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协会动态
影评 | 王楚:所有的河流,都指向家的方向
来源:江苏省电影家协会   2024年02月01日15:23
1月18日,由冯华导演的纪录片《秦淮河边一间房》登上院线,影片中与女儿相依为命的小吃店老板杨芳、健身教练阿龙也随之成为大银幕中的主角。于是,在电影院这种“与世隔绝”的让人不切实际做梦的地方,我们看到了普通人身上没有矫饰的真实日常与朴素的生命质感。这种真实的分量令人无比动容。

1月18日,由冯华导演的纪录片《秦淮河边一间房》登上院线,影片中与女儿相依为命的小吃店老板杨芳、健身教练阿龙也随之成为大银幕中的主角。于是,在电影院这种“与世隔绝”的让人不切实际做梦的地方,我们看到了普通人身上没有矫饰的真实日常与朴素的生命质感。这种真实的分量令人无比动容。

古时的秦淮河被称作龙藏浦,传说是秦始皇为了破南京的金陵帝王气而人工开凿的。后来提起秦淮河,人们更多的是想到那些莺莺燕燕,比如董小宛、柳如是、寇白门和李香君,或许还会想到朱自清笔下“晃荡着蔷薇色”的桨声灯影。因此在历史上,秦淮河关乎帝王的建都大业,关乎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忧思,关乎凄婉优美的爱情故事。而在《秦淮河边一间房》这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的是秦淮河由传说与神话回归到现实本真,不紧不慢地见证着生活在河边的一群真实的普通人。她从历史中走来,褪去历史赋予她的厚重与风韵,从“烟笼寒水”的诗意缓缓流向普通人的烟火气。

世界上的河流是相通的。相通,就意味着变动;变动,就意味着河流既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我们可以沿着河流去溯源、去体察,再经由河流文化所辐射的经络,窥见当下人的生活现状。纪录片《秦淮河边一间房》中所呈现的,正是经由秦淮河的历史脉络辐射出的包容、博爱、温和的南京城,以及这座城市中用力生活着的人们。电影中记录的主人公都是来南京创业的异乡人。一位是离异后独自带着女儿从重庆来南京落脚创业的杨芳,一位是在健身房做教练和会籍销售的年轻小伙阿龙。阿龙和健身房里其他年轻人一样,都是漂泊的创业者。而杨芳从推车卖咸菜到“芳姐”重庆名小吃店的开张,一步步打拼,终于在南京买下了属于自己房子,把家安在了南京。她的女儿叫陈杨宁,“宁”是南京的简称,仿佛在南京安定下来,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他们因为同乡而相识,又在日常关照和互相扶持与互相治愈中产生更多的交集。冯华导演选择的这两位主人公,都是她生活中因为吃饭和健身熟络起来的朋友。因此面对镜头时,他们作为异乡创业者的压力、矛盾与悲欣,被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故事上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镜头语言上也没有惊艳的技巧,不编排、不刻意、不渲染,全程娓娓道来,让观众细嚼慢品。在这种朴实的平视中,人们不知不觉泪目。水,本身作为艺术原型,有以水比德、以水喻道的说法,因此水本身就是一种伦理情感的投射。南京对于祖籍在湖北的导演冯华来说,也是异乡。秦淮河对于她和她的拍摄对象们,以及银幕前所有有过异乡奋斗经历的“杨芳们”,都是一种集体情感的投射。人们在银幕中的秦淮河里,照见了自己。

从千年烟雨中走来的秦淮河,是历史与记忆的见证者。她见证过这座城市太多的兴衰沉浮与悲欢离合。她与南京的城市肌体一同生长,又形塑着新时代南京的城市品格。在这部纪录片中,秦淮河是鲜活的,一群用力生活着的南京异乡人,作为南京城市的新鲜血液,赋予这座历史之城新的时代风貌。健身教练阿龙投奔老乡无门,作为“小人物奋斗史”的主角落脚南京创业;杨芳的女儿从照顾阿龙生意去健身,到也成为一名健身房销售,从而理解了母亲创业的艰辛;健身房“课王”李骏晨因为妻子意外怀孕而放缓工作节奏变身“超级奶爸”……历时一年的朴实记录,每一个人都在变化、在成长。尽管纪录片开拍时正值疫情,但影片没有过分渲染,也没有刻意回避,而是极其克制地将特殊时期困境与爱碰撞出的强大张力,融化在杨芳小吃店里热气腾腾的一碗面中,消解在健身房里拼命奋斗的年轻人的汗水里。当记忆随着河流渐行渐远,这部纪录片看见了他们,记住了他们,留住了他们,重现了他们。97分钟的大银幕,成为人们心底的一间房子,满满当当,温馨无比。

英国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家詹姆斯·费尔格里夫在他的书中曾提到,中国是一个“江河之乡”。山川与河流,是人类最早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式,人们用它来定位家乡,寄托情愫。长江、黄河流淌过的地方,汇成了中国的地理空间,也成了中国人繁衍栖息的生活空间。秦淮河穿城而过,成为定位南京的城市地标,她所辐射的空间,就是无数新老南京人心中的“家”的方位。在他们中间,有些人在异乡眷恋着这条河;也有些人,正在努力把这里成为家。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平凡故事,让秦淮河文脉华滋。

如今,长江、黄河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她们既是政治地标、社会经济地标,也是文化艺术地标。作为长江支流的秦淮河,默默流淌了千年,也早已成为南京人的精神文化标识,在南京人心中承载着母亲般的特殊分量。“秦淮河边一间房”,这是一位女性导演对这座城市中的异乡人生存状态、生活形貌的诗意描绘。没有过多的阐释,只有见证与共情。如果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那么一条河,一间房,作为这部纪录片的情感符号,凝缩的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对“家”的想象。一条河,一间房,在流动与静止,不确定与确定中交融碰撞,它代表着漂泊后的安定,赋予了普通人在异地他乡的身份认同。正如纪录片片尾曲中的歌词“在灯火噤声的幻景里拥抱,看星光缓释浓重的夜;再追赶、再超越、再融入那隐秘的火焰;再歌唱、再舞蹈、再跨越那坚硬的铁;我们一起穿过光阴变换;我们一起稳住风暴”。

秦淮河昼夜流淌,以时间赋予空间深意,以空间换得绵长真情。

秦淮河水汩汩穿城而过,河岸边,万家灯火。

作者:王楚,艺术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系讲师