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由江苏省杂技团创作的大型杂技诗剧《四季江淮》在金湖县文化艺术中心倾情上演。演出技惊四座,观众掌声不断。
《四季江淮》用诗意之优美、杂技之惊艳、舞蹈之灵动、风光之秀丽描绘出一幅四季江淮锦绣画图,呈现出一台传统与现代相融、惊险与美艳相合、生态与诗画相谐的全新杂技剧舞台样式。
01
#浸润青绿的鲜明主题#
杂技诗剧《四季江淮》立意高远,凸显了用杂技语言宣传和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全剧以黄渤海湿地和大运河世界自然遗产为源端,以江淮水乡和里下河泻湖湿地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为背景,把着力点放在倡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用杂技故事引导社会大众更好地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一起守护和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江淮人民同心戮力于图强之志,举棋落子于河湖之间,用心用力于江淮生态修复与建设的活力风采跃然于舞台之上。江淮之水,惊涛拍岸,仙鹤鸣唱,糜鹿争霸,万鸟竞翔,芦苇万顷,江淮湿地的无垠大美一览无余,秀丽风光浑然天成。
02
#诗意浓郁的艺术特色#
《四季江淮》以二十四节气农谚勾勒结构,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铺展故事情节,以14首紧贴时令物候的唐宋诗词贯通串联主线,将江淮风光、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表现得栩栩如生,抒发得淋漓尽致。春和景明,《春耕》正忙,好雨知时,润物无声,红粉无匹,舞台上展现的是一幅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的江淮春光图;五黄六月,《夏耘》热烈,树荫照水,莲叶接天,菱歌阵阵,舞台上展现的是一幅满目青绿、芳华灵动的水墨画;天高水长,《秋收》满仓,稻花飘香,芦花正放,艋胪流畅,舞台上展现的是一首水蕴万物、共生共长的幸福谣;寒凝大地,《冬藏》物静,玉树琼枝,鹤鸥翔集,芦絮飘曳,舞台上展现的是一片万竿竹傲、白雪红梅的迎春景。
03
#独辟蹊径的表现手法#
《四季江淮》用美难奇绝、新颖别致的20多个杂技元素支撑全剧,凸显了杂技本体的功力,彰显了南派杂技的艺术风格,《柔术》《蹬伞》轻柔飘逸,潇洒浪漫,表达了河湖湿地的曼妙之美;《晃梯》《皮条》《对手顶》《花式杆技》坚毅挺拔,刚劲有力,表达了当代人们的奋斗之志;《空竹》《魔方》生趣盎然,情韵无穷,表达了灵动水乡的人文之气。
该剧别具一格的特色是,将“建湖杂技”与淮剧这两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精髓紧密融在一起,在音乐设计上融入了许多淮剧道白和板眼,以足显江淮水乡味道的淮腔淮韵为映衬,枝蔓相连,依偎得体,让观众看了以后顿生亲和感、自豪感。同时,全剧还穿插了柳丝舞、荷花舞、插秧舞、芦花舞、仙鹤舞、红梅舞、竹竿舞等民舞,很好地烘托了剧情,更加显现了浓郁的湿地流韵,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广大观众看了《四季江淮》之后,深为该剧独到的时代昭示和艺术魅力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