱团体能持续增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形成优秀共促的良性发展机制。
配套活动搭台
共促江苏合唱艺术繁荣
姚智文是宜兴市氿星合唱团的常任指挥,2023年9月合唱团组建当年即打入第六届紫金合唱季决赛,一路过关斩将勇夺中青年组铜奖。谈及合唱团的快速发展,姚智文认为离不开紫金合唱季持续推出的惠民辅导、培训研讨等活动的帮助。他曾参加省音协组织的合唱指挥大师班培训,让指挥技法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本届紫金合唱季举办期间,也持续推出了百场惠民辅导提升行动,创新采用合唱指挥志愿者和基层合唱团“双向选择”机制,招募组织省内百名优秀合唱指挥志愿者,深入乡村小学、生产一线、社区街道,通过一对一指导、集体示范讲解等方式;邀请在历届紫金合唱季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合唱团队与地方合唱团队合作,在各设区市开展惠民巡演,并对地方合唱团队进行辅导教学,全面提升省内合唱水平。此外,举办江苏省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指挥培训班,同时在江苏文联视频号开设“大师直播课”,推动活动惠及更多中小学合唱指挥教师。
一系列配套性普惠活动旨在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推动群众合唱事业的发展。杜小甦说,本届紫金合唱季首创了苏南、苏中、苏北分片区比赛的形式,让各地百姓能近距离接触合唱艺术,增加群众文化活动的普惠性。
常州爱乐合唱团团长蔡旭对能在家门口参赛感到既兴奋又自豪。他所在的常州爱乐合唱团是一支拥有90余名成员的公益性群众文艺团体,这次参赛的成员中年龄最大的已有84岁。“作为基层自发性合唱团队,也许专业性方面我们稍显业余,但队员们参赛的热情十足,大家都很珍惜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兄弟城市切磋学习。”蔡旭说,在比赛中他们与来自无锡的山禾中老年合唱团结下了深厚情谊,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碰撞交流的机会。
用心办赛、用情服务。承接苏南片区复赛的常州从数月前就着手启动了赛事筹备工作,从往届比赛中汲取经验,不断优化参赛团队的协调服务、评委接待及安全保障等工作。一切努力在参赛选手们的一声声感谢中被看见和认可。
9月10日上午,参加童声组的太仓市小百灵童声合唱团刚到常州,就受到了常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热情接待,为其提供场地让合唱团休息练声,团长沈秋瑾对志愿者们及时响应、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更是赞许有加。成立至今近十年的小百灵童声合唱团秉承着“快乐生活,用心歌唱”的一个理念,“让孩子们通过歌声传递对生活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在常州保利大剧院地音乐厅里,“小百灵们”用率真空灵的歌声拉近着与兄弟城市的情谊。
在沈秋瑾看来,合唱是对抗与合作的艺术,“它需要每个不同声部之间的平衡,也需要声部之间的碰撞、抗击,从而让合唱的乐声更加饱和,富有力量。”这也恰似本场复赛,来自各个城市的合唱团同台较量,也在比拼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系。
在比赛中绽放自我,在切磋中提升自我。为期两天的苏南地区复赛落下帷幕,各参赛队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专业的水准、默契的声部配合,精彩演绎了一首首动人曲目,以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持续擦亮着紫金合唱季这一鲜明的江苏文化标识。
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记者|汤琤 谢博涵
来源:常州市音乐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