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九届刻字艺术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10月27日15:18
10月25日,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共同承办的江苏省第九届刻字艺术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隆重开展。这场以“刻刀为笔、材质为砚”的艺术盛会,既是江苏刻字艺术发展脉络的集中呈现,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10月25日,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共同承办的江苏省第九届刻字艺术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隆重开展。这场以“刻刀为笔、材质为砚”的艺术盛会,既是江苏刻字艺术发展脉络的集中呈现,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刘轩明、陈政、刘灿铭、黄正明、谢少承、常汉平为展览揭幕

  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轩明,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政,省书协副主席刘灿铭、黄正明、谢少承、常汉平,省现代美术馆馆长赵震,省书协副秘书长纪松,省书协刻字委员会主任、无锡市书协主席孙璘,南京市书协、省书协刻字委员会相关领导嘉宾以及各界朋友近百人参加开幕式。刘轩明、陈政分别致辞。刘灿铭介绍展览相关情况并宣读获奖作者名单。展览由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志平主持。

  刘轩明致辞

  刘轩明在讲话中指出,本届展览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创作队伍蓬勃发展,二是创新探索成效显著,三是创作水平显著提升。希望广大刻字艺术工作者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坚守人民立场,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坚持守正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江苏省文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艺术家搭建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推动江苏刻字艺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更大作用。

  陈政致辞

  陈政讲话指出传统刻字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源远流长,而现代刻字艺术则在传承基础上融入创新。南京作为全国刻字重镇融合南北风格,近年来通过系列展览如“胜景新韵”等取得显著成就,包括在全国第十二届刻字艺术展中8人入展位列省会第一。本次展览的33件南京作品中,木质与综合材料作品并重,既展现传统技艺又探索多元表达,体现了艺术家们的精湛水平和创新精神,期望以此推动江苏文艺事业迈向新辉煌。

  刘灿铭介绍展览情况并宣读获奖作者名单

  刘灿铭在发言中谈到本届展览共征集来自13个设区市的1286件作品,经过严谨的初评、复评、终评、文字审读与抽查面试环节,最终评选出147件入展作品(含13名优秀作者、14名优秀提名作者)。展览作品在材质与艺术表现上实现双重突破,陶刻、竹刻等综合材料广泛应用,凸显“书刻同美”“书刻同风”的创作理念,集中展现了江苏刻字艺术守正创新、多元融合的时代风貌,为传统书法与刻字艺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李志平主持开幕式

  作为省书协重点打造的品牌展览,本届刻字艺术展自启动以来便得到全省刻字作者的积极响应。在五个月的征集周期内,共收到刻字、陶刻及综合材料作品(含书法、拓片)1286件,作品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为确保展览水准,组委会严格设置初评、终评、文字审读、面试四重遴选机制,最终147件精品力作脱颖而出,其中包括获奖作品13件、获奖提名作品14件,全面展现了当前江苏刻字艺术的整体创作水平与鲜明艺术风貌。

  相较于往届,本届入展作品呈现出两大鲜明特征,生动诠释了省书协长期倡导的“以书为本,书刻双修”理念。一方面是“书刻同美”,强调参展作者以书法为根基,将刀法的刚柔相济与材质的自然肌理深度融合,既精准还原书法原作的笔墨神韵,又赋予作品三维空间的立体美感,实现了平面书法与立体刻字的艺术共鸣;另一方面是“书刻同风”,作品突破对书法原作的简单摹刻,在坚守笔墨精神与刻痕韵味高度统一的基础上,通过构图重构、材质创新、色彩调和等艺术手法,让传统书法在载体转换中完成当代性艺术升华,既有质朴拙厚的刀痕古韵,又有简洁凝练的当代审美,充分彰显“和而不同”的艺术追求。

  刘轩明、陈政为获奖作者颁奖

  刘灿铭、黄正明、谢少承、常汉平为获奖提名作者颁奖

  徐志伶代表获奖作者发言

  领导嘉宾与作者合影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持续至10月30日中午,欢迎前往江苏省现代美术馆1号展厅观展。

  来源:江苏省现代美术馆

责编:李笑林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