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曲艺家协会>曲艺热评
安昌礼 | 议评弹《傲梅吐芳》英模塑造与艺术再现
来源: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3年11月17日09:07
原创中篇苏州评弹《傲梅吐芳》,讲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该作品由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市曲协精心打造,并被列为2023年度苏州艺术基金创作扶持项目。在长春园书场观摩该剧后,其评弹艺术的呈现令人感动并久久不能忘怀。

为了让大山女孩有书读的夙愿

——议评弹《傲梅吐芳》英模塑造与艺术再现

文/安昌礼

原创中篇苏州评弹《傲梅吐芳》,讲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该作品由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市曲协精心打造,并被列为2023年度苏州艺术基金创作扶持项目。在长春园书场观摩该剧后,其评弹艺术的呈现令人感动并久久不能忘怀。该作品注重文本内在逻辑的架构:从张桂梅少时红色文化的熏陶到华坪女子高中建设的初心和底色;从张桂梅在不同时期在困境中感受到的人间温暖到她全身心投入到奉献社会关爱贫困山区女孩的回应与彰示。在严缜的逻辑框架下举重若轻的文本构建,对浓缩成的“小我”“忘我”“燃我”“无我”四个回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底层叙事逻辑清晰,在叙述方式、切入视角、背景铺陈、语言特色、情感抒发等多个层面,为我们勾勒出张桂梅从一个小女人逐步成长成为参天大树的过程。张桂梅老师的人生经历中,苦难和疾病始终挥之不去。幼年丧母、中年丧夫、身患二十多种疾病,但每当张桂梅身处困境时,她的形象都是那么坚强执着和温暖。

在传统评弹的基础上,《傲梅吐芳》将理念方法进行了创新性转化创作性发展,并锤炼出“喜洲丧夫”“华坪御伤”“抱病家访”“勇建女高”四个中心点,并以情感渐进的方式,将四颗情感结晶的珍珠,进行无形或有形的内在联接。在演员们深情演译、娴熟弹唱逐步高潮的过程中,张桂梅老师也逐步找到新的更大的价值,实现了为改变山区女孩命运排除万难建立华坪女高,让大山女孩有书读的夙愿;充溢着对光明、善良、美好的向往与追求的评弹《傲梅吐芳》,也实现了榜样力量的不断传播和艺术的升华。

从普通“小我”到英模“大我”

评弹《傲梅吐芳》从“小我”出发,把英模张桂梅还原成一个普通人。她祖籍东北,十八岁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喜洲,无怨无悔。评弹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张桂梅从一名率性任性、单纯善良的普通女性,以正在享受丈夫宠爱溺爱时的生活状态质感呈现为基础,以念白和陈述为铺垫,借助评弹的节奏韵律表达,使“小我”饱含艺术的感染力。在突遇丧夫巨变时,剧情展现出不可抑制无法自拔的唱腔,“我不求大富大贵多显耀,我只盼小家小户有温存”。一声声咏叹,情感真挚,扣人心弦,让观众沉浸其中,荡气回肠。在创作理念上,评弹《傲梅吐芳》成功克服了题材的概念化说教化,把张桂梅作为一个立体真实的人来呈现。流露的真情实感与拳拳初心,为后续的责任与担当、无私与奉献的“大我”埋下了伏笔。正是这种底层叙述的逻辑深刻,从脸部语言到深情唱演,有温度的思想性与有高度的艺术性有机结合,思想链、精神链、价值观链的环环相扣,决定了评弹《傲梅吐芳》开篇即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心灵上的治愈。

从潜心“育人”到舍身“忘我”

丈夫去世后,原本的爱情之地却成为伤心之地。睹物思人,张桂梅决定远赴华坪县,以忘我的工作来寄托哀思。中华传统美德在张桂梅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她忍着病痛工作,当看到了想象不到的贫困,看到了更多不幸的人,她决定付出更多的自己,甚至践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评弹《傲梅吐芳》以其动人的旋律与真挚的表达,让仁爱之心逐次递进,艺术还原了张桂梅坚毅果敢又无私的性格底色。从不在乎别人看法的张桂梅老师,将教育作为扶贫的主战场,超量的付出,“忘我”的工作,透支了原本就羸弱的身体,通过评弹演绎,观众在善良与悲悯、坚韧与崇高间感受到张桂梅老师的无私与伟大。张桂梅用情用力用实际行动纠正孩子们自由、散漫、贪玩的不良习惯,用生命践行使命,以人民教师的“春风化雨”铺就了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无数种可能。艺术冲突中,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构成了丰满的曲艺形象,剧中不仅网吧老板四财唱出“眼前她是一位怎样的人?句句话儿似雷震!雷声阵阵震醒了梦中人”,幡然醒悟的布班也哭出了声。

从师者“桂梅”到圆梦“燃我”

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好的艺术作品必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这是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此后,她坚守乡村,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像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梦。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时,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讴歌时代楷模,在破与立中探寻张桂梅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在反思与重塑中揭开被遮蔽的英模光环。评弹《傲梅吐芳》通过巧妙的冲突,念白和演唱使得虚实结合的场景超越了空间的局限,也使得全剧演出的节奏更加紧凑和精彩,在艺术共识中完成了统一的精准表达——“红芬她尚未成年,还是小姑娘,正当青春好时光。初中高中打基础,考入大学展翅翔,完成学业塑栋梁,大山里飞出金凤凰。”此评弹无疑是积极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靠拢的佳作。此外,演员高水平的唱功,内化为人物的心声,演绎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可观可感、可爱可敬的人民英模。让观者看得懂悲悯之情下的传道受业解惑之美,感受到理想信念以及新的感动、认识、启发和思考。

从信仰“传递”到我将“无我”

评弹《傲梅吐芳》描写了张桂梅从一个小女人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倔强到底终成女高传奇的故事。“勇建女高”不仅呈现出张桂梅老师的不同侧面,这也成为评弹艺术张力最强的阶段。正如张桂梅所言,“因为他们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虽然有困难,但心里很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张桂梅为孩子们实现梦想而欣慰快乐。作品将个人的命运、情感,与更广泛意义上的共产党员命运相结合,以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厚重感与评弹艺术深厚的传统珠联璧合,为主旋律题材寻找到最妥帖的艺术形式、故事架构和表达方式。评弹不仅讲好了中国故事,塑造了英模形象;而且在追求艺术品质的同时,也体现时代精神。将曲艺尽精微致广大的感染力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张桂梅老师也从底层常态走向了高光时刻。正如小林记者所唱“桂梅是无我利他把众生济,我也该见贤思齐帮一帮。姐姐啊你是梅来我也是梅,你暗香四溢馨一方,我学你傲雪凌风为你添置一段香”。但张桂梅还是怕采访太多,不能安心办学,会疏于照料那些大山深处的女孩子。一次次灵魂的拷问与自我救赎,为评弹《傲梅吐芳》奠定下坚实厚重的品质基础。这正是“苦中走来不觉苦,心灯明时路自宽,红梅吐艳芬芳多”。张桂梅不想被美化,更不想被神化,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信仰接力棒,投身艰苦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

评弹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种文化艺术,只有时时保持旺盛的创造活力和蓬勃的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展赢得未来。时常听人失落地说,年轻人不喜欢,戏曲特别是地方曲艺快要消亡了!作为艺术大家庭中普通一员的评弹,受众群体偏向于中老年,这确实是实事;其实年轻人应是一个动态概念,也许人只有到了一定年龄,经历了是是非非风吹雨打后,才会慢慢喜欢上评弹,我们大可不必刻意喊出“狼来了”的腔调。即便有一天评弹被其他的艺术形式所代替,其他的艺术形式也会有消亡的一天;因为任何事物都会有产生、成长、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但无论如何,评弹作为苏州高度提炼的地方曲艺形式,集中凝聚了江南人在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理想和追求,滋养了一代代人的心灵,是当之无愧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创新的本质是一种尝试,我们需要找到抵达答案的那条路。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我们都知道戏曲传承的重要性,但传承不等于守旧,长久的传承离不开创新,戏曲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戏曲,愈趋势微,究其原委:一是戏曲艺术历来都因受众的审美需求而突出通俗性和娱乐性,而现在的剧目则面临多元娱乐文化挑战,更多地承载了政治宣传与道德教化;特别是如生硬说教、戏份不够、铺垫不足,总给人如鲠在喉之感。二是戏曲在农村历来就有深厚的基础,表演也往往与传统节日、集市贸易、宗教信仰等活动联系在一起,而现在许多剧目演出都将目标转向城市。其实优秀作品应在传统演出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的推力传播交流,把一台台好戏传播到更大的范围中去。三是文本是经典唱段的保障。要重视剧本的创作和打磨,如果内容创作没及时跟上时代,会直接导致戏曲观众的减少;有些唱词还有挖掘的空间,如理清关系、表现人物、推进情势都会有很多空间。

在这个基础上,我想再谈下评弹《傲梅吐芳》剧本构思,可否增加一段张桂梅带着她的孩子们出征考场的情节;因为高考于这所学校的师生而言,意义重大,既是一门考试也是一个仪式。请大家想想如下场景:“看着学生们开始晨读后,她回到办公室喝了几口白粥,打开一个装满了药的抽屉,就着粥吃下整整一把。清点好人数,并在手背的膏药上快速记下了数字。总是要求大家快点吃饭、快点睡觉、抓紧时间学习的张桂梅,突然第一次和即将乘坐大巴奔赴考场孩子们说‘你们慢一点’。张桂梅和孩子们坐上了大巴车,高一、高二的学妹们唱歌送行,最后歌曲《万疆》变成了大合唱收尾,歌声飘扬在通往考点的路上,响亮、清脆且充满力量。”因为懂得,所以深情;因为懂得,所以执着。如此深加工,让评弹《傲梅吐芳》的“英模人物”显得更加可信、可爱、可敬。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艺工作者勇担文化使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抒写人民,歌颂人民,通过文艺作品来反映和助力推动“两个结合”的伟大历程,这是评弹《傲梅吐芳》应有之义;创作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作品,这是时代赋予文艺家的神圣使命,也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简介

安昌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张家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