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深刻领会并全面贯彻全会精神,对于中国影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前进方向、凝聚行业共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电影创作生产,为建设电影强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光影新篇章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文化使命,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影协发展目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中国影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关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自觉对标对表,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融入电影文化发展全过程,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着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平。中国影协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抓精品创作、培养青年人才、拓展国际传播等方面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系统总结影协在“做人的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工作发展,通过明确项目、找准路径,充分发挥电影文化在提振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方面的引领作用,团结广大电影工作者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电影力量。
锚定强国目标,全力推动电影创作与人才建设协同发展
《建议》指出,要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电影创作繁荣与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电影强国的核心任务。“十五五”期间,中国影协将引导广大电影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把提高质量作为电影作品的生命线,积极推动精品创作生产。一是完善创作生产组织引导服务机制,优化金鸡创投、中国影协杯、猎鹰计划等青年扶持项目。通过项目孵化、创作培训、剧作推介等多种形式,搭建青年人创作成才的平台,在培养人才中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二是加强理论评论对创作的引领,优化评奖办节机制。常态化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理论评论家队伍,营造专业、健康、务实的批评生态,积极倡导凝聚符合当下时代要求、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美学共识,为创作把脉定向。进一步提升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华语青年电影周等品牌节展影响力,强化其行业风向标功能。完善评奖机制,突出公平性和专业性,充分发挥对创作的激励和引领作用。三是系统推进高素质电影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会员发展与服务,强化教育培训,构建覆盖老中青,兼顾创作与理论、管理与技术的电影人才体系,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与重大时间节点,扶持反映当代中国图景与人民情感的作品,推动电影创作繁荣与人才成长有机统一。

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电影创投大会现场
创新国际电影交流格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建议》指出,要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中国影协将积极创新国际电影交流格局,拓展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新路径,推动中国电影更好走向世界。一是举办国际性电影人才高研班。聚焦编剧、导演、制片等关键领域,邀请国内外电影工作者深度参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电影人才培育平台,以电影为纽带拉近国家间文化交流。二是拓展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渠道。服务外交外宣大局,用好金鸡国际影展、青年短片季等交流平台,通过联合发布、影片展映、电影周等活动,加强与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国家的电影交流,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电影交流合作,增强文化亲和力与影响力。三是主动参与重要国际电影节展与经贸活动。利用好戛纳国际电影节、中美电影节、世博会等高规格国际场合,策划并举办金鸡海外影展、中国电影之夜、中国电影日、中国电影圆桌对话等系列品牌活动,深入调研并参与海外电影市场的中国电影联合展台,系统展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中国电影佳作。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结构性合作,强化中外电影产业资源对接与项目协作,展现中国电影人以文化为桥、以专业为径、以合作为核的全球视野,不断拓展中国电影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彰显我国文化开放包容、坚定走向世界的自信姿态。

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电影日活动现场
蓝图绘就,关键在于落实;使命在肩,更需奋发有为。新征程上,中国影协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电影创作繁荣、建设电影强国的生动实践,团结引领广大电影工作者为铸就新时代中国电影新辉煌、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电影新篇章而团结奋斗。
来源|中国影协理论研究处、中国电影家协会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