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小云
国家一级演员。1969年出生于评弹世家。198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分配进入苏州市评弹团工作至今。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曲协主席,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苏州评弹学校副校长。代表作有长篇弹词《啼笑因缘》《白罗山》《游龙传》,中篇弹词《大脚皇后》《雷雨》等。
----------
所获奖项及荣誉
荣获中国艺术节苏州评弹比赛和第一届、二届、三届、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金奖;中国曲艺牡丹表演奖、文华表演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第三届紫金文化奖章;新中国曲艺60年优秀中青年曲艺家、全国德艺双馨青年文艺工作者称号。入选中宣部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首届苏州市文化创新创业重点人才;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三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盛小云 演唱 姑苏好风光
历经三十余年的刻苦钻研和勤奋实践
盛小云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赢得了海内外听众
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更多人看到的她
是“从画中走下来的美女”
而通过以下的几则故事还原的
才是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的盛小云
苦难真金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刚出生几个月的盛小云便随父母下放到了苏北农村。当地一些农民的小孩以为他们是犯了错误才被下放的, 所以特看不起,还管她叫“小蛮子”。
然而就是这个“小蛮子”从小性格争强好胜,有着坚定的信条,那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当时上学路上要经过一座破木桥,年久失修,桥面上好几颗钉子都掉了,十分危险。有一年隆冬季节,几个顽皮小男孩赶在她前面过了桥,竟有意将木板斜搭着,还大声起哄等着看她的好戏。眼看桥下就是河流,她人小又跨不过去,尽管心里很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爬了过去。等到过了桥,她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然后自信满满地上学去了。
这或许就是盛小云少年时所经受的一种挫折教育吧,对她来说,这段童年经历虽说艰难困苦却也弥足珍贵。

第一次参加江浙沪评弹中青年大奖赛
人生抉择
13岁那年,学艺才一年的她获得了一个绝好的就业机会。当时,她母亲的师兄胡鹿鸣(德清县评弹团演员)正缺少一个合作的下手拍档,团里可以给一个人事编制但要他自己去寻找。
他以前听过盛小云的演出,小小年纪,说唱俱佳,于是就和她母亲商谈吸收她进团的事宜,每月工资约100多元…… 当天晚上盛小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说实话,当初能有每月100多元的工资待遇是极具诱惑的,而且还拥有了评弹团正式演员的身份,这可是她自学评弹以来所梦寐以求的呀。
可惜的是,德清团毕竟是一个县级团,而她的目标是要考入苏州乃至上海这样的大团体。她年纪虽小但志向高远,认为不能为图一时之利而牺牲了自己在艺术上的长远发展,她放弃了去德清团的机会,这是她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人生抉择。

1993年拜蒋云仙先生为师,与太先生姚荫梅等合影。
前排右起为姚荫梅、蒋云仙,
后排左起为潘莉韵、江肇焜、盛小云。
梦里琵琶
2005年台北新舞台的“梦里琵琶”——盛小云个人专场,至今让她记忆犹新。
众所周知,举办个人专场除了演出前的各种准备之外,媒体专访、现场会客之类的应酬安排总是满满当当,应接不暇,让人身心疲惫。就在盛小云专场正日的当天早晨,盛小云突感浑身发冷,四肢乏力,体温测试39摄氏度……
这可把她急坏了,心想这样的身体状况如何应对当晚的演出啊?幸亏她的一位台湾朋友为她火速联系了私人专家,特诊挂水硬是把高烧压了下去,但仍带有几分低热。
可以说,她是凭着坚强的意志、演员的天职和过硬的艺术,艰难却更具沉稳,严谨而不乏激情,奇迹般地圆满完成了当晚的个人专场演出,并且超越了之前在上海、苏州、南京、杭州那几次专场的水平。台下的观众毫无察觉,现场气氛无比热烈!

1998年第一次进台湾演出剧照
挑战经典
名著《雷雨》问世80多年来久演不衰,它吸引着戏剧界、影视界各路艺术家们竞相扮演。然而许多导演和演员都说很难把角色演透,相信一般的观众也没能把剧中人物真正地读懂,这就是《雷雨》的魅力。
欲将《雷雨》改编成苏州评弹绝非易事,直到全身投入之时,盛小云才恍然体悟到事已至此则无路可退。应该说,她是承载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逐步进入的,就像小孩学步一样——既充满欲望,又心怀忐忑!

中篇弹词《大脚皇后》演出照

《雷雨》演出照
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剧组集中了江浙沪一带评弹界最好的编剧,对原著的社会背景、情节结构、人物心理、角色定位以及经典台词等进行了精心的改编,演员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度创作。
盛小云正式亮相舞台时的表现也是不负众望——人物鲜明,说唱俱佳,表演自如,张弛有度,情感分寸细腻而准确。她与团队的共同倾情演绎使评弹《雷雨》取得了巨大成功。

2017年香港个人演唱会中与吴静、吴伟东合作《啼笑因缘跳舞厅》
擦肩色戒
李安筹拍《色戒》时,台湾雅韵艺术传播公司的贾馨园女士力荐盛小云与其认识。李导对盛小云的外形气质等方面都很满意,打算让她饰演剧中易太太一角,但因为种种原因,盛小云未能如愿。
之后李导又有意让盛小云出演剧中“堂会”一场戏中的评弹女演员,她又未能出演,对此深感遗憾。她推荐了团里的青年演员郁群出演了这个角色,自己只承担了后期精致的配唱录音。可李安导演还是对这一场“评弹堂会”回味良久,十分满意。
无论是拍电影还是电视剧,盛小云并不看重戏份的多少,她只希望通过电影、电视剧的拍摄,能够将苏州评弹这一份水乡情韵尽情地展现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朋友,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来接触、了解、读懂直至爱上我们的苏州评弹——中国最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