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曲艺家协会>曲艺热评
昆曲与苏州的“前世今生”
作者:孙士现   2019年08月22日09:31
《昆曲六百年》是一部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现代可视性的文化纪录片佳作,追溯了一个民族对美的孜孜追求和精心呵护,从历史和当代的层层对比中,让世人看到昆曲六百年的薪火传承。整部纪录片内敛含蓄,开合有致,一如该片所展现的中国昆曲艺术。

——评文化纪录片《昆曲六百年》

《昆曲六百年》是一部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现代可视性的文化纪录片佳作,追溯了一个民族对美的孜孜追求和精心呵护,从历史和当代的层层对比中,让世人看到昆曲六百年的薪火传承。整部纪录片内敛含蓄,开合有致,一如该片所展现的中国昆曲艺术。

一、古老艺术与现代传媒的完美结合

素有“百戏之母”美誉的昆曲,唱腔优美,程式规范,集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融合了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在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作为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展现昆曲的纪录片,《昆曲六百年》运用现代传媒的表现手法,通过再现、动画和空镜等先进数字化技术,将当代艺术理念、现代传媒手段与传统的戏剧表演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将昆曲这一古老而又流动的艺术演绎成为一个直观的、形象的有形载体,让观众穿过六百年的宏阔时空,观看一幅真实的昆曲长卷,拉近观众与中国昆曲艺术的历史距离,其生命、气息和律动在镜头里逐一舒卷而去,又在光影变幻中款款而来,取得了良好的视觉传播和文化普及效果。

二、《昆曲六百年》中的苏州因子

在这八集的纪录片中,有一个无法回避也非常重要的拍摄地——苏州,了解昆曲六百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昆曲发源地的苏州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整部纪录片以苏州作为主要拍摄场地,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下,在远近镜头的闪回画面里,在蒙太奇式的场景交错中,苏州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城市面貌便次第展现在观众面前,她的每个窄巷,每条小河,每座石桥,无不刻着历史的沧桑,凝结着沉甸甸的文化,给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具有浓厚历史味道和隽永文化传统的江南城市形象。精致典雅的昆曲为什么会产生在苏州?纪录片在梳理昆曲的前世今生时试图还原这一艺术原生地的水土文化特征,挖掘根植于内里的强大地域基因。

六百年前的昆曲能够在苏州这块土地上诞生并发展壮大,是与当时苏州的经济发达分不开的。片中介绍苏州在明中后期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商旅往来频繁,成为中国东南首屈一指的大都会,繁华程度超过了当时的两个都城北京和南京,其每年向中央交纳的粮食和税银占到了全国的1/10,皇帝的吃穿用几乎都由苏州提供,给出了当时全国最高的生活标准。如在第一集《前世今生》中,就有一段动画表现了明朝中后期苏州的繁华景象,画中人物活动了起来,或在菜市场讨价还价,或在戏园里听戏吃茶,或在江河中泛舟游览,十分热闹。

三、苏州对昆曲艺术的文化助力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素有“天堂”美誉的苏州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重要的是这里物产丰饶、经济富足,物质条件的极大满足促进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不断追求,造就了民间艺术和精英艺术的加速交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正如朱栋霖所说:“由于江南文化的崛起,苏州杭州地位的攀升,明清两代,苏州和苏州周围文人的文化和审美趣味成为领导中国文化的潮流。”无论在书法、绘画、工艺美术方面,还是在文学、戏曲、园林艺术方面,苏杭周围文人的文化和审美趣味领袖中国艺坛风骚。昆曲诞生于苏州不是历史的偶然,这块昆曲艺术原生地的地域文化、人文气息对昆曲的发展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苏州园林与昆曲的相生相长。提到苏州不能不提到园林,触摸昆曲更不能离开园林,苏州园林在昆曲的发展历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谢柏梁曾说苏州园林与昆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墨客的清曲演唱更是将园林与昆曲融为一体的重要纽带。整部纪录片用了大量镜头去捕捉苏州园林的各种姿态,努力呈现出苏州园林的古典美学,用动态的画面配以丝竹清音,在移步换景式的镜头下揭示苏州园林与昆曲之间蕴藏的深层律动。苏州园林里曲径回廊、亭台楼榭、假山奇石、小桥流水,虽小巧精致但尺幅千里、风雅可人,纪录片有意将苏州园林描绘成昆曲最初成长的摇篮,也是看到了苏州古典园林与昆曲在精致细腻、淡雅写意上的相通,片中除昆曲影像资料外一律将昆曲悠扬的唱腔和曼妙的舞姿置于古典园林的九曲回廊之中,将二者的交融贯通、相生相长表现地淋漓尽致。片中重要的两出戏都取景于苏州古典园林:《牡丹亭》正是从女主人公杜丽娘游园开始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长生殿》的镜头在园林中慢慢展开,“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将唐明皇和杨贵妃缠绵的爱情细腻地表现出来,在园林的春色掩映中弥漫着两人的爱恨情愁。

园林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一一化入曲中,由此导演出许多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苏州人常说“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片中和着昆曲悠扬的旋律而缓缓舒展的苏州园林同样令人魂牵梦系,园林和昆曲一起构成了中国人几百年共同拥有的一处精神家园。正如片中解说词所说的那样,几百年的时光就这样凝固在园林的一砖一瓦上,几百年的时光就这样流动在昆曲的一唱一和中,园林与昆曲的相宜共生正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思和美学追求。

2.苏州文化古迹承载了昆曲蓬勃发展。苏州作为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俯拾皆是。《昆曲六百年》中撷取了几个与昆曲有关的文化古迹跌宕开来,让人在细细品味中感受着源于历史的那份厚重。当开篇第一集《前世今生》的镜头打开时,由远及近俯瞰苏州,映入眼帘的是有着“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虎丘山及虎丘斜塔,其中有一处可供千余观众安坐、倾听名家演唱的“千人石”,明清时代每年中秋前后在这里举办的唱曲大会是当时的一大盛会,片中再现了当时的虎丘山曲会场景,让人遥想当年唱昆曲的盛大狂热场面。虎丘千人石上的昆曲迷,悠扬的笛声穿过花窗,翻过粉墙,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中回荡,在城市的喧闹中听到了一片宁静。《昆曲六百年》中多次提到的另一处古迹就是苏州五亩园,即现在的桃花坞大街,它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旧址,也是现在苏州昆剧院的所在地,是昆曲传承脉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五亩园原为著名设计师、苏州人贝聿铭叔父贝晋眉的家产,1921年已是苏州昆曲曲家全才的贝晋眉与苏州道和曲社张紫东、徐镜清等共同创办苏州昆剧传习所,招收贫家子弟报名,他们在五亩园内练功拍曲,写字背词,最终成为昆曲传之辈艺人,为昆曲的绵延发展接续了香火。

3.苏州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助推了昆曲不断前行。昆曲的发迹、发展是与苏州的文人雅士分不开的,正是在苏州历代文人雅士的努力下,昆曲才一步步成长为“百戏之祖”。昆曲发轫之地苏州昆山,开山鼻祖顾坚即世居于此,他“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中年流寓苏州的曲圣魏良辅,有着较高的文学词曲修养,不但嗓音优美,而且娴通音律,酷爱唱曲艺术,长期苦心钻研流传于昆山一带的传统戏曲唱腔,他不满足于南戏原有的声腔,联合了苏州洞箫名手张梅谷、昆山著名笛师谢林泉,对老昆(山)腔的传统戏曲唱法进行加工整理,把南北曲融为一体,一改以往那种腔调平直又欠意趣韵味的呆板唱腔,创造了一种格调新颖、委婉舒畅的崭新唱腔。这种唱腔要求“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讲究“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唱出了“曲情理趣”,细腻得宛如苏州巧匠用木贼草蘸水研磨红木家具一样,故时人称之为“水磨腔”,又称“昆剧”、“昆曲”。昆曲在文人雅士的家园中不断上演,深得私家园林精致文化环境的熏陶,逐渐被文人士大夫所关注。由于受中国诗歌艺术和传统戏剧的影响,彼时很多文人雅士在听唱之余,会根据昆曲的各种曲调去写歌填词,以更新演唱内容。因此,昆曲在当地流传的过程中,一方面与园林结下不解之缘,同时又得到很多文人士大夫的青睐,被日积月累地注入了更多的园林因素、文学情怀和文人烙印,可以说文人的积极参与在昆曲雅致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六百年前,正是苏州这片温婉的水土孕育了昆曲,它那种优雅的品格,和它原生地悠远而淳厚的文化氛围紧密相连。灯影桨声里,小桥流水旁,黛瓦粉墙,吴侬软语,苏州这座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的城市以她独特的地域文化,滋养了昆曲艺术的英姿勃发,六百年的宏阔长河里有着怎样丰富的文化信息与艺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