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编者按】日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加强文明乡风建设”部分,《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和美。江苏省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全省文联系统灵活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有机结合,打通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而文化振兴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为乡村发展提供着深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连云港市文联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一系列文艺赋能行动,在连云港的乡村大地上书写了精彩篇章,努力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扎根乡土,开展文艺创作
连云港市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基层,长期开展采风创作活动。文艺工作者们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朋友,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酸甜苦辣,挖掘乡村故事和民俗风情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大量贴近乡村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的文艺作品。市音协以强基工程——2025“村歌嘹亮”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优秀词曲作家深入乡村,采风创作歌曲《旗帜》,奏响时代主旋律,展现乡村新风貌。 市摄协组织摄影家50多人次拍摄麦收、采摘园、智慧农庄等乡村图景,展现现代化农村的崭新面貌和幸福生活,为新坝镇30多个困难家庭拍摄的全家福将文艺创作与村民生活紧密联接。
市音协文艺志愿服务走进项硕村
文化下乡,丰富乡村生活
积极组织各类文化下乡活动,为乡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为人民绽放”惠民文艺巡演活动全线铺开,各协会积极行动,发挥专业所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讴歌和赞美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市音协依托“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暨“手拉手 心连心”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走进东海县碱场村、灌南县硕项村、小园村;市民协组织的秧歌、舞龙、舞花船、骑毛驴、大头娃娃等乡村演出队,在全市80多个村的“乡村大舞台”上频频亮相,给村民带去最质朴的快乐。市书协、美协组织100多人次走进板浦镇、浦南镇、花果山街道、宁海街道等乡村地区,为村民写送春联福字2000多幅,这一惠民活动连续举办了八年,成为深受村民欢迎的金字品牌活动。“农民文化节”“新坝读书节”等活动,设置文艺表演、民俗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等多个板块,吸引了大量农民和游客参与,不仅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市评协与赣榆区黑林镇共建“连云港市黑林谷文艺家之家”,促进乡村艺企共建和文艺繁荣。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
市民协组织民间表演队送表演到村口
培育人才,激发乡村活力
针对乡村文艺人才短缺的问题,市文联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育措施。举办各类文艺培训班,邀请市内外知名文艺家担任授课教师,为乡村文艺爱好者提供免费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提升文艺素养和创作技能。“墨香海州”公益培训班书法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了八届,从基础笔法、结构到书法创作进行系统教学,培养了一批乡村书法爱好者,他们的作品在区、镇文化活动中多次展出,为乡村文化增添了墨香气息;音乐公益课堂为村民提供热门歌曲教唱、二胡等乐器演奏技法等内容,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此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美育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市美协联合教育关工委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高雅艺术•国画艺术现场活动在中云中学举行,通过“理论+实践”的双轨模式,为乡镇校园文化注入传统美学活力。
墨香伴成长公益活动
产业融合,推动乡村发展
市文联积极探索文艺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充分发挥文艺家力量,在“最美乡村”建设中各展所长。市美协组织20多人次在孔望山村、沙杭村、江浦村等新农村集聚区为村民新居进行墙体绘画,为飞泉村村史馆创作大型壁画。同时,推动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国潮彩绘、铜版插画、书法艺术形式融入文创产品开发,如为新坝镇大米、面粉设计外包装图案,提升产品外在品质。视协按农时为新坝镇的大白菜、西瓜,浦南镇的番茄,板浦镇的香肠、杏李等特色农产品拍摄精美图片,助力“农民直播团”线上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了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聚焦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拍摄系列短视频“她在村里”、纪录片“青山绿水”,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市美协艺术家为乡村进行墙体绘画
市书协送福下乡
连云港市文联将继续深化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文艺创作的支持力度,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乡村特色的精品力作;持续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探索更多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的新模式,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乡村文化设施,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不断拓展文艺赋能的领域和途径,通过文艺的力量推动乡村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