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协会动态
成莉:华章耀目,扬子江颂——评民族管弦乐组曲《扬子江》
来源:江苏网络文艺观察   2023年10月18日14:25
10月15日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江苏省紫金文化节新创大型音乐作品会第四场演出在扬州音乐厅如期上演。本场南京民族乐团演绎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扬子江》,由中国交响乐团驻团青年作曲家李劭晟创作,指挥家戴音执棒指挥。

华章耀目,扬子江颂

——评民族管弦乐组曲《扬子江》

文 | 成莉

10月15日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江苏省紫金文化节新创大型音乐作品会第四场演出在扬州音乐厅如期上演。本场南京民族乐团演绎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扬子江》,由中国交响乐团驻团青年作曲家李劭晟创作,指挥家戴音执棒指挥。

一、悠悠长江 以乐言志

“扬子江”是南京以下至入海口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近代以来,也被作为长江的代称。扬子江见证了南京的变迁、发展与繁华与变迁,也孕育滋养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坚韧与包容。

南京民族乐团以“扬子江”为主题,立足南京、放眼世界,委约中国交响乐团作曲家李劭晟作曲,中国长航作家协会周贤望、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程序担任文学撰稿,凯文、叶静桐、程序作词。主创团队沿江而下,经过近一年的深入采风创作,共同完成民族管弦乐组曲《扬子江》。

该作品以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的长江发展蓝图为主线,用音乐讲述浩荡长江源远流长、江边之城绿色发展的生动故事,描绘了长三角地带江河互济、宽广包容的江城文化,更为“一带一路”倡议吹响属于长三角的奋进号角,是一部具有长江底蕴、民族情怀、国际表达的音乐作品。

二、融汇古今 贯穿其中

民族管弦乐组曲《扬子江》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浩荡天上水》(民族管弦乐队)、《乡情》(女高音与民族管弦乐队)、《江水谣》(男高音与民族管弦乐队)、《云月江南》(二胡、古筝与民族管弦乐队)、《翠风碧波》(民族管弦乐队)、《争流》(钢琴与民族管弦乐队)、《文枢,天下》(朗诵与民族管弦乐队)、《扬子江颂》(男高音、女高音、四部合唱与民族管弦乐队)。作曲家融合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创新手法,展现了扬子江沿岸的生活风情和历史文化特色。

第一乐章《浩荡天上水》中,乐曲以新笛与高音笙的交替弱进开始,描绘江水从雪域高原一路穿崇山峻岭由远及近缓缓而来。乐章融汇了长江各重要流域的当地素材,以音乐地图的方式全景式展现了这一条文明之江。第二乐章《乡情》,气息悠长,配器简洁,对位声部进出自如,不着痕迹。在轻柔的伴奏织体下,女高音缓缓诉说着对南京浓浓的乡情。第三乐章《江水谣》中,弦乐的铺垫让音乐温润而有力量。随着音乐元素不断汇集、流淌,在男高音的深情演绎下,展现了扬子江文化的醇厚与绵延。第四乐章《云月江南》中,二胡、古筝作为江南文化中的一个符号,以特有的艺术特征与手段表达出江南的诗性意境。第五乐章《翠风碧波》中将自然风光以音画形式呈现,在委婉、含蓄、飘逸、朦胧的音乐中寻求清幽、超脱的境界。沙球这一乐器的选取,由弱及强,层层递进,让听众感受到风的变化多端。第六乐章《争流》中钢琴与民族管弦乐队的碰撞,多种音乐语言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特殊的效果和震撼力。第七乐章《文枢,天下》中,音响饱满的吹管乐与打击乐,构建出着棱角分明的旋律,获得强烈的爆发力。铿锵有力的朗诵,在音乐的烘托下,瞬间能穿透人的心灵。从天下文枢的高雅文明,到战火摧残的风雨沧桑,无论经历多少起伏,南京总能像扬子江水一般柔软、包容、坚韧,抚平伤痛,重建繁荣。这一乐章为其后的乐曲递呈磅礴之力,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第八乐章《扬子江颂》具有总结、升华之意,几经曲折,渐次增长。以合唱的形式,再一次将音乐推向了高潮,至此,给全曲划上了首尾相应的完满印记。

八个乐章交汇融合,相辅相成,让听众沉浸在扬子江的如梦如幻之中,感受扬子江承载的深沉记忆、厚重文化与绵绵情感。

三、强强联合,生动演绎

好的主题,需要通过好的载体来诠释与升华。作曲家李劭晟通过巧妙的创作手法和独特的音乐语言,将文化特色融入作品中,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南京民族乐团作为江苏省最早独立建制的国有专业民族乐团,也是中国有影响力的职业民族乐团之一。乐团在指挥家戴音的生动诠释下,通过细腻的表达和情感的投入,将作品中的文化元素传递给观众,唤起共鸣和思考。

多部乐章由乐团与歌唱家、演奏家、朗诵家共同协作,如第二乐章《乡情》中女高音歌唱家毛一涵,第三乐章《江水谣》中男高音歌唱家张龙,第四乐章《云月江南》中二胡演奏家朱艺雯、古筝演奏家苏涵璐,第六乐章《争流》中钢琴演奏家万捷旎,第七乐章《文枢,天下》中朗诵家蔡伟,第七乐章《扬子江颂》中歌唱家颜泯涛、汪晓露、李晨亮、刘媛媛等艺术家的协同演绎,让音乐注入了无穷的魅力和文化韵味,传递给我们无限美好的视听享受和文化力量。

“大江涌日月,福满好河山。浩浩东去水,笑傲天地间。”民族管弦乐组曲《扬子江》,以其丰富的音乐表达、生动的舞台表现,演绎时代变迁,赞颂祖国山河,昭示民族复兴。期待今后南京民族乐继续保持创新势头,为我们呈现更多优秀的民乐作品。

作者简介

成莉

音乐表演博士,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届“文华奖”获得者,江苏省舞台艺术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