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7日,第六期全国曲艺小剧场创作表演人才培训班在江苏南京举办。培训班由中国曲协主办,南京市文联、《曲艺》杂志社承办,南京市曲协协办。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的50余名曲艺小剧场优秀创演人才参加此次培训。培训班旨在团结引导全国曲艺小剧场优秀人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全国曲艺小剧场创演人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引导创演人才用优秀作品生动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和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展示新时代“曲艺两新”的新作为新气象,进一步推动全国曲艺小剧场持续健康发展。
13日晚,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杨发航,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彭振刚,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政,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毛敏,江苏省曲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孙志兵,南京市曲协主席陈峰宁,南京市曲协常务副秘书长许耀华等出席开班式。与会嘉宾表示,广大曲艺小剧场从业者要深耕思想沃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艺术航向,让理论的光辉照亮创作实践;要筑牢精神根基,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让传统的血脉在当代作品中奔涌;要勇立时代潮头,以创新姿态拥抱数字文明,让优秀作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曲艺动能;要恪守职业操守,以优良行风引领社会风尚,让小剧场成为明德惟馨的文艺前沿。
本次培训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精心设计了专家授课、作品辅导、分组讨论、观摩学习、展演交流等多个环节,着力提升学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向民在《人文经济学: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中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丰富内涵及时代要求,指出文化发展应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松果喜剧总编剧王成以《新喜剧小剧场的内容创作与表演》为题,通过互动式教学,与学员们一起探讨小剧场作品内容的创作和未来小剧场发展的可行性路径;高级编辑陈临春在《小剧场,大舞台——谈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结合自身导演经历,分享了其对语言类节目创作规律的深刻洞察,优秀的小品相声不仅是笑声的艺术,更承载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深厚的生活底蕴;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冷凇以《媒体融合,跨界融合,数据融合影响下的视听文艺创新发展趋势》为题,通过多个视频案例,分析目前热门短视频、微短剧创作的创新思路,并从多维度解析了视听文艺在融合环境下的创新路径,为文化传播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一级编剧孙晨、杨妤婕两位专家对学员们的入班作品进行辅导,帮助学员们精准把握创作方向,提升作品质量。6位专家深入浅出的授课讲解,受到学员热烈欢迎。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共同举办了汇报演出,赴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府开展实践教学,现场感受传统文化作为鲜活教材的生动与魅力,为曲艺创作打下坚实文化基础。
在结业仪式上,5位学员作交流发言,毛敏作培训小结,并为学员颁发证书。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包含了多种互动教学形式,参与度很高,通过与业内同人的交流,不仅是技艺的集中淬炼,更是创作观念的一次深刻启迪。未来,大家必将带着这份收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曲艺作品,真情讴歌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