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协会动态
省委研究室调研组|一部现象级舞剧的诞生——对民族舞剧《红楼梦》的观察和思考
2023年12月25日14:26
当传统文化精品与现代顶级舞美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植根中华文化沃土,用当代审美和舞蹈语汇诠释文学经典,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方古典美学的时代张力,受到观众点赞和热捧,斩获中国舞蹈艺术最高荣誉荷花大奖,引爆了一系列文化现象,被誉为现象级艺术“爆款”。

编者按

当传统文化精品与现代顶级舞美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植根中华文化沃土,用当代审美和舞蹈语汇诠释文学经典,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方古典美学的时代张力,受到观众点赞和热捧,斩获中国舞蹈艺术最高荣誉荷花大奖,引爆了一系列文化现象,被誉为现象级艺术“爆款”。

舞剧《红楼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弘扬中华文化自信,演绎东方艺术,传播东方智慧,充分彰显了“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伟力,其成功引人深思,予人启示。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荷花奖,中国舞蹈艺术的最高荣誉。

今年8月5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获奖名单揭晓。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精致的审美表达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从众多“顶尖高手”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荷花大奖,成为本届仅有的4部获奖舞剧之一。

民族舞剧《红楼梦》植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运用古典符号和现代审美对《红楼梦》这部传世经典进行解构、整合和再创作,不仅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创新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是舞台作品与文学经典对话的一个探索样本。自2021年9月在南京首演以来,该剧已在全国巡演超过110场,走过了20多座城市、20多个剧场,与20多万观众相遇,备受热捧、热推和热议,豆瓣评分高达8.8分,相关发布和话题在互联网各大社交平台上的阅读量和点赞数呈指数级增长,搅动了中国演艺市场的“一池春水”,成为一部“现象级”的舞剧作品。

现象级,本身就是一种现象。舞剧《红楼梦》用现代舞蹈语汇把传统经典名著“舞”出了新魅力,引爆了一系列文化现象:

——创出“一票难求、场场爆满”的观剧热度。眼含热泪,掌声雷动,演员多次返场,观众久久不愿离去……这是舞剧《红楼梦》演出结束后经常见到的场景。两年来,该剧场场爆满、地地加演,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开票即售罄”成了常态,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真爱粉”,很多观众选择二刷、三刷,甚至是十几刷。在“荷花奖”舞剧评奖演出时,不少粉丝从全国各地飞赴上海,现场为“红子”送考,评奖演出之后不得不临时加演三场。如果说斩获“荷花奖”是业界专业视角的肯定,那么观众的真心喜爱则是最大的认可。舞剧《红楼梦》俘获“粉丝心”,带来流量持续涌动,推动巡演票房一路走高,刷新了多地演出场馆的票房纪录,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赢,出品人廖屹对此直呼“没想到”。

——带火“为了一部剧、奔赴一座城”的文旅热潮。翻看社交媒体,跨城追看舞剧《红楼梦》已成了很多人开启一段“说走就走旅程”的极大动因。许多观众在江苏追完剧,再赶到山东,又前往上海、赶赴新疆,非要把各个版本的宝黛钗都追个遍方肯罢休,很多巡演地都迎来了专程“看戏”、顺带旅游的庞大跨城观演“大军”。以南京为例,今年8月舞剧《红楼梦》回归江苏大剧院演出期间,80%的观众来自外地,剧院在官微上放出了观剧配套“住宿及美食攻略”“门票+酒店”贴心助戏迷观剧。全国各地数万粉丝纷纷奔赴南京,给城市带来了流量,带火了“特种兵”式一日游、二日游,“住下来”的人越来越多,江苏大剧院周边酒店供不应求,推动演艺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也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南京“六朝古都”的文化魅力。

——激发“梦回红楼、对话古今”的青春热力。据江苏大剧院统计,舞剧《红楼梦》观众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该剧也是许多年轻人在网上极力推荐的“必看剧目”,年轻群体对其喜爱程度可见一斑。两年巡演,许多年轻观众与舞剧《红楼梦》产生了别样的感情和连接,有的赞叹“像做了一场绚烂多彩的梦,美到失语,真实又破碎”,有的感慨“震撼!原来大梦一场的人是我,后劲很大”,有的思考“金陵十二钗,绕不开的两个字是青春,观剧是与红楼相遇,也是与青春对话”,很多年轻人都说在“红楼众生相”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舞剧《红楼梦》用年轻且富有想象力的创新编排带领观众“入梦”“游园”,“圈粉”年轻人,让他们从演员的舞蹈语言中看尽千言万语,带来的不仅仅是视听上的冲击,更有与年轻人心灵、思想上的碰撞和交融,展现出强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生命力,成为以青春视角演绎和致敬经典的力作。

——兴起“崇尚传统、重读经典”的国潮热风。许多观众对传统文化、对古典名著、对东方美学新表达的关注,源于对舞剧《红楼梦》的喜爱。观众盛赞舞台上融汇古典与现代的服、道、化,沉浸于浸润东方审美的大观园和“十二金钗”群像,不少年轻观众特意穿着汉服观剧,甚至有的穿上了剧中贾宝玉、林黛玉的“同款”服装,掀起了一股崇尚传统文化、追捧国潮国风的热浪。江苏大剧院与相关机构联名推出“红楼梦主题”的限定纸杯、在线下办起限时“红楼梦主题”店,吸引了众多国风爱好者的聚集。更难能可贵的是,舞剧《红楼梦》带动了重读原著热,很多观众表示“看完之后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想再读一遍《红楼梦》”,不少90后、00后观众观剧后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原著中的故事以及背后的历史,探究舞剧涵盖的更多细节。这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穷的生命力和独属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魅力与自信,也反映出传承传统文化首先需要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喜欢传统文化。

——点燃“观演互动、双向奔赴”的粉丝热情。舞剧《红楼梦》的爆火,无数网友、观众在其中做了最佳推手,正是他们借助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二次创作、动情“打call”、大力点赞,令舞台艺术魅力更加放大、快速传播,让绝好的口碑形成了巨大声势,激起了更广泛的观剧欲望。然而,舞剧《红楼梦》的粉丝又与众不同,情感的抒发既热烈又理性,观点的表达既多元又积极,更多的是谈美的体验、传统文化的张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启迪,交流的是怎么让已经“美哭了”的舞剧更美、让已经“绝美”的舞台更吸引人。对此主创方积极回应,多次把粉丝请来交流研讨,并把粉丝的建议甚至还相对比较模糊的想法,呈现到接下来的舞台演出中,创作出让粉丝“惊呼”的细节。舞剧《红楼梦》“百场如一”而又“越演越好”,固然有主创人员、舞台之上的精益求精,但众多粉丝的“指点”也功不可没。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今的舞剧《红楼梦》,已经是主创团队与众多粉丝联合创作的舞剧作品,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观演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耀眼明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如何将内蕴深邃、人物众多、矛盾繁杂、场景繁复的文学作品改编成舞剧,如何用舞蹈动作展现人物丰富且变化发展的内心,改编创排的难度极大。舞剧《红楼梦》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顶流“爆款”,魅力就在于其高质量的艺术诠释,激发了观众的红楼记忆、民族记忆和生命感触,散发出通古贯今、内外兼修的“美”,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方古典美学的时代张力,让此舞、此景、此人、此梦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情共鸣。

第一重美:青春视角新说红楼。意蕴者,舞之魂也。舞剧《红楼梦》胜在意蕴表达对接时代、观照现实,黎星、李超两位“90后”导演没有拘泥于常规路数,而是以现代审美和格调演绎年轻人心中的“红楼”。在改编创排过程中,他们敬畏文化、尊重原著,沿用传统章回体形式对经典进行解构,一条宝黛感情纠葛主线,一条贾府家族兴衰辅线,两线并进串联全剧12章回。在如梦似幻的氛围中,舞剧以《入府》拉开宝黛凄美爱情帷幕,用《幻境》引出“十二金钗”,在《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剧情推进中一边展现贾府家族的钟鸣鼎食、一边呈现宝黛感情的深化衍变;而从《丢玉》开始逆转直下,以《冲喜》阐述宝黛爱而不得后的象征性毁灭,用《团圆》照应《省亲》诉说大厦倾覆、亲友离散的悲伤,用《花葬》照应《葬花》把黛玉一人陨灭之伤推衍至“十二金钗”、借花悼念贾府群芳,最后宝玉在《归彼大荒》中把红尘看破、走向一片白茫茫;其间,不乏宝钗扑蝶、惜春作画、刘姥姥逛大观园、黛玉焚稿断痴情等经典场面,娓娓诉说红楼故事,在抒情与写意中向观众完整呈现了一个“书中的大观园”。他们创新表达、代言青春,从年轻人最喜欢的“十二金钗”视角重构剧情,将年轻人对经典名著的解读融入其中,创造性设计了《团圆》《花葬》等新场面,以舞动“十二个姑娘”的盛开和凋零,以喜与悲、盛与衰、生与死的互文叙事,映射当代女性和青春愁绪,表达对时代变迁的体悟和生命本真的哲思,让“十二金钗”与现代女性的所思所想产生超越时空的关联,用超现实“悲剧美学”把观众带进了一个“我们的大观园”。如《花葬》一章,12位舞者褪去华服、放散头发,从“金钗”回归“本我”,着12种颜色长衣隐喻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各色内心世界和命运状态,用撕扯、扭转、翻滚等现代舞姿演绎女性对封建束缚的控诉和反抗,既是情绪的割裂,也是情感的升华,更是青春力量的释放,让观众在参悟“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红楼梦境中直视自己的内心枷锁,极具灵魂重叠的真实感和力量感。经典场面与创新场面对照,文学意象与现实理想呼应,主创哲思与观众意见融合,处处伏笔和映照,让众多年轻观众直呼“表达欲得到了极大满足”,也让古典文学穿透时空有了更多时代气息、青春色彩。

第二重美:翩鸿一舞引人入梦。舞剧靠舞蹈阐述故事、表达具象,极致的舞台叙事离不开演员的倾情演绎。舞剧《红楼梦》铺延“十二金钗”情缘聚散、悲欢离合的构思大胆又细腻,15个主角个个富含个性化的舞蹈语汇,不仅考验导演编剧对人物的塑造力,更是考验一众舞者对人物的把握力和表现力。民族舞与现代舞相融。主创团队巧妙融合了民族舞的柔美和现代舞的锐利,让抽象的情绪与意象具有更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如《省亲》一章,先是以犹如僵尸人偶的现代机械舞姿,将元妃在深宫中的枯槁日常生动再现,用呆板的表情、抖动的肢体引发灵魂的震动;而褪去华服的元妃仿佛褪去重重的壳,舞姿重归民族舞的轻盈舒缓,表现人性的挣脱和亲情的苏醒,在强烈反差中外化出“缺少生命本真的富贵权势了无意趣”的深刻意蕴,悲剧感、宿命感、无力感令观众深深动容。双舞独舞与群舞交织。在《入府》《含酸》《葬花》等剧段中,宝黛双舞穿插在群舞之中,细腻生动体现了两人从初见倾心、嗔怒埋怨,到柔情缱绻、哀婉凄美的曲折爱情。独舞则充分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和命运,如黛玉舞姿轻巧柔弱,凤姐舞姿干练有力,惜春舞姿喜悦灵动,刘姥姥舞姿率性、夸张、幽默,让人物性格随舞塑形。群舞特别是“十二金钗”群舞,或以行云流水的台步“素描”如梦似幻,或以节奏轻快的舞段“彩绘”如喜似悦,或以奔放顿延的舞袖“油画”如恨似怨,既显群体磅礴气象,又显个体万千风姿。以舞叙事与以舞传情并重。主创团队擅于通过舞蹈细节设计和外化人物内心的矛盾,凸显文字背后的空间、意象和情感。如《冲喜》一章,巧妙把大红花轿作为情感纠葛载体,黛玉寻觅、宝钗回避、宝玉犹疑、凤姐周旋,四人以花轿为轴辗转腾挪、拉拽纠缠的舞蹈,抒发了“红盖怔梦,泪洒相思地”的萦绕情愫。15个角色、15种性格、15种命运,在舞者的一袖一舞、一颦一动中变得更加立体鲜活,把大批年轻人从“槛外人”引向“梦中人”,随舞跌宕起伏、百转千回。

第三重美:意象舞美还原盛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转化为舞剧则需要赋形于视觉,舞美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舞台布景的虚实相生和色彩美学的正反互动,是舞剧《红楼梦》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纵观整部舞剧,没有繁杂豪华的造景,而是巧用中国水墨画创作理念,将帷幕、屏风、桌椅和灯光巧妙搭配,大写意勾勒每一章回的情境,既造就了视觉惊奇之效,也营造了留白想象空间。主创团队创纪录地纵向布置了10道不同颜色、质感的帷幕,其妙用:一是在开合之间切割空间、拓展纵深,让舞台随着剧情发展有了虚境和焦点,简约中凸显大气;二是让激光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有了更大发挥空间,不同质感的帷幕反射出的光影效果,不仅以图像解读的方式为舞者身体语言的表达提供底色,而且使舞台空间在帷幕多种组合的起降变化中获得延展,惊艳还原了贾府的富贵奢华、大观园的花团锦簇、归彼大荒的渺茫悲凉等意境,远远超出了实景效果;三是舞台大多只用2-3道帷幕作背景,布景的简单抽象反衬舞蹈的缤纷有致,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舞者魅力,强化剧情、人物的情感宣泄,更加别有韵味。特别是辅助以不同颜色的灯光“泼墨”“点墨”舞台,意象渲染出《幻境》的白色空灵、《游园》的橙色祥和、《冲喜》红白黑的悲喜交加,色彩的圆融美叠加冲突美,形成了特殊的艺术张力,把“如画非画胜似画”的舞台变成了东方古典美学的呈现载体,牢牢抓住了观众眼球。不论是帷幕的数量,还是大块色、反差色的高频应用,在国内舞美设计中都是首次,其产生的视觉冲击力非看不能体会,仅此一“美”就吸引了大批观众纷至沓来。

第四重美:音乐创新跨越经典。87电视剧版《红楼梦》主题音乐的“满腔惆怅”,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舞剧《红楼梦》的音乐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又一次探索创新。业内人士评价,这部舞剧的配乐跨越了“87版”,进一步发展了“红楼天籁”。整部舞剧以民族音乐为主基调,充分发挥唢呐、笛箫、琵琶等民族乐器的锐度和柔韧,在以往“满腔惆怅”红楼曲风基础上,加快了节奏和韵律变化,于情绪爆发处提亮“高光”、故事推进中丰富“明暗”,细腻刻画“十二金钗”或清冷、或热烈、或悲戚的微妙情绪,配合民族舞蹈、古典舞美的超强视觉刺激,形成了一气呵成的中式视听“通感美”;以西洋管弦乐创新点缀,年轻创作者敢于混搭、也擅于混搭,没有一味追求民乐表达,而是广泛使用西洋管弦乐作为补充,增加民乐的厚度和力量,更强烈烘托悲喜氛围,塑造、延展、传递各章回深远意境;并将西洋管弦乐以录制的方式与民族管弦乐现场演奏相融合,在“同步”中增色舞剧层次感、时尚感,在听觉上打通了民族舞剧连接世界的“通道”。“双乐队”的设计是开创性的,中西方音乐同奏共融、互为补充,涵养了舞剧独特的气质和品位,也为今后民族舞剧音乐的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可能。

第五重美:花语服饰赋魅金钗。舞剧《红楼梦》在服装设计上亦颇具匠心。原著中对众多人物不同场合的服饰就有着细致精彩的描写,舞剧则在致敬和创新中,将其“服饰美学”跨越文字溢满舞台,赋予了“十二金钗”古韵新魅。设计上,从明清画作中找灵感,提炼“云肩”作为核心元素,融入原著的花语寓意,以“十二朵花、十二颜色”区别“十二金钗”,以“云肩如花,花似云肩”鲜明人物性格,于细节之处点题表意,破解了舞剧人物众多不易分辨的难题。制作上,把江苏非遗文化深藏其中,采取苏绣技法表现不同花卉的颜色和姿态,将昆曲戏衣“精细雅洁”的理念融入古法制作,平添舞剧更多柔美韵味、江南记忆,构建了别具一格的苏派红楼服饰美学。舞剧服装从历史文化中抽离“云肩”“苏绣”,用当代审美裁剪、走针,不仅让书中人如花摇曳、随舞翩翩,还原出一个佳人芊芊、色彩斑斓的红楼世界,更是让一批江苏优秀传统文化尽显时代质感,得以更大范围传承和发扬。舞剧《红楼梦》胜似一场精美的复古时装秀,镌刻着文化、涌动着国潮,引万千年轻人竞相模仿,促推红楼服饰文化走进生活。

舞剧《红楼梦》爆红,得益于导演、编剧、舞蹈、音乐、灯光、服装、道具等全流程匠心的环环相扣,得益于作品选题、人才延揽、平台载体、环境营造、政府支持等全方位保障的步步到位。其成功密码体现在:

——有一部自带光环的传世经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自诞生后便展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以其为蓝本进行的各种创作层出不穷,从电视剧到电影、从戏曲到话剧、从音乐剧到芭蕾舞剧等等,打造出许多经典作品。江苏是曹雪芹的故乡,是孕育旷世佳作的摇篮,书中随处可见“江苏元素”,“红楼”中京都、金陵、姑苏、维扬四城,江苏有其三,秦淮风月、扬州旧梦、姑苏物事俯拾皆是;“红楼”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籍贯均在金陵,所以谓之“金陵十二钗”;“红楼”中园林建筑、人物服饰、饮食习惯、风土人情、语言称谓等,也都带着深深的江苏烙印。守着如此丰厚的文化宝藏,当红楼经典与民族舞剧在江苏大地上邂逅,两者之间相互启发和成全,造就了源自于经典、无愧于经典的现象级舞剧《红楼梦》。正如两位导演所言,这部剧的创作,我们是站在了曹雪芹先生的肩膀上,呈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传统古典文学美学与现代民族舞剧艺术在碰撞中激发出无与伦比的魔力,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有一个加持催化的优质艺术平台。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撑起演出场地,把剧院变成艺术的圣殿;而好的剧院则能够催化产出艺术精品。舞剧《红楼梦》成为“爆款”,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江苏大剧院在精品艺术生产上探索走出了新路子。该剧目2019年经大剧院年轻文化工作者集体投票海选出来后,在没有任何班底的情况下启动排演。为确保能够高品质输出,江苏大剧院明确了“以顶尖舞蹈家引领共创、集优秀院校舞者支撑共建”的思路,从创作之初就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主创主演团队,邀请中国舞蹈界新生代杰出代表加盟,招聘专业艺术院校优秀舞蹈生参演,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艺术团队,并最大程度把创演主导权交给导演、编剧、作曲、舞者们,充分激发出青年艺术家的创新创造活力。大剧院用心“搭台”、艺术家用情“唱戏”,共同成就了这部市场需求和观众口碑“齐飞”的舞剧。该舞剧创排的成功实践,也让江苏大剧院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经典文学题材为主要方向、以联合多个制作方为主创模式、以打造生产型表演艺术中心为主要目标的原创剧目生产制作通路,为今后推出更多体现中华优秀文化、彰显江苏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一群精益求精的青年艺术人才。这台舞剧的主创团队基本上是“90后”,注定了它是一部有着年轻人理解与视角的创作,是不一样的《红楼梦》。舞剧创作于疫情期间,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舞蹈界新生代杰出代表,克服跨城流动不便、全员排练受限、创排成本陡增等实际困难,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各类演出锐减的空档期,常驻南京,封闭剧团,潜心创作。他们没有因为年轻而降低舞剧创作水准,而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严谨的艺术要求和标准,对文学名著进行“青春思维”的创新解构、“青春审美”的别样表达、“青春舞者”的倾情演绎;没有因为合练难降低舞蹈呈现要求,而是抓住每一次集聚的机会,对每一个走位都反复彩排、每一个动作都精雕细琢、每一个眼神都用心推敲,力求精准表现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一次次精益求精的打磨,才让这部青春版舞剧《红楼梦》,一经面世就对当下“从不被传统定义”的年轻群体形成了不同以往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有一种“敢放手、不干预” 宽松创作氛围。舞剧《红楼梦》一经推出便惊艳四座,离不开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该剧并不是原著的照搬,里面有不少青年艺术家独辟蹊径的思考和解读。这些新的表达并非毫无争议,但无论是作为指导方的省委宣传部,还是作为策划方的省文投集团,对此都是坚持在审慎前提下,注重抓大放小,在对意识形态“不撒把”、对艺术创作“不干预”、对成果体现“不苛责”的前提下,大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造的良好创作氛围,充分尊重青年艺术家个性,放手让主创主演们去发挥内含“新”与“心”结合的创造力,让诸多基于年轻人视角、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追求的设计得以保留和呈现,不仅让舞剧有了更年轻的表达,也换来了高质量作品和高反响市场。

舞剧《红楼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品与现代顶级舞美的对话,弘扬了中华文化自信,演绎东方艺术,传播东方智慧,彰显了“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伟力。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江苏视察时,深刻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勉励江苏要勇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落实这一重大要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是重要一环,也是江苏作为文化大省的应有担当。从这个角度来看舞剧《红楼梦》的成功与火爆,是引人深思、予人启示的。

一是植根文化沃土,方能彰显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优秀内容,是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源泉,也是构建文化自信的“根”和“魂”。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条件也有责任在挖掘传统文化宝藏、彰显传统文化魅力上积极探索、率先实践,推出更多像青春版《牡丹亭》、舞剧《红楼梦》这样的现象级作品,进一步充实江苏文化宝库,更好弘扬和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切实担当好新的文化使命。

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方能赓续历史文脉。舞剧《红楼梦》的守正就在于坚守和弘扬文学经典中对当代社会仍有积极意义的思想精华,创新在于运用现代文化理念、现代艺术形式、现代审美视角、现代舞台技术演绎经典,把蕴含其中的生命观、荣辱观进行现代解构。中华千年文脉延绵不绝,根本在于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独具魅力的“活态表达”。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江苏丰厚的文化遗产完全可以绽放出时代之光,关键是要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做好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章,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技术运用上大胆突破,用当代审美和时尚语汇打破时空局限、链接古今对话,让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丰富的内涵、更宽广的外延、更饱和的色调和全新的打开方式,与时代同频共振,焕发时代魅力。

三是始终为人民而作,方能推出文艺精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一部作品能否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关键看能不能经得起人民检验。舞剧《红楼梦》刷新票房、让观众欢呼流泪,真正走进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心里,充分说明高质量文艺作品永远为人民群众所需要,精品力作不仅能赢得口碑,也能赢得市场。这些年,江苏文艺创作如火如荼,为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奠定了坚实基础。要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而作、为人民而歌的立场和追求,紧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把推动作品抵达观众内心作为打造艺术精品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借鉴舞剧《红楼梦》充分关照年轻群体的创作思路,针对年轻人的认知特征、回应年轻人的精神需求、运用年轻人的青春视角,打造更多能引发年轻一代共情共鸣的精品佳作。

四是尊重艺术规律,方能实现百花齐放。文艺精品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很多只是必然中的偶然,并不是指标定出来的、任务压出来的。舞剧《红楼梦》赢得观众口碑、获得荷花大奖,固然有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的原因,但更多靠的是主创团队在执着追求艺术中的自由创作、在遵循艺术规律中的大胆突破、在坚守“百场如一”中的精益求精。执偶然之果、寻必然之因,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尊重艺术规律的至关重要。江苏有一支优秀的“文艺苏军”,有一大批文化投资和策划、文艺创作和演出等机构,党委政府所要做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氛围,充分激发文化机构和文艺工作者创新创造的激情和活力。这就需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尤其是要在更好赋予创作自主权、健全文艺作品评价体系、建立灵活收入分配机制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鼓励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多出精品力作、勇攀艺术高峰,打造绚丽多彩的江苏文艺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