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扬州王派评话艺术嫡传王丽堂
2018-05-18 19:20:00
王丽堂1940年5月生,国家一级演员。出生于扬州评话艺人世家。七岁从祖父王少堂、父亲王筱堂学艺,十岁登台演出,有“十岁红”之誉,是扬州评话“王派” 《水浒》的第四代传人。

  王丽堂 1940年5月生,国家一级演员。出生于扬州评话艺人世家。七岁从祖父王少堂、父亲王筱堂学艺,十岁登台演出,有“十岁红”之誉,是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的第四代传人。说演翠雅、语言洗链,吐字清晰、咬字讲韵、张弛有致,方口圆口运用熟练。曾多次荣获全国及省级曲艺汇演最高奖。她口述的《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已于1995年全部出版,后又再版,并将所有稿酬献出,建立“王少堂扬州评话奖励基金”。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奖项

  1958年获江苏省曲艺汇演一等奖

  1962年获全省评话会演表演优秀奖

  1972年获全省戏曲会演优秀表演奖

  1986年获全国新曲(书)目大奖赛荣誉奖

  1995年获第一届全国曲艺节“牡丹杯”奖

  1996年获“江苏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2009年文化部授予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9年获新中国曲艺60年“突出贡献曲艺家”称号

  2010年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2013年获江苏省委、省政府“紫金文化荣誉奖章”

    扬州评话 《武松打虎》

  出生:

  听着扬州评话呱呱落地

  1940年,来自扬州评话世家王家的庭院的一声啼哭,响彻了扬州多子巷。从王玉堂到王少堂,再到王筱堂,以及这个呱呱落地的女婴,王家香火一代代地延续着。

  “从前有人说,我还在母亲腹中时,王少堂就看出我是块说书的料。”王丽堂笑道,“这也太夸张了,但是自小在评话的氛围中长大,肯定是会耳濡目染的。”

  不光爷爷,爸爸都是远近出了大名的说书人,就连那些往来的叔叔们,张口也都是康家《三国》,戴家《西游》。从记事起,那些书中的英雄好汉,就在脑海里盘旋不去。那些说书人的飞扬神采,就映照在她黑白分明的瞳孔上。

  王丽堂在骨子里,就对扬州评话有种亲近感。别的孩子哭闹,要用糖果哄,她一旦发起小脾气,爸爸只要抱着她去书场,她立刻就能安静下来。从三岁开始,王丽堂就会搬个小马扎,像模像样地扎在大人堆里,鹦鹉学舌一般,说上一段简短的小评话,比如她最喜欢的《武松打虎》。

  有次正说得起兴,王少堂一声断喝:“错了,打头。”意思是让她重头开始说,年幼的她却无法理解,甩手就打了自己头一下,逗得众围观者捧腹大笑。

  学艺:

  破了“传男不传女”规矩

  天赋过人,又无兄弟可传,王筱堂就想让她继承王家评话。可是,王少堂一直不点头,不仅仅是坏了“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更主要的是在旧社会很多女说书艺人的身世都比较凄凉。“爷爷是希望我能上大学,然后到邮局或者银行这些体面的单位去上班。”

  但是,王少堂看着解放后新中国的一派祥和气象,也彻底打消了顾虑,他一把就把王丽堂抱上了书台。雏凤试鸣声清越,很快,王丽堂就博得“十岁红”的名头。

  跟着王少堂学艺,并不轻松。王丽堂是家中独苗,平日里王少堂对她是宠爱有加,就如全家只有她一个人可以跟王少堂同桌吃饭。但到学书时,就是“不近人情”的苛刻。

  “每天清晨4点起床,先练上一段嘴上功夫,然后练习书法,再背一段熟书。吃完早点,就开始上生书了。”上生书,最让王丽堂害怕,王少堂说完一段,要立刻“还”给他,如果说不上来,立刻就是一个响亮的“毛栗子”敲在头上。要是一直“还”不上来,饭也别想吃,觉也别想睡。

  说书:

  祖孙三代同台说书

  一名评话演员,肚中就是有千百本书,也要站到台上说出来。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老书客们,都是极为幸运的,因为他们亲眼目睹过,王家三代说书人同台说书的盛况。

  “爸爸是早场,我是下午场,爷爷是晚场。我说武松,爷爷就说宋江。当然,听爷爷说书的听众是最多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各地书场,王丽堂从未有过胆怯的感觉,她也有了个封号,名叫“王大胆”。

  可“王大胆”也有害怕的时候,那时在南京大红楼说书,王少堂虽从来不在台下听她说书,可每天都能指出她说书的不足。王丽堂心中有疑问,“难道爷爷会神机妙算不成?”后来,王丽堂才知道,她在台前说,王少堂就躺在幕后的长椅上,一把茶壶一杆烟,听孙女说书。不在台前,是怕她紧张。

  王丽堂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王少堂每到一地,并不忙着说书,而是必定会带着王丽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并讲述各种传说故事。“作为一名评话艺人,需要成为一个杂家,古往今来的事情,什么都要知道。”

  靠着传统的“口传心授”,扬州评话走过了很多年,王丽堂学会的《水浒》四个十回,就是靠着向祖父、父亲不断“还书”的方式,一字一句学会的。只有将口头传承转换成书面文字,才能更好地保存这项艺术瑰宝中的精华。

  在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的关注下,《武十回》正式出版了。对于扬州评话来说,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但是,王少堂却并未因此感到欣喜,反而是在家急得直跺脚,因为书中很多东西都被删除了。在那个年代,社会上对于评话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些认识上的限制。书中有关“王婆”、“潘金莲”的一些段落,遭到很大的删改。“虽说这些情节,确实牵涉到一些男女情事。但是,通篇没有一句粗俗露骨的话语,反而是字字珠玑,绝对不是糟粕。”王少堂口述出的120多万字,出版时只有80万字。

  爷爷对于艺术的较真,深深影响到王丽堂。但是当时,她对爷爷的着急,也有些不理解:既然这个版本出得不够好,到有机会的时候,再出一部,不就得了?但是,她没有想到,这竟是王少堂看到的唯一一部正式出版的王派《水浒》。

  “王派水浒”代表性书目《武松》

  诀别:

  未能见爷爷最后一面

  19岁的时候,王丽堂调入了江苏省曲艺团。她虽不愿意离开家乡,但是作为一名说书艺人,本来就是要到处跑码头的,当时的她也没有多想,打起行囊就走。

  那时候,王少堂长居扬州。一有机会回扬州,王丽堂都会跑回家在爷爷面前撒会娇。“行李就寄存在长途车站,一路小跑回来,和爷爷说说话。爷爷就说我傻,怕我跑得辛苦,还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他终老时我能在身边,他还有话要对我讲。我就笑着对他说,您还有的过呢!”

  可惜,王少堂不幸离世,王丽堂连爷爷的最后一面,都未能见着。爷爷想要对她说的话,也永远不知道是什么了。“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多么希望当时能够在他身边,哪怕,只是一副简陋的棺材;哪怕,只是一捧薄薄的泥土。”任何时候,提到这段往事,王丽堂都掩饰不住最为深切的悲痛。

  王丽堂与祖父王少堂

  还书:

  八年坐穿两张藤椅

  不能见爷爷最后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王丽堂都无法从这个巨大的悲痛中走出来。以前在爷爷面前还书还习惯了,她还是每天都站在王少堂的遗像前,还一段书,“时长时短,有时候就是一段诗词,但是必须要说,不说心里难受。每天说一说,就好像爷爷还在身边。”

  渐渐地,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萌发,那就是将“王派《水浒》”的四个“十回”全都整理出来,这样也是为了弥补爷爷在《武十回》上的遗憾。“没有人要我这样做,我就是自己跟自己赌一口气,非要弄出来不可,完全是自己跟自己不得过。”

  这就是在她的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八年还书”。一台旧的收录机,堆积如山的磁带,几乎每晚夜不能眠,双腿重如千钧,坐穿两张藤椅,落下一身病痛,王丽堂终于将《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四十回共400余万字整理出来,并于1995年出版。

  “全部整理成功的那个夜晚,我趴在桌子上哭了1个多小时,我终于将王家艺术传承了下来。”

  祭拜:

  一朵“牡丹”献王家

  或许,王丽堂自身并不知道,在八年还书的过程中,她在扬州评话艺术上的成就,也到达自身的顶峰。在继承了王少堂“甜、粘、锋、辣”的基础上,王丽堂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说演脆雅,语言洗练,更富时代特色,咬字讲韵,张弛有致,各种口法运用娴熟,被誉为“江南秀口”。

  1997年,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专门成立了“王丽堂评话艺术领导小组”,录制了经过精选浓缩的《武松》录相带,分五十个段子共计1000分钟。第二年,在中央一台、中央八台同时连续播放。“我倒并不在意是否能上电视,但是对于王派《水浒》来说,这是一件大事。听着电视里传出来自己的声音,我在心里默默对爷爷说:孙女没给你丢脸”,王丽堂这样说。

  2010年,王丽堂获得了“牡丹奖”终身成就奖,没过几天,她就在儿子的陪伴下,回到扬州,将奖杯献在王少堂的墓前。“我在台上领奖时,就想连夜赶回扬州,把这朵‘牡丹’奉给爷爷,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在王少堂的墓前,王丽堂看着新塑的造像,那栩栩如生的神情,和惟妙惟肖的动作,仿佛爷爷又站在面前,亲切地叫她“错了,打头”,严厉地给她一个“毛栗子”,更多的,还是爷爷那慈祥而温暖的笑容,绽放在波光粼粼的瘦西湖畔。

  “后来,我又去了镇江,那里有爸爸王筱堂的墓,本来还想去把这朵‘牡丹’给王玉堂‘看看’的,可惜至今都没能找着。这朵‘牡丹’,不是我个人的,是属于整个王派《水浒》的。”

  视频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2024
2024年江苏省文联系统迎春大展
2023
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苏省第九届新人美术作品展览于南通美术馆华丽启幕。这是江苏美术新人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美术新人表达艺术理想的一场视觉盛宴。
2023
2023年4月28日上午,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协、淮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淮安市文广旅局、淮安市文联承办的“首届江苏综合美术大展”在淮安市美术馆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