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协会动态
2023年度中国书协学术工坊议题综述
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   2024年02月01日16:50
1月30日,中国书协学术工坊“现象、问题与展望:2023年度书法展览的创作动向”在京举办。

1月30日,中国书协学术工坊“现象、问题与展望:2023年度书法展览的创作动向”在京举办。学术工坊分为年度届展、主题大展上下半场,设置四大议题,专家与入展作者代表从不同角度展开阐述、思辩和延展。其中,“创作的回溯”由入展书家结合创作情况进行重新审视和自我剖析;“问题的提出”邀请议题相关展览评委总结展览的价值与意义,梳理展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普遍现象;“年度届展议题与谈”邀请专家针对2023年度展览的关键词“艺文兼备”“与古为新”“宗法秦汉”“主题性创作”,回应“问题的提出”;“评议”针对年度主题展设置,评议专家在发言、对谈基础上作进一步对应论析。

议题1

艺文兼备:形式制约、同质化与内容的拓展

入展作者杨小刚在发言中介绍参展时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铭文风格与文字演变特征进行金文创作的思路,以及在辨析文字源流、利用考古新发现、避免过度形式制作、如何寻找个人笔墨语言四个方面的具体体会。

王学岭认为,书法文化内涵的追求正在逐渐成为书家共识,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继而提出问题:如何在时下创作中最大程度保有其文化内在?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体现个性脱颖而出?当今书法创作有形制化和同质化两种现象,部分楹联、手卷作品强调复杂繁冗的构成形式,不仅对文化概念没有吃透,也是对艺术的认知存在太多固化和束缚,同质化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缺少对书法文化的正确认知。此外,“手卷展”在书体和内容选择方面也表现出一定局限性。对书法文化的深入理解,是进行有效创作,写出经典笔意、时代内容、自身面貌的前提。

李一在“议题与谈”环节就评审专家和学术媒体观察员所指出的形式化、同质化等问题,归结为未能做到艺文兼备,重艺轻文、重技轻道所导致。书法艺术以汉字书写为依托,优秀的书法作品具有内容与形式双美的复合意义,形式因内容而增加艺术性的厚度,内容因书写的艺术性加持而更呈显其含义,作品整体意义上的丰富性,既超越形式,又超越内容。理论上书法的内容并非只是书写的文字内容,而是既离不开点画表达的性情与感兴,也离不开书家选择的书写内容。优秀的书法作品是文学与书法的统一。手卷和楹联这两种形制的书法适于展卷阅读和伫立品味,因而创作时更应注意立意、立言、立境,注重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的统一。

议题2

与古为新:临摹的界点

青年书家李屹在发言中介绍在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入展作品《冯师英墓志》的创作体验,以及个人临书学习的常用方法和参悟体会,在从“专”到“博”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学习古人的技法和风格,更多的是使自己进一步理解古人书法背后的哲学、审美、思想和情感。解小青表示,从入展作品看,十年之间创作的关注点发生了从外向内的转变,对传统经典的挖掘与吸收更为自觉。临帖展虽然也存在着诸如赵之谦篆书、黄庭坚草书、孙过庭《书谱》、苏、米行书等取法相对扎堆的现象,但总体上作者对于基础和传统的认知有了明显的理性判断,在对传统学习的深度、广度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对评审中共识的一些现象与问题进行述评,指出艺术最重要的是创造性,置身历史与时代的维度中,需要我们将经典意识、时代特征与个性表达很好地融合起来,以深扎传统的“古”成就今天创造的“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真正做到以古开今、与古为新。张继在“议题与谈”环节中表示,在书法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中,机械的思维模式与照搬手段都是行不通的。当今书法追随者当中,不乏对传统深入学习并准确再现者,但由于缺乏创新精神及变法手段,或缺乏足够的胆识,囿于前人的藩篱中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无缘于真正的创作。对于如何在创作中发挥感性思维,张继从对古法的灵活运用、对古法的时代顺随、对古法的个性渗化、对古法的人文融通四个角度予以阐释,指出“与古为新”要在认知深、理解新、运用真的前提下靠感性、靠悟性、靠灵性达到“化境”,从而由“技”而入“道”,把艺术自身的法度与社会人文相融通作为艺术创作的毕生追求。

议题3

印宗秦汉:形式化倾向的思辩

入展作者霍翠从字法取舍、刀法变化、章法匠意、边款刻制介绍入展作品“汲古为新”“松间明月”“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的创作体会,表示整个篆刻的创作过程就是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是今日之我对昨日之我的不断否定之否定。

刘洪洋介绍本届展览在展览理念、评审导向、艺术指向上接续往届的具体体现,以“印宗秦汉”为主题,具有开创性、开拓性,融入“以古为徒、化古为我”的新思考,体现对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自信。入展作者对传统的挖掘吸纳更为自觉,思维更加开阔、思考更加理性,在作品取法上保持了较高的敏感度,再现能力也很强,在用刀技巧的锤炼上颇见才情,整体作品的表达更为精准细腻。当代篆刻艺术在创作理念、风格、取法上仍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值得警惕:一是创作动机出现“功利化、短视化”倾向;二是创作风格出现“趋同化、工艺化”倾向;三是创作取法出现“单一化、模式化”倾向。不能简单就篆刻论篆刻,还应该加强知识涵养、学问修养,如果一味在几件参赛印稿上重复创作,则很容易陷入“匠气”。

朱培尔认为,新时期的篆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比如传统的失落、取法单一等很多问题。“印宗秦汉”是一个概念、一种理念,但是秦汉不是简单的秦朝、汉朝,它是一个大的门类,不能单一化。战国古玺也是“印宗秦汉”的重要组成。篆刻的创作审美不仅仅是“印宗秦汉”,还有以邓石如等为代表的“印从书出”,以浙派、西泠八家等为代表的“印从刀出”,以赵之谦等为代表的“印外求印”等;篆刻艺术的发展向何处去,取决于对多种创作理念的圆融与贯通,比如高凤翰、丁敬、邓石如、黄牧甫、吴昌硕等人,除了“印从书出”“印宗秦汉”以外,他们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融入了自己对于篆刻艺术在那个时代的表达。

议题4

主题性创作:经典意识与当代立场

青年作者林坦参加了“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战国郭店楚简《穷达以时》的创作,他在发言中回溯“简牍的世界”湖北简牍考察和承续大展的创作过程,分享了从自作诗文、篆法改造、临摹训练到主题创作的实际经验,以当代视角重新审视范本,赋予范本以新的笔墨表现方式。

入展作者刘颜涛分享了《花园庄东地甲骨》书法创作时的心得:以甲骨文字书写古今完整的经典诗文是困扰和制约甲骨文书法创作的难题,写好甲骨文除了必须具备小篆和金文的基础,还要在甲骨的契刻与金文的凿铸比对中,更加深入地体悟甲骨书法本体语言和艺术精神。本次创作力求在继承清人多以小篆和金文笔法书写甲骨文的基础上,承续当代书家沙曼翁、刘顺等先生的艺术探索成果;力求强化甲骨刀法因势利变,用笔自然,努力做到“刀”“笔”互见之意境,“刻”“写”共生之情趣。

叶培贵表示,对大展策展理念的解读不只是字面关键词“新中国”“新发现”的理解。当代展览活动的整体表征是,在横向上从展厅走向社会,借文本激发生活;纵向上持续地借开掘历史纵深来追问时代问题。从实施成效看,承续大展充分展现了书法的综合性以及古今之间的特殊粘性,包括跨领域多方合作,以“简牍的世界”现场考察研讨为代表的深入生活、深入历史情景的现场感,以及展览结构中“原作—题跋—临摹—创作”多层次形式对话。由此引发展览在学术理论、遴选程序、策展逻辑等方向的进一步思考,让展览带来的综合性的成效更好地作用到书坛所有作者,更积极地参与到使书法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大局中来。

意大利汉学学者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在《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图录中发现许多文物都是研究论著中经常提到的书法史和文化史的材料,这些作品的出土和发现对我们准确理解和解读中国古代书法的经典传统有极大的作用。对新材料的书法形式和文字内容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比较,通过隐藏线索进行有逻辑依据的循证推理,可勾勒出可靠的古代书法史景观。它们是进一步了解古代书法文化的庞大的资料库,也是研究者和创作者不可忽略的珍贵实物。书法鉴赏离不开书法收藏,书法收藏离不开搜集先贤和今人的墨迹和拓片实物,最终都会涉及到实物的收藏规模和解读深度。期待将来类似于承续大展的展览和学术活动能够与中国以外的其他艺术传统对话,产生积极的审美碰撞。

张建会谈到,此次承续大展通过题跋、临创、解题等形式去反映时代精神和传统经典的相互深入契合,其中表现出近些年隶书发展的一些问题和现状,主要是在追求个性表现的层面上忽略了其内在的共性。为此,当代隶书创作亟需沉下心来,对隶书资源综合认识与多方实践提炼,呈现出形质背后的精神张力、丰富的表现笔墨意蕴及其人文精神,于唐隶、清隶乃至元、明隶书,应该取意为主,在根本上还当以汉隶为基。在古与新的历史交汇坐标上,要用现代视角与古人对话、交流和融合,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深入传承和时代精神的深切感悟,激发创作灵感,注入新鲜的时代书风。

针对年度届展和主题展的现象与问题汇总,评议专家丛文俊谈到:学习古人书法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学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各种文字遗迹与选定的作品,明确如何取舍借鉴。今天,很多作者靠学时人、靠查字书集字成篇,就会把原本丰富多彩的书法概念化、庸俗化。今人大都缺乏明确的风格意识,不清楚如何活用技法,以达成既定的风格。在这方面,古人有大量的分析说明,值得总结学习,以指导今天的临帖和创作。问题在于,不明白作品风格及其美之所在,临帖惟取形似,了无生动,等于买椟还珠;临帖不像,凭臆想玩弄笔墨,号曰意临,实则无异于抄录,形神俱失,误己误人;所谓借鉴,多从自己的书写习惯,随意取舍拼合,甚至用展厅效果时尚来支配书写,其结果可知。缺乏明晰的风格意识,书法是走不远的。学习书法,如果没有想象,即读不懂古代书论,读不懂即无从学习和借鉴;没有想象,书法只剩下干瘪的一技。书法美绝非一技所能胜任,而书法之技的千变万化皆由其心,“不由灵台,必乏神气”,所有这些,关键在于书家的素质。素质是综合的。即以审美能力为言,今人重线条形式,但风骨不足,殊不动人,不明白书法生命形式何以会生动传神,何以会象征人格。当代书法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可以从字如其人的角度总结归纳,只有跳出功利性的域囿,才有可能使书法正本清源,有一个值得期待的希望。

评议专家李刚田认为,在深刻认识繁荣发展是当代四十余年书法的主旋律背景下去研究当代书法发展变化的脉络是很有意义的,它与当代书法发生的背景——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变化发展的节奏是一致而协同的。身处以展览为引领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思考应是在肯定与拓展四十余年书法创作在技法与形式、乃至创作审美气象方面成果的基础上,增强书法创作中的文化的意识,要进一步深入传统,增强对传统的深刻认识。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与思考如何强化展览时代书法创作的文化性。唤回传统文化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是时代给书法人提出的课题,这不是简单地在创作形式与技法乃至审美倾向上向古典的回归,而是在保持和发展当代书法在艺术形式、创作技法探索出新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强化传统文化精神对书法的内在支撑力。“经典意识,时代精神”是展览创作的核心思想,本次工坊以2023年中国书协举办的几个展览为案例进一步深入研究、解读传统,站在当代的立场做价值判断与创作取舍,紧扣创作实践,摒除谈玄说道,是出于创作实践的真实感受,源于创作实践的深入思考。审美的转换与形式的变化是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书法发展的必然,在展览时代的书法创作中寻求自然本真与自由,是提交在当代书法人面前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