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名家名作
于丽娟:以文化的视角发掘江苏民间舞蹈的特性
来源:繁荣   2017年06月05日13:38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造就了不同地区形式丰富、品种繁多、姹紫嫣红的民间舞,江苏的民间舞蹈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和丰富起来的。

艺术家简介

于丽娟

1955年生,现任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创作的舞蹈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演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演出等,担任文化部派出埃及出访文化交流演出,苏州市政府派出韩国、新加坡、法国文化交流总导演。编导的《担鲜藕》自1986年创演以来就广受好评,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新型民间舞,创演当年就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荣获创作一等奖;编导的《春满秧田》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三等奖,首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一等奖;编导的群舞《苏韵》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中获银奖;编导的舞蹈《姑苏女》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四届“群星奖”评奖中荣获银奖;编导的舞蹈《甪直水乡行》荣获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的第八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创作编导的舞蹈《踩藕》荣获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江苏·中国民间艺术节“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金奖;《绿野清风》江苏省文联“莲花奖”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被《中华舞蹈志·江苏卷》编辑部聘请参加国家艺术科学“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华舞蹈志·江苏卷》苏州市资料条目编纂工作。

甪直水乡情

绿野清风

担鲜藕

绿野清风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造就了不同地区形式丰富、品种繁多、姹紫嫣红的民间舞,江苏的民间舞蹈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和丰富起来的。

多年来我在苏南这块热土上深受江南民间舞蹈滋养,吸吮江南民间舞蹈甘露,创作因此而丰富。我在舞蹈创作实践中体会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作品,就具有民族性、世界性。这种要求编导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有独特的艺术敏感性。向民间舞蹈学习,就要以江南民间舞蹈中的优秀元素和风格作为再作创作的素材。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有丰富的艺术内涵,鲜明的风格特征、浓郁的地方特色。

对民间舞蹈要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创造性地继承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历史到现在,平和精细的苏州市民一直很注重生活品质。苏州人讲究吃新鲜,不吃隔顿、过夜菜,中午吃的菜要当天早晨从菜场买回来,现炒现吃,古城周边菜农都会挑菜到城里小菜场叫卖,因此我从小对担菜进城的菜农有很深印象。

“担”就成了日后创作《担鲜藕》挑担动作的来源。《担鲜藕》的创作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党的富民政策推动了农副业空前兴旺,农民生产情绪高涨,而苏州水乡多湖塘,菱藕丰收又颇具特色,每当我看到肩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而动感十足的水乡女子就很浓的兴趣,她们扭动的腰肢和背影透露出洋洋喜气。这一幕幕生活情景,让我感受到人们对新生活的热爱,也促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去表现农村妇女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舞蹈题材确定后,形式突破是我当时考虑的重点。在创作《担鲜藕》中,我以舞蹈演员和道具藕、筐结合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我综合“挑花担”“荡湖船”“荷花舞”等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在这基础上博采众长进行创作。在借鉴民间舞“荡湖船”人船合一形式的基础上,在对苏州民间舞“挑花担”剖析后,我找到了人、藕、筐—体、三人组成一副担子的巧妙艺术形式,舞蹈的整体构思也逐渐完整起来。形式美为舞蹈《担鲜藕》奠定了成功的基础。藕、筐、人一体,道具拟人化地灵活运用,使舞蹈具有很强的趣味和新意。动感的筐以及舞者手臂象征的藕,赋予了道具以生命,体现了鲜活的生活情韵,使观众从舞蹈里得到真实亲切感,获得审美的满足感。舞蹈的基本语汇素材和基调借鉴了江苏民间舞蹈“秦兴花鼓”的特色,和江南民间舞蹈“渔篮花鼓”“三步一颠”“上下颤”融为一体,同时又大胆地糅进秧歌舞步和迪斯科节奏,并加以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种热烈的舞蹈节奏和欢快的气场,使观众从浪漫主义的唯美中看到生活的真实。

由于当时受经费所限,《担鲜藕》的音乐选用了己经出版的江苏民间音乐《抜根芦柴花》,又根据舞蹈结构的需要编辑了舞曲,它明快、跳跃和鲜明的个性为舞蹈增添了生命力,乐曲突出了舞蹈浓郁的水乡特色,以现代意识去汲取江南民间传统精髓,达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从《担鲜藕》的创作中,我体会到要把构想诉诸艺术表现形式,就要发掘和发展民间舞蹈的传统艺术的继承不能仅仅从形式出发,还要从生活出发,从时代特性出发,去表现人的精神面貌。

借鉴民间舞蹈的内在韵律和音乐节奏

《春满秧田》是我创作的水乡生活舞蹈之一,素材来自江南农村劳动的场景。每年春夏之交时正值江南插秧,莳秧的农忙季节,天气非常炎热,放眼青山脚下,粉墙黛瓦,那绿油油一望无际的秧田里,斜插着一把把油布伞,伞下坐在凳子的人们正在选拔秧苗,这如诗如画般的情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如今的农民农作的条件有了改善,一把伞、一只小凳,这微小的变革,足以使人感到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也使我从现实生活捕捉到新生活的火花,从而激发出要去表现的愿望。

题材确定以后,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升华主题,二是如何提炼舞蹈语汇。升华主题就是把生活的感受形象地概括出来,要把20世纪80年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劳动创造玍活的美、劳动中产生的爱情火花、乐在其中的内涵在舞蹈中作为灵魂贯穿始终。于是,我在创作这舞蹈时着重在“情”上下功夫,围绕着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设计了男女青年逗趣地让凳子、抢凳子,互相关怀体贴,为恋人打伞遮阳等细节来表现主题。

在提炼舞语汇时,我没有去照搬民间舞蹈动作,而是学习了民间舞蹈的内在节奏韵律。借鉴了江苏民间舞蹈“落子”打块板时,手势上下有力摆动的动律和另一种民间舞蹈的节奏。这个民间舞蹈动作节奏处理比较特殊,它不同于一般的舞蹈动作,它是强拍手缩回,重拍向内收,然后对生活中的拔秧动作加以变形、夸张,使拔秧的舞蹈语汇有了鲜明的个性、力度和速度,夸张中又富含理性,使人一看便知是在秧田里劳动,但不是生活中抜秧的再现和重复。

在创作中我体会到,吸收和借鉴民间舞,不仅可以学习现有的舞蹈动作,或把多部民间舞蹈动作集中表现在一个舞蹈动律上,而且可以借鉴民间舞蹈的内在韵律,根据自己的创造出新的舞蹈语汇学习民间舞蹈要像化学方程式一样,将不同的元素结合,通过变化产生一种新的不同于原来元素的“化合物”。后来,这个舞蹈在江苏省首届音乐舞蹈节上受到好评,胡晓邦先生接见我们时对其予了充分的肯定,黄素嘉老师也给予了好评。

用文化视角对江南民间舞蹈遗存进行再创造

江南民间舞蹈是丰富多彩的。1983年编著《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时,仅苏州地区搜集整理的民间舞蹈条目就有89个,其中娱乐性民间舞蹈“打莲湘”,在苏州地区流传至今。现代化城市民间舞蹈文化遗存犹如一缕清风,给了我舞蹈创作的激情。在创作舞蹈《姑苏莲湘情》时,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保留江南民间舞蹈“打莲湘”的特点,既要把自娱自乐的广场舞搬到艺术的舞台上,又不能失去江南水乡“打莲湘”的韵律,要把握现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现代审美意识和民间舞蹈风貌两者之间的平衡。

以往,“打莲湘”是在庙会和广场等场合即兴表演,只有节奏没有音乐伴奏。在创作中我与作曲者反复研究,首先在曲调上选用有鲜明江南水乡特色苏州胜浦山歌、大九连环,高潮部分选用江南“鲜花调”。用地域风格鲜明的音乐,打破原民间舞蹈节奏,大胆创新设计动感十足的3/4拍音律,使舞蹈在升华部分得以充分展现。在编舞蹈上保留民间舞蹈中的文化遗存元素,如“赶露水”“撸莲湘”“盘莲湘”“八计头”“十计头”等。

在创作中我很注重研究江南舞蹈动律形成中的人文精神,以及江南女子温柔秀美的内敛性格,又巧妙地用莲湘棒相连接搭成波浪状来描绘渔船随动的感觉。提炼加工后的舞蹈语汇保持原有动作、舞姿、外形不变。动作、动律不变,只在动作幅度上有所变化。如民间舞“八计头”中打后脚跟时动作形态不变、动律方向不变,只是动作幅度加大了,因而舞蹈风格保留住了。以上种种创新元素,使江南民间舞蹈“打莲湘”在审美价值上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我在舞蹈服装设计上也是采用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甪直水乡服饰为创作素材,现代美感与地方特色紧紧相扣,使服饰为舞蹈画龙点晴。舞蹈《姑苏莲湘情》获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长三角地区莲湘邀请赛金奖。

江南舞蹈风格形成更需要编导向生活学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形成具有江南舞蹈风格的舞蹈,编导必须深入生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参悟人生。要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独特的视角,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独具慧眼,抓住生活给你的触动,不要轻易让它溜掉。舞蹈编导要通过人体肢体语言符号表达思想感情,这种符号化的舞台作品与现实生活处于似与不似之间。

苏州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鲜明的区域文化个性。稻作文化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特征是如水般灵动、轻柔、飘逸。园林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昆曲、评弹、吴歌更显苏州人恬淡、平和、内敛、自娱的性格。这些生活滋养和丰富着我的创作。我没有当过农民,但我很向往水乡炊烟缭绕、青山绿水、粉墙黛瓦、悠闲自得的劳动生活。创作舞蹈《姑苏女》时我并没有创作任务,就是心中想表现江南女子这种精神和柔美。构思定下以后,在水泥地的排练厅里,我与舞蹈爱好者用业余时间开始排练。《姑苏女》表现的是情窦初开的少女,“秧苗青青,水儿汪汪,头戴笠帽,手提鞋儿,赤足田间,春满秧田”。欢快、清纯、水灵的舞蹈一气呵成,只用了三天就排练了出来,舞和情交融得特别顺利。舞曲是以昆山民间音乐“搭凉棚”为素材创作的,特别是有江南水乡味道。服装是我和母亲设计制作的,我们参考民间水乡服饰,将肚兜和上衣结合,再外加一条青兰花裤。原江苏省电视台文艺部主任李亮见了我说:“你可以去搞服装设计了。”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没有枯竭的生活,只有艺术家对生活感悟的迟钝。雅是美,俗也是美,舞蹈艺术风格的个性,来自扎实的生活基础。我追求舞蹈肢体语言的江南味道,感悟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的魅力。我从苏州评弹舒缓的旋律中进一步领略到江南女子弹琵琶时的动人情致,提炼出熟悉而又陌生“轻抚琴”“丽人行”“水中影”“溪流水”等具有苏州味道的肢体语言,来编织错落有致的画面,表达对江南水乡苏州生活的感悟。我曾带着作品请教原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院长,他说:“有味道!”这样的评价会促使我在舞蹈创作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我是棵小草也有春天的绿色;我是只蚂蚁,也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我是颗星星,黑夜也能闪烁光芒;我是平凡的人,现实中也有我的脚印。清清又清清,淡淡又淡淡,学习、思考、创新,不要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美丽的舞蹈人生就这样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